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賢隱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賢隱寺
[ 原圖鏈接 圖片來源於呢圖網]

中文名: 賢隱寺

地理位置: 信陽市西郊溮河區湖東開發區賢山南麓

景點級別: AAA

著名景點: 大雄寶殿、印庚上師塔、千年古銀杏樹

始建年代: 齊梁年間(南北朝)

重修時間: 1997年

賢隱寺座落在信陽市西郊溮河區湖東開發區賢山南麓幽谷之中。為古時「中原五大寺」之一,與「嵩山少林寺洛陽白馬寺開封相國寺南陽玄觀廟」齊名。史志記載,賢隱寺系齊梁年間在松和尚始建,距今約1500餘年。因該寺建在東漢孝廉周磐隱居處,故稱「賢隱寺」。賢隱寺規模宏大,氣勢宏偉,香客絡繹,甚是興旺。[1]

據《信陽縣誌》記載、賢隱寺系齊梁年間在松和尚始建,距今約1480年左右。

修繕重建

南宋時期,信陽雖處淮河之南,然為金人繼續向南推進的要衝,戰禍連年不斷,寺院遭到嚴重破壞。元代才開始不斷進行修建。

清代順治五年、康熙十年、乾隆五十四年、道光十年均重修過。特別是原在賢隱寺出家的慕西和尚(信陽中山鋪人,俗姓米氏)在上海受業於華嚴大學,又渡海至仰光、暹羅等地朝禮名蘭歸來之後,見到母寺蕭條,於公元1923年着手多方募化,重修寺院,方使該寺煥然改觀。

賢隱寺由海長法師多方募捐化緣近400萬元,於1997年建成「大雄寶殿」一座,新修藏經樓接引殿14間,齋堂4間,寮房9間,其它大殿也正在籌建之中。不久的將來,賢隱寺將以更加壯麗美觀的身姿,展現在巍巍賢嶺之中。

山門、韋馱殿、大雄寶殿、觀音殿、三聖殿、藏經樓、上師塔、東西廂房,齋堂等百餘間仿古建築。

建築風格

賢隱寺規模宏大,結構嚴謹,主要建築為卷檐斗拱立山式建築。

賢隱由來

該寺建于山谷崖壑之中,松竹環抱,路轉峰迥,幽深清雅。寺院山門外懸有巨幅匾額,上書「賢隱禪院」四字。

其「賢隱」二字的由來,傳為東漢章帝時(公元80年前後)曾舉武城(在今信陽市平橋區長台關)周磐為孝廉,和帝時(公元90年前後)周磐棄官奉母,棲隱於此。

後人便以「賢首」二字志其孝,是為賢首山名稱之由來;又以「賢隱」二字志其高,寺院因建於周磐故宅處,故以「賢隱」名寺。

風景特點

賢隱寺地處山谷暗壑之中,松竹環抱,路轉峰迴,深幽清雅。寺東有形若蓮台的蓮花峰,西有狀似疾風飄帶的飄帶嶺,後有高5米、深寬各4米的賢隱洞,還有水清味甘的碧乳泉,平台如砥的仙人床等景點,拜佛歸來,漫步於林間小徑,聽松濤鳥鳴,觀浮雲變幻,悠然遐邇,情趣無窮。

山門之內,是韋馱殿。該殿檐高4.75米,殿內為5間3排12柱。過韋馱殿為前院,院內柏萌之下,石碑並立,間植有紫荊等花木。

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為卷檐斗拱立山式建築,殿內面闊5間,5排20柱。柱皆以直徑0.75米,長0.85米的圓柱形石壘砌,柱外裹以白布,再施朱漆而成(外表酷似特大木柱)。

整個大殿氣勢巍峨,十分壯觀。殿前檐下正中亦懸有巨幅匾額,所題並非「大雄寶殿」,而是「大白牛車」4字。這是為什麼呢?因在當時修建大雄寶殿的過程中,所有的建築材料,如磚、瓦、灰、沙、石、木料等,完全靠一條大白牛拉車,往山谷寺院運送。

由于山高坡陡,加之當時的牛車笨澀,運輸倍感困難。當大殿即將建成的時候,這條大白牛在半山腰的運輸途中累死了。為了紀念這條大白牛的功績,在大白牛累死的地方,專門修建了「大白牛塔」;大殿建成之後,慕西和尚又親題「大白牛車」4字巨幅匾額懸掛於大殿正面檐下,以示紀念。

可惜在1958年大辦鋼鐵運動中,為取木材煉鋼(當時主要是看中了大殿的梁、檁、柱)而扒掉了大殿的上蓋。雖然1962年地區在寺院開辦財貿幹校時,又重新搭蓋了大殿的屋頂,但已非原貌。

藏經樓

藏經樓,在大雄寶殿之後,緣山岩拓展闢建。藏經樓院內,植有花木和各種盆栽,當年的兩棵冬青,現已成為大樹。

古銀杏樹

相傳植於南朝齊梁年間,迄今已近千五百歲,虬枝密布如層樓迭上,籠罩一方聖地,頂冠車蓋似浮屠更高,輝映佛天玉宇,望守古剎,歷經風霜雪雨,雷電兵燹,寺院幾度興廢,滄桑巨變,依然堅如磐石,傲立蒼穹,枝繁葉茂,蓬勃崢嶸,見證申陽故國山水無恙,庇護楚豫文地,百業興旺。

印庚上師塔:

前任賢隱寺住持上印下庚上師,2009年圓寂,現賢隱寺內建有印庚上師塔

禪房

在大雄寶殿左側,穿過八方形的「雨華深境」門,便又是一所別具風光的庭院,門前修竹掩映,院中梅、榴、蕉、蘭分布有致,還有種植多種花卉的花壇。這個十分清靜幽雅的地方,便是寺院的禪房所在。

除此之外,還有僧房、客房、廂房、倉房、灶房等,共計一百餘間。

慕西和尚在整修寺院之後,還在寺內開辦了佛教養成學校,培植僧眾,兼而課讀地方兒童;同時,利用西廂房的五間房屋開設了佛教圖書館,除陳列佛教經典300餘種之外,還有有關各類圖書、雜誌數百種。

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馮玉祥將軍駐防信陽,反對泥胎偶像崇拜,於是,到處砸神像,扒廟宇,滅佛毀寺。

信陽周圍的主要寺廟,如:朝陽庵雙林寺指南院等都先後被毀。賢隱寺雖然離信陽稍遠,但也岌岌可危。慕西和尚曾找到馮玉祥將軍面爭;為了保全信陽之古蹟名勝,馮玉祥遂置不問,從而使賢隱寺能夠保留下來。

千年古銀樹碑文

歌曰:

銀杏植於齊梁間 蓬勃崢嶸越千年

挺立禪院守淨土 高標華蓋入佛天

仰護聖殿諸神祇 俯蓄眾生百草園

微哂梁王棄軍壘 虔敬周磐崇禮賢

遙望豫楚雄關道 背屏申陽古城垣

風雨戰燹等閒度 斗轉星移照人寰

生態景區

賢隱寺院周圍,風景秀麗。東山有「蓮花峰」,狀若蓮台,登臨峰頂,遠眺市容,一覽無餘,還可以鳥瞰寺院景色。西山有「飄帶嶺」。山勢起伏,狀若疾風飄帶。

寺東有東澗,「鎖溪橋」橫跨其上,涓涓溪水長流不息。寺西有「碧乳泉」,水清味甘,碧流見底。在西山嶺的山陰處,有孤石懸崖,儼若老人佇立,故而名之為「丈人石」。

西山嶺上的松蔭深入,有巨石平坦如床者,這就是「仙人床」。遊人坐臥其間,聽松濤,觀浮雲,會不禁悠然遐思。

賢隱古剎歷史久遠,環境幽雅宜人。作為賢山風景區重要景點,與南灣湖風景區、南灣國家森林公園構成山水園林生態景區鏈,在信陽大旅遊格局中占據重要地位。

相關視頻

河南賢隱寺,曾與白馬寺齊名,如今卻是這個樣子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