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賦稅論·獻給英明人士·貨幣略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賦稅論·獻給英明人士·貨幣略論》,威廉·配第 著,陳冬野,馬清槐 譯,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商務印書館[1]英文名稱:The Commercial Press,簡稱CP)是中國出版業中歷史最悠久的出版機構。1897年創辦於上海,1954年遷北京。與北京大學同時被譽為「中國近代文化的雙子星[2]」。

內容簡介

本書將威廉·配第的代表作《賦稅論》連同另兩篇重要著作《獻給英明人士》、《貨幣略論》合成一冊,於1963年翻譯出版。

《賦稅論》一書,共十五章,分析政府和公共經費以及從哪些方面、以怎樣合理有效的方法籌措經費,還討論了地租、口賦、房產稅、關稅、什一稅、國內消費稅乃至貨幣利息、貨幣價值變動等內容。在本書中,他提出土地和勞動是財富源泉的兩個來源,並分析了兩者承擔賦稅的關係,這是勞動價值論的較早的論述。

《獻給英明人士》一書,共有十章,分析了王國財富的估計、人口價值、財政收支、課稅的方式等,以及如何「使用人民」。

《貨幣略論》則以問答的方式,分析了舊幣、貨幣的重鑄以及貨幣在不同國家的價值的比較等內容。

作者介紹

威廉•配第(WilliamPetty,1623-1687),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創始人,統計學家。他一生著作頗豐,主要有《賦稅論》(1662)、《獻給英明人士》(1664)、《政治算術》(1672)、《愛爾蘭政治剖析》(1674)等,尤因其「土地是財富之父、勞動是財富之母」的言論而著名。馬克思稱其為英國古典經濟學的創始人,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理論,是對配第相關理論的揚棄。

譯者簡介:

陳冬野,《賦稅論》《獻給英明人士》的譯者,翻譯家。

馬清槐,《貨幣略論》的譯者,商務印書館老員工。

參考文獻

  1. 簡介,商務印書館
  2. 商務印書館成立110周年,搜狐,2007-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