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賀元帥率軍路過三家店(李廷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賀元帥率軍路過三家店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賀元帥率軍路過三家店》中國當代作家李廷柱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賀元帥率軍路過三家店

1936年春天的一日傍晚,從西邊開過來一支隊伍,來到新絳縣的三家店村。那時正處於春寒料硝,乍暖還寒的時節,這支隊伍一律身穿灰色粗布薄棉軍裝,足登爬山布鞋,上千號人的隊伍齊齊楚楚駐紮在村西頭的幾個打麥場上,秋毫無犯,一點兒也不打擾三家店的村民。他們壘起了簡易灶,支起了行軍鍋,還齊聲高唱着一首「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軍歌,高昂而雄壯,引起村子裡好多孩童們圍着隊伍好奇的觀望。他們既未向村子裡派夫抓差,也未向百姓們攤糧支款,只來了個戴眼鏡的人前來和村長聯絡,聲稱隊伍路經此地,要在村子裡借住一宿。

村長王德興聞聽此言,心急如火,立馬拎起大銅鑼,慌慌張張的奪門而出,風風火火地要去滿街吆喝,通知村民們趕緊準備豐盛的晚餐,打掃乾淨房間,接待過路的隊伍。戴眼鏡的見狀,連忙制止道:「老鄉不必這樣。我們都帶着鋪蓋和乾糧,晚飯已有安排,夜裡睡在這場院裡就行了。」

三家店村當年曾是通途要道,經常有各種各樣的隊伍路過此村時,不是拉夫抓兵,就是索糧派款,抓雞鴨豬羊,攆得滿世界亂竄,應酬稍有怠慢,槍托子、耳刮子就一起上來了,老百姓們深受其害。

王村長一想到這些就心驚肉跳,他看了看戴眼鏡的人,畏懼而又謹慎地說:「老總,隊伍開到我們村上,老百姓理應熱情款待,這打麥場上連個擋風遮雨的地方也沒有,如今雖是春天,但剛下過一場春雨,弟兄們睡到露天地里,晚上冷颼颼得怎麼能行呢?」

那戴眼鏡的朝村長笑了笑說:「老鄉,我們是窮人的隊伍,沒有那麼嬌貴,更沒有什麼老總不老總的,官兵平等,就叫我同志吧。這幾個場院平平展展的,讓我們宿營就挺好的。」

這時,王村長好像忽然想起了什麼似的,手指着不遠處一座嶄新的院落,對戴眼鏡的說:「那座新四合院是我們村毛家剛剛建造好的,主人家還沒來得及搬遷進去,又大又寬敝,那裡面也能住好多人,我去和毛家打個招呼就可以。」

那戴眼鏡的又興奮又感激地連聲說:「這太好了,太好了。」於是,這支隊伍的一部分便住進了毛家大院裡。

毛家大院的門前有眼水井。此時,正值春耕備種的節季,這是北方莊戶人家一年一度最為緊要的時刻。莊稼人幹了一整天農活,連挑擔水的空兒也沒有,黃昏時分,下地歸來,屁股不敢挨地就趕緊挑上木桶來到井邊絞水。有的乾脆把牲口也牽來了,趁排隊的間隙功夫在井邊的大青石槽里飲起了牲口。

雖然村子裡來了隊伍,農民們也曾驚慌了一陣子,但看看無甚動靜,便又陸陸續續地聚集到這個熱鬧的地方。

井台周圍人來畜往,人的喝斥聲、牛驢騾馬的叫喚聲混雜在一起,煞是熱鬧;牛糞、驢騾馬糞與積水混合在一塊兒流得遍地都是,發出又酸又臭的氣味,有些水竟然滲進了井裡頭。村民們常年累月走動在這污濁、泥濘的地面上,似乎習慣成自然了。

當天晚上,正當夜深人靜,村民們沉睡在甜蜜的睡夢之中時,毛家大院門前的井台周圍燈光不斷,人影晃動……靜謐的夜空里不時迴旋着「咕咕咚咚、叮叮噹噹」的響動聲……

東方泛白,晨曦初露。當早起的村民們去井台絞水時,驚奇地發現井台已修葺一新。水井周圍鋪墊得平平展展,牲口糞與渾濁的污水也排除得乾乾淨淨,飲牲口的大青石槽也被挪走,安放在離井台較遠的地方。

村內的大街小巷清掃得整齊利落,到處刷寫和張貼着抗日救國的標語。

人們這才發現駐紮在村子裡的隊伍早已開撥了。村民們紛紛議論着:這是一支什麼樣的隊伍啊?我們從未見過這麼實心實意為老百姓辦好事,不糟踐老百姓,遵守紀律的當兵的。

村長告訴鄉親們說:「這支隊伍是從陝北過來的,叫八路軍。」

「八路軍!八路軍是幹啥的?」當時八路軍剛剛改編,老百姓對這支隊伍並不熟悉。

王村長又繼續對村民說:「八路軍是抗日的隊伍,專打日本鬼子的,是為窮苦人鬧翻身、求解放的革命軍隊,就是原來從南方過來的紅軍。」

王村長又欣喜又激動地告訴鄉親們,隊伍臨走的時候,那位戴眼鏡的參謀對他說,師長讓代問鄉親們好,並說師長給三家店鄉親們提了幾條建議:「水井是全村人飲水之地,一定要保持乾淨整潔,要經常清理井台周圍的垃圾和污水;牲口飲水的地方離水井要遠一點兒,不能混在一起;還有,井旁邊的那個土坑便廁,要遷移到距離水井較遠的地方為好。講究衛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講究衛生才能少生疾病,身體健壯了,操持農活才有勁兒,打東洋小鬼子才有力氣!等三年五載趕走了日本侵略者,建設新中國的時候,還得靠我們這些身體強壯的老百姓呢!」

「德興大叔,這位師長真好,他到底是誰呀?」一個年輕人大聲嚷嚷道。

村長說:「當時我問過那位戴眼鏡的參謀,他微微一笑說,就是賀龍同志啊!」

「是傳說中兩把菜刀起事,聚眾砸欺壓老百姓的官府、鹽行,率領窮苦百姓造反的大英雄賀龍嗎?」村里學堂里的教書先生問道。

「你說的很對。就是他!」

鄉親們聽了村長的敘述,看着煥然一新的井台,乾淨整潔的街道,耳邊迴響着賀龍師長那親切的問候,情深意切的建議,感動得眼睛濕潤潤的。

當天,三家店村的黑蛋、狗娃、鐵鎖等一夥子年輕人告別了家鄉父老,尾隨賀龍隊伍的足跡,追上了北上的八路軍,參加到了賀龍率領的這支抗日隊伍的行列里。這幾個革命戰士跟着賀龍將軍南征北戰,立下了不朽的功績,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貢獻出了自己的一切。[1]

作者簡介

李廷柱,山西省絳縣人,生於1942年,山西新絳機械廠退休職工。。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