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賈思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原圖鏈接賈思勰雕像

賈思勰(?-?),齊郡益都縣(今山東省壽光市西南),北魏農學家,官至高陽郡太守(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一帶)[1]

他精通農業科學,在復興由於戰亂而荒廢的華北農業時,將旱地農業技術體系化,於北魏末年寫成《齊民要術》一書。該著作由耕田、穀物蔬菜果樹、樹木、畜產釀造、調味、調理、外國物產等各章構成,是中國現存的最早的、最完整的大型農業百科全書。[2]

人物生平

賈思勰是中國古代傑出農學家,北魏青州益都(今屬山東青州)人。賈思勰出生在一個世代務農的書香門第,其祖上很喜歡讀書、學習,尤其重視農業生產技術知識的學習和研究,對賈思勰的一生有很大影響,為他以後編撰《齊民要術》打下了基礎。成年以後,他走上仕途,曾經做過高陽郡(今屬山東臨淄)太守等官職,到過山東、河北河南等地。每到一地,他都非常認真考察和研究當地的農業生產技術,向一些具有豐富經驗的老農請教,獲得了不少農業方面的生產知識。中年以後,他回到故鄉,開始經營農牧業活動,掌握了多種農業生產技術。[3]

約在北魏永熙二年(公元533年)至東魏武定二年(公元544年)間,賈思勰分析、整理、總結,寫成農業科學技術巨作《齊民要術》。全書凡10卷92篇,11萬多字,內容極為豐富,涉及農、林、牧、副、漁等農業範疇。卷首有「序」和「雜說」各一篇。「序」是全書的總綱,「雜說」則被認為是後人所作。該書主要內容有:土壤耕作和農作物栽培管理技術;園藝和植樹技術,包括蔬菜和果樹栽培技術;動物飼養技術和畜牧獸醫;農副產品加工和烹飪技術等。書中引用了100多種古代農書和雜著的內容,使《汜勝之書》、《四民月令》及《陶朱公養魚經》等一些佚失著作的部分內容得以保存下來,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原圖鏈接賈思勰畫像

據史料記載,賈思勰曾任北魏青州高陽郡太守。因其生活的年代正值北魏由經濟繁榮、社會安定走向經濟衰落、政治腐敗,社會動盪、戰亂頻仍。他深感恢復國民經濟、保障人民生活對鞏固政權實為必要。他十分注重對農業生產技術和經驗的總結。自高陽太守卸任後,賈思勰就開始致力於農學研究,足跡遍及今河南、山西、河北、山東等地。[4]

主要成就

突出貢獻

賈思勰建立了較完整的農學體系。《齊民要術》全書結構嚴謹,從開荒到耕種;從生產前的準備到生產後的農產品加工、釀造與利用;從種植業、林業到畜禽飼養業、水產養殖業,論述全面,脈絡清楚。在學科類目劃分上。書中基本依據每個項目在當時農業生產、民眾生活中所占的比例和輕重位置來安排順序。在飼養動物方面,先講馬、牛,接着敘述羊、豬、禽類,多是各按相法、飼養、繁衍、疾病醫治等項進行闡說,對水產養殖也安排一定的篇幅作專門載說。敘述的農業技術內容重點突出,主次分明,詳略適宜。

有的因缺乏素材,只保留名目,申明:「種蒔之法,蓋無聞焉。」元代農桑輯要》、《王禎農書》,明代的《農政全書》,清代的《授時通考》四部大型農書均取法《齊民要術》,《齊民要術》書中所載的種植、養殖技術原理原則,許多仍有重要的參考借鑑作用。

將動物養殖技術向前推進了一步。《齊民要術》有6篇分別敘述養牛馬驢騾、養羊、養豬、養雞、養鵝鴨、養魚。役畜使用強調量其力能,飲飼冷暖要求適其天性,總結出「食有三芻,飲有三時」的成熟經驗。養豬部分載有給小豬補飼粟、豆的措施。書中已注意到飼育畜禽等在群體中要保持合理的雌雄比例。「養羊篇」提出10隻羊中要有2隻公羊,公羊太少,母羊受孕不好;公羊多了,則會造成羊群紛亂。對養鵝、鴨、雞、魚等都提出了雌雄相關的比例關係,鵝一般是 3 雌 1 雄,鴨 5 雌 1 雄。池中放養雌鯉20尾則配雄鯉4尾。

原圖鏈接齊民要術

農產品加工、釀造、烹調、貯藏技術。酒、醬、醋等可能發明很早,但詳細嚴謹揭示其製作過程,以《齊民要術》為最早。在「作醬法第七十」中,首先敘述用豆作的醬,但也記載了肉醬、魚醬、榆子醬、蝦醬等的製作方法。在「作菹藏生菜法第八十八」中提到藏生菜法:「九月、十月中,於牆南日陽中掘作坑,深四五尺。取雜菜種別布之,一行菜一行土,去坎一尺許便止,以穰厚覆之,得經冬,須即取。粲然與夏菜不殊。」與「假植貯藏」措施基本相同。

記載有許多農業技術的觀察材料。「種韭第二十二」中提到「韭性內生,不向外長」。「種梨第三十七」中提到梨樹嫁接,接穗,「用根蒂小枝,樹形可喜,五年方結子;鳩腳老枝,三年即結子而樹丑」。同篇還有「每梨有十許子,唯二子生梨,餘生杜」。「種椒第四十三」講敘椒的移栽時稱:「此物性不耐寒,陽中之樹,冬須草裹,其生小陰中者,少稟寒氣,則不用裹。」這些,都是很有啟發意義的觀察記載材料,得到後世農學家的重視。

重視對農業生產、科學技術分析。儘管《齊民要術》序中寫有「故商賈之事,闕而不錄」的話,反映作者受當時崇本抑末、非議經商的思想影響較深。但在全書中,如栽種蔬菜瓜果、植樹營林、養魚、釀造等篇,卻詳細描述了怎樣進行多樣經營,如何到市場售賣,怎樣多層次利用農產品等有關經濟效益的內容。在「種榆白楊第四十六」中,具體敘述榆樹播種、楊樹插枝育苗的技術,幼樹隔 3至5年間伐作材料出售。

農學思想

原圖鏈接賈思勰紀念郵票

順應自然規律,發揮主觀能動性。賈思勰認為,農作物生長是有規律的。穀子成熟有早晚,早熟的穀子,棵體矮小,果實多。晚熟的穀子,長的高大,而果實少。強壯的苗長得短小,黃谷就是這樣。

以糧食為中心,多種經營。賈思勰重農,首先是重視糧食生產。但他又並不把農業生產歸結為生產糧食,而是要多種經營。《齊民要術》包括了糧食作物、園藝作物、林木、種桑養蠶、畜牧、養魚、農副產品加工等內容。賈思勰認為,農副產品加工是農業生產的繼續,是生產轉向消費的必要環節。經過加工的農副產品,不但滿足了消費的需要,而且價值提高了。《齊民要術》中就有酒、醋、醬、豉的製作,還有把糧食、蔬菜、果品、肉魚加工成耐儲食品的方法。

重生產成本,有經濟核算。《齊民要術》是要教導農民搞好農業生產,可是農民要生產就有一個生產成本問題。賈思勰在書中談到,實際是教導農民,首先要按市場條件來安排生產,其次要有適當的規模和合理的田間布局來生產。要使用臨時性僱工,以降低成本。要重視成本核算和利潤的計算。《齊民要術》列舉了大量的實例,教農民如何計算,甚至連運輸、銷售的費用都有計算。

原圖鏈接齊民要術

創新思維

賈思勰當過太守,有當過太守的官身,可是他對農業的研究,不是停留在嘴上,或單單把別人的經驗寫在紙上。他是親自去做,有了體驗,再記錄下來。就是說他寫出來的,或總結出來的經驗,是經過實踐的。賈思勰為了掌握養羊的經驗,他買了二百頭羊,自己親自去養。對種地,賈思勰更是不辭辛苦,到田頭,住老農的窩棚,虛心向老農求教。對如何提高土地的地力,使農作物不斷從土地得到充足的養料,更有獨到而精闢的見解。

《齊民要術》

《齊民要術》是中國保存得最完整的古農書鉅著,成書於東魏武定二年(544年)以後,另一說為533年至544之間。

書中分成10卷92篇,收錄1500年前中國農藝、園藝、造林、蠶桑、畜牧、獸醫、配種、釀造、烹飪、儲備,以及治荒的方法,書中援引古籍近200種,所引《氾勝之書》、《四民月令》等漢晉重要農書現已失傳,後人只能從此書了解當時的農業運作。

該書自出版後,受歷朝重視,傳遍海外後亦被常成為研究古物種變化的經典,達爾文研究進化論時,曾參考一部「中國古代百科全書」,有說此書正是《齊民要術》。「齊民要術」可解作平民謀生方法,亦可解為治理民生的方法。

參考資料

  1. 賈思勰-中國壽光_ .壽光市政府網[引用日期2019-09-04]
  2. 賈思勰生態哲學論綱及其當代價值 .中國知網[引用日期2018-11-23]
  3. 孫金融.《賈思勰為官 「高陽」郡治考》:歷史與文化研究,2014年:第1期
  4. 薛彥斌,楊潔.《齊民要術》在中外農學史上的地位和貢獻研究: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