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貞 |
貞(拼音:zhēn)是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貞最早和"鼎"是同一字,"鼎"在卜辭借用為貞卜的貞。後來在"鼎"的基礎上加"卜"分化出"貞"。
"貞"後來又假借為"堅貞"或"有操守"之義,如:堅貞不屈。另外,在封建社會中的一種壓迫婦女的道德觀念,專指婦女不能改嫁為"貞",就是所謂"貞節"。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貞
拼音; zhēn
繁體; 貞
部首; ⺊、貝
五筆; HMU
倉頡; YBO
鄭碼; IDLO
筆順; 豎、橫、豎、橫折、撇、點
字級; 一級(編號:0412)
平水韻; 下平聲·八庚
總筆畫; 2+4;4+2
四角碼; 2180₂
統一碼; 8D1E
注音字母; ㄓㄣ
造字法; 形聲字、會意字
字形結構; 合體字,上下結構
異體字; 鼑、ࠨ
文字源流
"貞"最早與"鼎"同字,作圖1、2。"鼎"是古代的一種炊具,也是一種禮器。甲骨文的"鼎"就是對這一類器物的描摹。甲骨文中鼎字大量地被借用作貞,其前辭的固定格式"某某卜某貞"、"某某卜貞"、"某某卜,在某貞"等都離不開貞。為了區別這一用法,後期甲骨文在"鼎"的基礎上加上"卜"造了"鼑(貞)"字,如圖3。《說文解字》:"貞,卜問也……一曰,鼎省聲。
"明顯見《說文》所引京房說帶出部分貞字正確的演化線索,彌足珍貴。"鼑(貞)"字最先見於商代,就是在鼎上加上形旁卜,此後西周甲骨文、金文、春秋金文都接受了此種結構。戰國時主流結構的最大變化是聲旁鼎遠離象形,簡化,下部的構件由原來的"鼎"變成"貝"。
"鼎"變為"貝"的大致流程為圖A-圖E。非主流變化也是在這種演變大勢下進行的。鼎或作圖F、圖G、圖H(鼎足近似為皿),或作圖I,或成貝形(圖11,復加金為形旁)。《說文》整理為從卜從貝,實際貝是由鼎省變而成,表示鼎聲。楷書作繁體作圖14,簡化作貞。
"貞"本義是占卜、卜問的意思。所以在甲骨文中把占卜的人稱為貞人。在古人眼內,這些占卜的人都是品行端正的人,所以"貞"字又引申為言行一致,端正,如成語"堅貞不屈"。在封建社會裡,把婦女死了丈夫而守節稱為貞女,要為她樹貞節坊。這裡的"貞"就是品行端正,忠貞不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