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天台山天龍屯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貴州天台山天龍屯堡 |
天龍屯堡古鎮位於貴州省西部安順市平壩區,喀斯特地貌大山深處,有天台山、龍眼山兩山脈,距貴陽市72公里。這裡地處西進雲南的咽喉之地,屯堡人的語音、服飾、民居建築及娛樂方式與周圍村寨截然迥異,這一獨特的漢族文化現象被人們稱之為「屯堡文化」,其中最有代表性之一的就在天龍屯堡。在元代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順元古驛道上的重要驛站,名「飯籠驛」。明初時,朱元璋調北鎮南,在這裡大量屯兵,兵來自江浙漢族,本世紀初被當地儒士改名為「天龍屯堡」。
基本內容
中文名:天龍屯堡
外文名:Denon Tunpu
行政區類別:貴州省
電話區號:0851
地理位置:中國西南地區貴州中部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面積:20平方千米
別名:飯籠驛
國家/地區:貴州省安順市平壩區天龍鎮
著名景點:天龍學堂、石頭古城
屯堡簡介
走進天龍屯堡,仿佛走進夢的巷子,600年前的戰事已經隨着歲月遠去。春天的寨子是靈動的,我們到的當天,一個兩百人的旅遊團從貴陽趕來,屯堡姑娘操着地道的普通話講解着屯堡故事、明代遺風。景區解說導遊全是天龍的農村姑娘,她們成為當地農民參與辦旅遊的一個亮點。
屯堡村民流傳着一句順口溜:本寨的房子,雲山屯的門子,天龍的「模子」。所謂「模子」,指天龍發展旅遊的模式。2007年3月5日,天龍農民旅遊協會會長鄭錦賢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協會農民前幾天跑到他家,要求參股辦旅遊。」現今公司已經有意向把農民引進門。
天龍屯堡古鎮地處西進雲南的咽喉之地,在元代這裡就是有名的順元古驛道,天龍屯堡古鎮最早是順元古驛道上的一個驛站,名叫飯籠驛。由於軍事地理位置重要,從明代開始就在這裡及周邊大量屯兵,時至今日依然如幫,這裡仍是駐軍重地。 清朝康熙年間,雲貴總督范承勛奉旨實行「改土歸流」後,屯堡人由軍戶轉變為普通百姓。天龍屯堡古鎮更名為「飯籠鋪」,由於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這裡依然是清廷的驛站和屯兵重地。
天龍屯堡文化旅遊區下設2個主要旅遊景區——天台山風景區和天龍屯堡景區,分布在平壩縣天龍鎮境內6平方公里的範圍內。
天台山如一嶺石立田疇,山雖不高,其勢陡峭,直插藍天。似一座登天高台,故名。明萬曆年間,白雲寺僧卓錫天台,依山形地勢,以木石架建五龍寺,被譽為「石頭的絕唱」,今為全國重點保護單位。天台山建築奇特,多是石塊砌成的城堡,建造之初,有着極強的軍事性,後隨着歲月的流逝,軍事性淡化,天台山形成了佛、儒、道三教合一的香火聖地。走進天台山,就仿佛走進了一座神奇的植物王國,它有着三千餘種的植物,蔓蘿遮日,靈樟沖霄。天台山傳說甚多,吳三桂拜望其叔吳風,曾帶着陳圓圓宿於伍龍寺,現在還有寶劍一把,朝服一件,朝匾一塊,存於伍龍寺內。當您站于山峰,有天台攬勝,群峰來朝之感嘆。
明太祖朱元璋為加強其在西南的統治,在這裡壘牆築堡,駐軍屯墾。現今的屯堡人都是數百年前從內地遷來的軍士的後代。六百餘年來,他們仍保留繼承着明代的生活習俗、文化習俗。屯堡人的屯堡二字,實是二個概念——「屯」是指軍屯,是軍隊傳遞書信,接待來往官員和部隊家屬居住的地方,「堡」是指商人和普通老百姓居住的地方。在那裡可以見到構築堅固的屯堡的屯堡群和高聳的碉堡。在碉堡的不同方向留三角形的觀察窗眼。現在依舊保存完好,巋然屹立。至今,在古城堡上仍依稀可見一見舊時戰亂留下的痕跡。屯堡村莊,大多沿襲了具有江南水鄉風韻的石頭村落建築形式。數百年來,更朝迭代,世事變換,而屯堡人卻在這黔境一隅頑強地堅守着他們祖先的傳統保持着大明朝文化。
名字由來
天龍原名飯籠,本世紀初,天龍的幾位有名鄉儒感覺飯籠鋪的「飯籠」二字不雅,經提議,取天台山的「天」,龍眼山的「龍」二字為村寨之名,這就是天龍屯堡鎮「天龍」二字的由來。
屯堡歷史
中國的屯田歷史最早可上追溯到漢代的漢文帝時,那時漢文帝為了充實邊防力量,招募了大量的移民到邊疆屯田,漢武帝和漢宣帝使用軍隊屯田駐墾, 文帝的「募民實邊」為民屯之始, 武帝、宣帝的軍隊屯田為軍屯之祖。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批准了傅友德的屯田奏摺,下令征南大軍就地屯田駐防。今天我們來追尋明代屯田西南的歷史足跡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有不少「屯堡文化」研究專家指出: 明朝政府的西南屯田可視為是貴州、雲南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大開發, 由於明朝政府的西南屯田,才使貴州健全了封建行政制度,奠基了建省的基礎,貴州才能於永樂十一年(1413)建省,從此「獨立」,不再隸屬於雲南、四川等省管轄。
朱元璋在征服梁王和土司之後, 為了「永固江山」,採取「屯田戍邊」的政策,建立「衛所制度」,在滇黔古驛道兩側產糧區和關隘廣設「屯堡」,派軍士屯墾駐防,「三分操備七分種」,明軍在洪武十四年(1381年)臘月十一日攻下普定之後,命安陸侯吳復修建城池,次年(1382年)二月建成了普定衛城, 由顧成擔任最高軍事長官「指揮使」。普定衛下設前後左中右5個千戶所,每個干戶所統兵1120名,長官稱千戶:每個千戶所下設10個百戶所,每個百戶所統兵114名, 長官稱百戶;百戶所下設兩個總旗,每個總旗下設5個小旗,小旗領兵10兵,每個衛所總領兵額5600名。按照明軍規定屯田將士帶家眷,5600名軍士就是5600個家庭,這些征南將士的家眷們自願和被迫加入了屯田的行列,象這種以軍士和軍眷所建立的屯田形式稱為軍屯,是明朝西南屯田中最早的一種形式。軍屯建立之後和雲貴眾多土司勢力相比較,仍處於弱勢地位,不能「永固江山」。於是朱元璋把江南一帶無土可耕的平民、無業游民、犯罪的富戶盡數遷移入滇黔屯田, 由政府按規定分發給土地、種子和農具,種出的穀物除上繳政府的稅糧而外,剩下的山屯田移民自己分配, 這種屯田形式稱為民屯。為了再擴大軍隊給養的來源,加快商品流通,特別是食鹽貿易,朝廷又鼓勵商人參加屯田,商人自己募人開荒種植,用所收穀物向政府換取「官鹽」用於經營,這種屯田形式稱為商屯。朱元璋命令所有屯田軍民加強團結,控制當地土司勢力,保證政令暢通, 加強了中央集權制。屯田·移民戶閒時為民, 戰時為兵」,居住在軍事防禦功能很強的寨子「屯堡」里。明代在西南大規模的屯田徹底的的改變了這裡,從洪武年問開始至明代中葉通過各種形式,上百萬的漢族軍民進入西南,形成龐大的漢族移民群體,改變了西南「夷多漢少」的局面。明代中後期山於戰亂和苛賦日越加重, 屯田制度才逐漸步入了衰退。
屯堡結構
今日的貴州仍然流傳着這樣一句話: 「漢家住街頭,苗家住山頭,仲家住水頭」,這句話中的「漢家住街頭」,反映出明代屯田多半是在交通要道兩側, 以普定-衛-<安J幀)的屯田為例: 安順位於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嶺,地勢較為平坦,貴州的大壩子多半於此,真可謂地肥水美,再則安順是滇黔古驛道的必經之地,素有「滇之喉、黔之腹、 粵蜀之唇齒」的稱譽,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是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好地方。這就保證了屯田的成功, 郵務和經濟動脈的暢通。沿驛道兩側的屯田把土司勢力一分為二,使其不能聯絡,有效的分割了土司勢力。現今在安順市周邊的屯堡仍能找到很多用於燃放烽火的烽火台遺址,在那時哨兵如發現土司有 不軌動象,便燃放烽火發送信號,其它屯堡中的防備力量便快速聚集進行有效的防禦和攻擊。
西南屯田
明代西南屯田有着偉大意義,它加強了中央集權和民族文化的交流,使少數民族從中學到了漢族先進的農耕文明和儒學文化。最初少數民族對「屯堡人」處於敵視狀態,但隨着交融與磨合,仇恨逐漸淡化,少數民族同胞向屯堡人學會種植各種穀物的先進方法, 改變了當代刀耕火種的習慣。苗族至今仍把玉米叫做「那丟」,意思就是漢人的糧。朱元璋為了各少數民族向化儒學,強迫西南少數民族土司子弟進入國子監學習儒學文化,使他們「永奉正朔」,從儒學中步入文明。用今天的眼光來看這種文明的傳播確實帶有壓迫性,但是明朝的征南屯田決不是一個簡單意義的征伐占領,它是當時統一國家的必需手段。[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