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黃諫 | |
---|---|
| |
出生 | 1403年 |
國籍 | 明代 |
別名 | 宇廷臣,號卓庵,又號蘭坡 |
知名作品 |
|
黃諫(1403年一1465年),宇廷臣,號卓庵,又號蘭坡,蘭州市區黃家園人,明代蘭州的知名學者。年幼時就學於華林山樺林寺和西固黃家樓。博學多藝,工隸篆行楷,兼善畫。生平好評品泉水。
人物簡介
清高宗乾隆十四年(1749年)成書的《平番縣志》的《人物誌》中記載,黃諫於明英宗正統正統六年(1441年)中舉人,七年(壬戌,1442年)考中探花(殿試一甲第三名)。按定製賜進士及第,並被授予翰林院編修、侍讀學士之職,人稱「黃探花」、「黃學士」。 1465年被誣陷,押往北京,卒於途中。黃諫死後,粵人立亭紀念。
「黃家園」
黃諫考中探花後,舉家遷往蘭州。在蘭州中央廣場東側路南,有一條南北走向約一百米長的小巷,其北端路東為黃諫遺宅。該巷因探花黃諫及其後裔曾居於此而一直被稱為「黃家園」。
才華橫溢,工畫善書,尤精篆隸
黃諫是明代隴山著名學者,他博涉經史,才華橫溢,工畫善書,尤精篆隸。 據說,翰林院牆上有「白菜圖」,筆墨流暢,其上題跋者數百人,皆為翰林學士,異彩紛呈。一天,牆倒塌,眾人惋惜不止,待牆砌成後,黃諫重繪白菜,一一仿寫題跋,竟然出神入化,分毫不差。其書畫造詣和過人的記憶力以及摹仿力使眾人嘆為觀止。
「學士泉」-「不能洗耳,可以清心」
明英宗天順五年(1467年),因忠國公石亨下獄死,黃諫受牽連,後謫廣州府判,發展當地文化,重視地方民俗。協同繕修永樂時鄭和所修天后廟(天后,又稱天妃、天上聖母,民間俗稱媽祖,是沿海百姓崇祀的海神),民情大悅,並親撰《新建赤灣天妃廟後殿記》。 他發現廣州的井水水質各處不同,珠江又離城較遠,民眾不便利用,於是抽空前往白雲山和越秀山附近,詳細考察各處井泉,並撰寫了一篇《廣州水記》,黃諫的這篇文章也成了後人考察明代廣州井泉情況的珍貴資料。 黃諫最先來到越秀山下的九眼井,發現九眼井水清甜可口。登上越秀山,所經之處有達摩泉、鮑姑井、洗臼井,黃諫覺得它們的水質全都比不上九眼井。來到白雲山南面飛鵝嶺邊的雞爬井,發現這口未見記載的井水極為甘美,用它「烹茶味最美,至夜色且不變」,超越了越秀山九眼井、白雲山卓錫泉等井泉,黃諫在雞爬井旁豎立一塊石碑,上題「學士泉」三字。黃諫還為雞爬井寫了一對聯,稱此水「不能洗耳,可以清心」。上聯用的是隱士許由的典故,即許由恐利祿之言弄髒耳朵而用清水洗之。黃諫藉水為喻,將「洗耳」之典反其意而用之,表達自己不甘隱淪,願盡其才治理國家的願望。下聯「可以清心」除說明飲用此井泉水烹茶,可使人心清氣爽之外,還蘊含潔身自處、清廉待物的意思。此聯短小工整,看似信手拈來,實屬渾然天成。 經過黃諫親自鑑定和推薦,廣州人知道原來白雲山雞爬井水如此優質,名人學者紛紛遣人前往雞爬井取水,用來烹茶,從此雞爬井名氣大增,人們也叫雞爬井做「學士泉」。黃諫在《廣州水記》裡詳細講述了廣州古井和名泉的情況,還把各處井泉比較一番,排出名次,它們是:雞爬井第一,九龍泉、泰泉第二,蒲澗廉泉第三,悟性寺井第四,雙井及施水庵井第五,小北門外的泉水第六,洗臼井第七,九眼井第八,居士泉第九,布政司里東廂房邊的井第十。 由於黃諫親手題寫的「學士泉」石碑在「文革」時被毀,雞爬井曾一度「失蹤」。2001年,廣州進行文物普查,終於在飛鵝嶺邊的政民路找到了雞爬井。2002年7月,文物部門確定其即為「嶺南第一泉」的所在地,公佈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1]
著作
黃諫著作頗豐,著有《書經集解》、《詩經集解》、《從古正文》、《元倉子音釋》、《蘭縣志》、《使南稿》、《蘭坡集》 、《黃學士詩冊》等對後世的影響較大。其描寫徐達在安定(今定西)大敗元將王保保的史詩《饒歌鼓吹》流傳很廣,是一首記敘明代蘭州徐達與王寶寶定西之戰的史詩。內有「伊昔戰定西,王師氣百倍,……勢如山壓卵,宵遁留空壘,蘭州古金城,守將真雄偉」的詩句,音韻鏗鏘,氣勢磅礴,至今為人傳誦。 而《遊五泉山》詩中,「水結禪林左右連,蕭蕭古木帶寒煙」的清幽境界;「共誇城外新蘭若,自是人間小洞天」的美麗風光;"明朝再擬同遊賞,竹里行廚引澗泉"的高情逸致;以及《遊山寺》中「亂山橫峙水回索,石洞深藏歲月更」的自然景色;「佛寺尚存金錯落,寶珠常映日光明」的絢麗風物,體現了詩人滿灑、曠達的才人韻趣。 明代宗景泰元年(1450年),他為莊浪衛連城藏傳佛教寺院大通寺撰寫了《敕賜大通寺記》,由連城四世土司、莊浪衛土官指揮使魯鑑刻碑石立於該寺的鷹王殿中。他在此碑記中寫道:「余謂莊浪乃古河西五郡之一,去京畿甚遠,雖王化所漸被,而能明聖人之道者鮮,使不興茲教以範圍之,則強戾之心斯盛,烏能望其化於善哉!然善固人心所具之理,人皆有之,既不遵聖教以復其初,而是教之所以化人心以歸於善,亦可尚也。」這充分錶達了他期望故鄉民眾人心歸善的赤子之情。 黃諫為了回報對故鄉蘭州的熱愛,曾撰《金城關記》、《蘭州衛哨馬營堡記》等,文采飛揚,頗具書法功底;為了寄寓對蘭州的思念,寫詩《黃河賦》,追憶蘭州歷史。詩中寫到:「噫嘻!浩浩乎廓矣哉!黃河之水邈兮,吾不知所從來。填兮若萬騎之赴敵,倏兮若起蜇之雷。」 [2]
外交
黃諫還是一名知名的外交家,曾出使安南(今越南),議定賓主禮儀,並出書十多種,謝絕饋贈,獲得好評。
蘭州進士黃諫與狐仙姐姐的故事
當年黃諫在華林寺讀書,一天,來了相貌姿容俱佳的女子,和黃諫一見如故,兩人結為姐弟。後來,姐姐每天給寒窗苦讀的黃諫送飯。一次,黃諫生病,姐姐拿出一個紅色藥丸,讓黃諫含一含,誰知黃諫卻誤將藥丸吞入腹中。這樣,不僅病好了,讀書也大有收穫。最後,高中探花。 黃諫考中探花後,返家,到華林寺一帶尋訪,誰知卻在路上看到一隻狐狸的屍體,看似腐爛多日,群蠅亂飛。他心中噁心,張口慾吐。將原先吞入腹中的藥丸,吐到了狐狸身上。狐狸隨即復活,一溜煙跑了。狐狸邊跑邊回頭張望,眼神極似胡姓女子。後來,人們就將這個地方叫做姐姐溝。[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