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貴池縣天主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全景視覺網 的圖片

貴池縣天主教是清光緒初(約19世紀70年代)由法國教士笪味德傳入貴池的。光緒十八年(1892年),笪氏在城內九華街購戈姓民宅五間作臨時教堂。

發展歷史

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於古舜街(舊稱城北十字街)新建天主堂總堂(俗稱男堂),為羅馬式建築,笪氏等遂遷入,臨時教堂廢止。「羅馬式建築」起源於古代羅馬建築[1],就像「羅曼語」從羅馬語中發展出來的語言一樣,它通常建成十字架的形狀,有一座長的宮殿、兩間短的耳堂和一間半圓形的後殿,屋頂、門道和小窗都有一個圓弧形的拱環。羅馬式建築中最有名的是比薩的大教堂和著名的斜塔[2]。它的藝術價值在意大利得以發展,11世紀到12世紀的時候傳播到德意志、諾曼底和英格蘭,除了模仿之外,還具有大膽的創新。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又於總堂路北建分堂(俗稱女堂)一處,由華籍上海女教士朱某駐堂主事。此間,先後在馬衙、茅坦、殷家匯、高坦、烏沙、西鄉、黃氵盆、牌樓(濟公崗和南山)、梅村(白村王)、棠溪(百安)等地建天主教分堂多處,天主教徒發展到兩千多人。辛亥革命後,法國教士離華,改由西班牙教士進堂接任。

抗日戰爭前,天主堂創辦修道院,招收男青年百餘名為修道生,修道生結業後成為修士,從事傳教,有的擢升司鐸。民國35年(1946年),天主堂又開辦了私立善導小學(建國後停辦)。殷家匯天主堂於翌年辦達理小學(建國後併入殷匯完小)。此間,天主堂的聖心醫院(實為診所)也對外行醫。

民間36年(1947年)10月,貴池天主堂堂長兼修道院院長楊衡黎(西班牙籍神甫),因違犯教規,遭修道生群起攻之。安慶教區為防止事態擴大,遂免除楊的職務,召回安慶另行派用,改由剛毅德(西班牙籍)接任。不久,修道院遷至安慶與該市修道院合併,剛毅德隨遷,由葛必達(也系西籍)神甫接任貴池天主堂院長。

據建國初統計,貴池縣有天主教外國神職人員5名,中國修女3名和13名中國員工。1951年,原貴池天主堂傳教士剛毅德和榮華(西班牙籍)在安慶參與反對新中國的活動,由安慶市軍事管制委員會予以逮捕,經判決驅逐國境。同年,駐貴池天主堂修士葉凡西(西班牙籍)等因窩藏帝國主義分子被人民政府驅逐國境。翌年,駐貴池外籍神職人員全部離境。地方教徒重新登記,籌建「天主教革新會」,徹底與梵帝岡教會斷絕關係。走「三自(自傳、自養、自治)」的革新道路。

1951年4月22日,貴池縣天主教革新委員會正式成立。黃懷民、洪惟德(均本邑教徒)分任正副主任。革新會發表了《革新宣言》,制訂了愛國公約。接着殷匯鎮天主教徒在黃懷民主持下也相應成立了革新會。當年,縣境登記在冊的教徒共2417名,其中城內約600名,殷匯鎮達800多名,散居各地的近千名。

50年代後期,信奉天主教人數減少。據1957年統計,參加活動的教徒僅184人,1958年,天主教革新會易名「天主教愛國會」,但無活動。至1961年,天主教愛國會自行消失,人員離散,教堂及其他建築均改作他用。

1982年,經縣內天主教徒申請,中共安徽省委統戰部宗教處批准,於1984年10月正式恢復「貴池天主教愛國會」。同年12月,召開天主教愛國會委員會,研究了有關宗教活動事項,並提出了開辦企業,繼續走「三自」道路等措施。1987年1月,該組織投資2萬元(含貸款1萬元)與某企業合營「廣陽商店」,年營業額數萬元(1987年淨收1900元)。另教會原房產已發還,房租年收入可達數千元(1988年為9555元)。

本縣第三屆政協委員中,天主教代表一人(王青雲);第四屆政協委員會有王青雲和湯同春(特邀)兩人。1987年底,縣天主教愛國會有教徒35人(含修女1人)。每年舉行四次祈禱活動,即耶穌升天日(3月26日)、聖神降臨日(5月14日)、聖母升天日(8月15日)和聖誕節(12月25日)。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