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貴卒》選自《呂氏春秋》卷二十一·開春論。
《呂氏春秋》章節目錄: 作為十二紀、八覽、六論,十二紀每紀五篇共六十篇,八覽每覽八篇(《有始覽》少一篇)共六十三篇,六論每論六篇共三十六篇,另有《序意》一篇,共一百六十篇[1]。
原文
力貴突①,智貴卒②。得之同則速為上,勝之同則濕③為下。所為貴驥者,為其一日千里也;旬日取之④,與駑駘⑤同。所為貴鏃矢者⑥,為其應聲而至;終日而至,則與無至同。吳起謂荊王⑦曰:「荊所有餘者地也;所不足者民也。今君王以所不足益所有餘,臣不得而為也。」於是令貴人往實⑧廣虛之地。皆甚苦之。荊王死,貴人皆來。屍在堂上,貴人相與射吳起。吳起號呼曰:「吾示子吾用兵也。」拔矢而走,伏屍插矢而疾言曰:「群臣亂王!」吳起死矣,且荊國之法,麗⑨兵於王屍者,盡加重罪,逮三族⑩。吳起之智可謂捷矣。齊襄公即位,憎公孫無知,收其祿。無知不說,殺襄公。公子糾走魯,公子小白奔莒。既而國殺無知,未有君,公子糾與公子小白皆歸,俱至,爭先入公家。管仲扜弓射公子小白,中鈎。鮑叔御公子小白僵。管子以為小白死,告公子糾曰:「安之,公子小白已死矣!」鮑叔因疾驅先入,故公子小白得以為君。鮑叔之智應射而令公子小白僵也,其智若鏃矢也。
注釋
①突:突然,出其不意。②卒(cù):通「猝」。迅疾,敏捷。③濕:遲滯。④取:通「趣(qū)」。趨向。⑤駑(nú)駘(tái):都是劣馬。⑥鏃(zú)矢:一種用金屬做箭頭,較為小巧輕便的箭。⑦荊王:指楚悼王,戰國楚國君,名熊疑,公元前401年—前381年在位。⑧實:充實。⑨麗:附着。⑩三族:說法不一,一般認為指父族、母族、妻族。齊襄公:春秋齊國君,名諸兒,公元前697年—前686年在位。公孫無知:齊莊公之孫,僖公之侄,與襄公為堂兄弟。僖公在位時寵愛無知,使其衣服禮遇與太子諸兒同等,所以襄公厭惡他。莒(jǔ):春秋國名,與齊國為鄰。公家:指朝廷。扜(yǔ):把弓拉滿。鈎:衣帶鈎。御:使。安:從容。
譯文
用力貴在突發,用智貴在敏捷。同樣獲得一物,速度快的為優,同樣戰勝對手,拖延久的為劣。人們看重騏驥,是因為它能日行千里,如果走上十天才能到達,就與劣馬相同了。人們看重利箭,是因為它能應聲而至;如果整整一天才能到達,就跟沒有達到目標結果相同了。吳起對楚王說:「楚國有餘的是土地,不足的是百姓。現在您想用本就不足的百姓作戰來增加本就有餘的土地,我是無法辦到的。」於是下令顯貴們遷居到荒無人煙的地方去。顯貴們都深以為苦。楚王死了,顯貴們都回到京城。楚王屍體停在堂上,顯貴們共同射吳起。吳起高喊着說:「我讓你們看看我怎樣用兵!」拔下箭跑到堂上,趴在楚王屍體上,一面把箭插於王屍,一面大聲說道:「臣子們作亂射王屍!」吳起雖說死了,而楚國的法律,武器碰到君王身體的都要處以重罪,連及三族。吳起用智可算是敏捷。齊襄公即位,厭惡公孫無知,收回了他的祿位。無知很不高興,殺死了襄公。公子糾投奔到魯國,公子小白出逃到莒國。不久國內殺死了無知,齊國沒有君主。公子糾與公子小白都動身回國,二人同時到達國內,爭先入主朝廷。管仲開弓射公子小白,射中了衣帶鈎。鮑叔牙讓公子小白仰面倒下去。管仲以為小白死了,告訴公子糾說:「從從容容地走吧,公子小白已經死了。」鮑叔牙乘機趕車快跑,首先進入朝廷,所以公子小白得以做國君。鮑叔牙機智地對付管仲射來的箭讓公子小白仰面倒下,他用起智來像箭一樣快啊!
原文
周武君使人刺伶悝①於東周。伶悝僵,令其子速哭曰:「以②誰刺我父也?」刺者聞,以為死也。周以為不信③,因厚罪之。趙氏攻中山。中山之人多力者曰吾丘鴪④,衣鐵甲操鐵杖以戰,而所擊無不碎,所沖無不陷,以車投車,以人投人也。幾至將所而後死⑤。
注釋
①伶悝(kuī):東周之臣。②以:此。③信:言語誠實。④吾丘鴪(yù):姓吾丘,名鴪,據文意當為中山國力士。⑤幾至將所而後死:這是說吾丘鴪雖多力仍不免於死,從反面說明上文「力貴突」的道理。
譯文
周武君派人到東周刺殺伶悝。伶悝仰面倒下,讓他的兒子趕快裝哭,邊哭邊說:「這是誰刺殺了我的父親啊?」行刺的人聽到哭聲,以為伶悝已經死了。周武君認為刺客的話不誠實,於是重重地治了他的罪。趙國進攻中山。中山國有個力士叫吾丘鴪,穿着鐵甲,拿着鐵杖作戰。打到什麼,什麼就被打碎,沖向哪裡,哪裡就被衝垮。舉起車來投擊敵方的戰車,舉起人來投擊敵方的將士。儘管幾乎打到趙軍主帥所在之處,也還是被殺死了。
著作簡介
《呂氏春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有組織按計劃編寫的文集,是在秦國丞相呂不韋主持下,集合門客們編撰的一部黃老道家名著[2]。上應天時,中察人情,下觀地利,以道家思想為基調,堅持無為而治的行為準則,用儒家倫理定位價值尺度,吸收墨家的公正觀念、名家的思辨邏輯、法家的治國技巧[3],加上兵家的權謀變化和農家的地利追求,形成一套完整的國家治理學說。
視頻
貴卒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呂氏春秋的作者,解歷史, 2020-12-07
- ↑ 秦國丞相呂不韋《呂氏春秋》,搜狐,2018-10-17
- ↑ 治國通論-法家治國思想 ,豆丁網, 2017-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