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赤灣天后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赤灣天后宮

赤灣天后宮正殿
圖片來自搜狗圖片
位置    深圳市南山區赤灣港海灣

時代    清代

登錄    1988年7月27日

赤灣天后宮,位於中國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赤灣港海灣,為深圳市的一個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類型為古建築,歷史年代為清代,公布時間為1988年7月27日。赤灣天后宮最大的特點在於,宮廟占地面積大,且主廟擁有99道廳門,在全國天后宮之中,極為少見。 [1] 赤灣天后宮也稱天后博物館(於1997年正式成立),坐落在深圳南山區赤灣六路,鄰近赤灣小南山公園。赤灣天后宮鼎盛時曾是中國沿海地區最大的擁有九十九道門的天后宮廟。是中國歷史上由皇帝敕封的三座天后宮之一(另外兩座是天津天后宮泉州天后宮[2]。歷史上此地的「赤灣勝概」是明、清時期「新安八景」之首。

沿革

赤灣天后宮最初創建於宋代明代、清代曾多次修葺。最初的命名「赤灣天妃廟」,清康熙年間更名為「赤灣天后宮」。朝廷使臣出使東南各國,經過這裡必停船祭祀。明代永樂年間鄭和下西洋,赤灣天后宮是重要的一站。赤灣因其地理位置而成為過往航船出外洋的重要錨地,出海前祭祀儀式在此舉行,赤灣天后宮獨有的隆重祭祀儀式是「辭沙」,明代黃諫《新建赤灣天妃廟後殿記》記載:「...凡使外國者,具太牢祭於海岸沙上,故謂『辭沙』...」。

赤灣天后宮1950年代被拆除,「辭沙」祭媽祖的習俗終止。於1992年重修。因填海原因,祭媽祖誕辰的祭祀活動移到宮廟裏進行。赤灣天后宮於2006年和2007年分別成功申請為市級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於2010年進行修葺。[3]

天后塑像
圖片來自搜狗圖片

概述

赤灣天后宮規模最大的祭祀活動為天后誕。天后的祭祀活動除民間外,官方每年春秋也到此致祭。作為當時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一站,明代朝廷曾頒文:凡另外是朝廷使臣出使東南各國,經過這裡時必定停船祭祀。另據香港魯言先生的《香港掌故》中載道:「由於赤灣天后古廟宏偉,每年農曆三月廿三天後誕,香港 九龍水陸居民都前往赤灣天后廟去賀誕。 天后,又稱媽祖天妃天上聖母娘媽,是歷代船工、海員、旅客、商人和漁民共同信奉的神祇,許多沿海地區都建有媽祖廟。

相傳媽祖的真名叫林默,小名默娘,故又稱林默娘建隆元年(960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誕生於莆田湄洲島,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年僅二十八歲的林默與世長辭。關於媽祖的死,有的說是她在救人時自己身陷激流,溺水身亡;另一種傳說則是說她乘長風駕祥雲升天了。

媽祖從小立志不嫁慈悲為懷,專以行善濟世為已任,一生在大海中奔馳,救急扶危,在驚濤駭浪中拯救過許多漁舟商船。她去世的當年,鄉人感其生前治病救人的恩惠,就在湄洲島上建廟祀之,這就是名聞遐邇的湄洲媽祖廟。後來,媽祖的信仰,隨着華僑的南渡遍布於南洋各地,媽祖也成為中國沿海地區、中國台灣地區、東南亞沿海華裔居民普遍信仰的海神。現今,海外有一億多人信仰天后,各國凡有華人聚居的地方,幾乎都存在天后信仰,相當多的海外華人把天后作為祖國和母親的化身,天后又成為海外遊子尋親問根的「橋樑」。在天后信仰中,寄託着對祖國母親的拳拳眷戀之心。

赤灣天后宮收藏有自的天后塑像多尊,天后宮新修正殿及室外天后塑像,亦嚴格按照代天后塑像造型,再現天后偉大形象。 [4]

建築

天后宮前殿的龍柱用青石鏤雕而成,天后宮正殿內塑天后像,殿內上方懸雍正乾隆光緒皇帝御書金匾,是祭祀活動的重要場所。

參考文獻

  1. 深圳古村遺蹟——赤灣天后宮,壹讀,2018/04/27
  2. 張克輝考察深圳媽祖文化 [1],華夏經緯網,2009/03/11
  3. 赤灣天后宮 大修後開門迎客 [2] ,深圳特區報,2011/04/20。
  4. 赤灣天后宮,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