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走進樂平里(甘茂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走進樂平里
圖片來自創意悠悠花園

《走進樂平里》中國當代作家甘茂華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走進樂平里

江上荒城猿鳥悲,

隔江便是屈原祠。

一千五百年間事,

只有灘聲似舊時。

——陸游《楚城》

一直為沒有去過屈原誕生地秭歸縣的樂平里而感到遺憾。常常想象詩人故里該是一個長滿奇花異草的世外桃源。等到與詩人相隔兩千三百多年後,才終於有緣踏着端午節龍舟的鼓響,走進樂平里,走進心儀已久的詩鄉。

此情此景,猶如少小離家老大回。

樂平里不是我想象中的浪漫夢境,而是一個美麗的現實的存在。樂平里像個腳盆,群山懷抱之中,谷底是一塊種滿水稻的綠色壩子。小小村子落在山地最底層,屬於峽江流域地質結構上最基礎的部分。有條小溪穿過稻田經七里峽匯入香溪。小村背後的五指山雲纏霧繞,山坡上的柑橘林掩映着一座座青瓦白牆的農家。這樣的地方實在是與寫詩相宜的地方。它沉在底層,面向民間,同時又有十八彎山路和九連環溪流與外面的世界相通,因此不僅生長五穀雜糧,而且生長文學藝術。屈原生在這裡,也只能是繆斯女神的唯一選擇。看那山谷間緩緩飄散着的淡藍色炊煙,似乎歲月在此飄逝了上千年,而詩人的人間煙火氣仍未消失,如歌如吟地,仍在裊裊着。

那麼,樂平里就是中國詩歌的背景了。

當代詩人余光中說:有水的地方就有人想家,有岸的地方楚歌就四起。從上個端午到下個端午,屈原就在歌里,風裡,水裡。我想屈原也一直沒有離開過峽里,山里,樂平里。當我去拜謁位於樂平里鍾堡山上的屈原廟時,站在初夏的跨過小溪的吊橋上,仿佛嗅到了汀芷浦蘭的流芳,還有那溪水,也依稀流淌着詩人行吟澤畔的憂傷和悲愴。

記得曾經欣賞過許多畫家的屈原像,無論是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收藏的元代畫家張渥的水墨紙本《屈原像》,明代畫家陳洪綬的木刻版畫《屈子行吟圖》,還是現代著名畫家張大千的《九個圖》和尹瘦石的《屈原像》,屈原都是滿面憂苦、一身寒涼。這正是屈原抒憂國之志、哀民生之艱的真實寫照,樂平里的屈原廟為解讀屈原及其作品作了最好的注釋。

這個泥土般質樸的小廟,屈原廟。

當地人介紹,屈原廟建築面積僅264平方米。但在樂平里任何地方,一眼就能看見這個地標性建築。沿着山間小路上山,從山地平台上拾級而上,一腳踏進廟裡,心跳頻率就加快了。其實屈原廟是仿照清代民居建築設計的,只能算是小青瓦磚木結構的傳統農家的格局。它坐北朝南,飛檐高翹,由山門、廂房、大殿組成。廟門前有一對石獅,正殿內有屈原塑像。青瓦粉牆,淡雅素淨,頗具民間寺廟風格。屈原在青史上留下一片潔白,這樣的質樸與簡潔與他的人格正好相配。「子蘭的衣冠已化作塵土,鄭袖的舞袖在何方飄舞?」而屈原,「你的死就是你的不死:你一直活到千秋萬世!」 余光中在淡水河邊吊屈原的詩句,如今在屈原廟迴響,在我心裡如龍船競渡般擂鼓聲聲。屈原身上那些看得見和看不見的憂苦和哀傷啊,如今都藏在屈原廟的哪個地方?

為什麼,讓我如此苦苦地尋尋覓覓?

我想起那個自願為屈原義務守靈的老詩人。他原來是屈原村小學的語文教師,退休後住進屈原廟義務守靈。15年來,他沒有離開過屈原,以至於在家的老伴只好隔三差五地走兩里多山路來看看他。屈原廟是他心靈的花園。屈原的道德文章具有難以抵擋的誘惑力。他愛那些線裝手抄詩歌的淡淡幽香,也為整理當地農民組織的騷壇詩社所寫的作品而沉醉其中。他這個寂寞而又快樂的守靈人,在廟裡日日夜夜,聽颯颯遠去的風聲,遐想中國文化的氣味。屈原的憂苦和哀傷就藏在守靈人的心裡。

我又想起這次在樂平里邂逅的那個清純如水的姑娘。她生於斯長於斯,後來出門讀書,現在是一家報社的記者。每個端午,她都要回到故鄉,走進屈原廟跪拜屈原。她那天穿着一件紅花襯衫,一條黑色的寬腳褲子,大大方方地走上台,用普通話為我們朗誦她寫的詩:「站在端午那一天,只能遙遙的懷想,懷想遙遙的汨羅江。只能期待那高貴的靈魂,記得回鄉的路程。」她的容顏和她的身材就是一枝站在家鄉的端陽花,樸素中透着詩人的靈氣。特別是我們離開樂平里那天,下雨了,汽車在陡峭的泥濘山路上拋錨了,只好步行插小路上山。她跳下車,挽起褲腳,脫了鞋提在手上,光着腳板,在雨中帶頭朝山上走去。走了幾步又回過頭來,笑着招呼大家。雨水順着她烏黑的頭髮像露珠一樣流成一串兒,清秀的臉上寫滿了脈脈的溫情。我想她應該屬於正宗的屈原的詩族詩裔,是她的光腳板踩出了一行又一行散發着鄉土氣息的詩句。屈原的憂苦和哀傷就藏在她的詩里。

這個端午,在雨中,我來到樂平里又離開樂平里。在屈原故里,我不斷想起我愛讀的余光中的詩,他說,藍墨水的上游是汨羅江。而我要說,中國文學的根在憂苦的民間,在樂平里。那天在屈原廟,我明白了屈原為什麼一生憂苦。原來,屈原廟前那棵高大挺立、枝繁葉茂的苦楝樹,不僅葉苦皮苦,連根也是苦的。回家後,我又不斷想起屈原廟守靈的老詩人和那個讀詩的姑娘,想起飽經風霜而仍然詩心不改的老詩人曾卓先生的話:如果詩不能養活詩人,詩人就應該用自己的血肉去養活詩。

樂平里,一本詩人的聖經,走進樂平里,走進遠去的詩魂。[1]

作者簡介

甘茂華,土家族,籍貫湖北恩施,定居湖北宜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