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貝聿銘:永遠智慧天真(潘慧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貝聿銘:永遠智慧天真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貝聿銘:永遠智慧天真》中國當代作家潘慧瑩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貝聿銘:永遠智慧天真

今年5月16日,我關注的蘇州博物館微信公眾號推出了一系列紀念建築大師貝聿銘的文章以及紀念活動。我才知道,那一天是蘇州博物館的設計師貝聿銘先生仙逝的日子。

搜索了一下他的生平,發現他謝世的時候是102周歲,從照片上看,笑顏爽朗、精神矍鑠、幽默頑皮、智慧天真。

我一直很羨慕這樣智慧且高壽的老人,職業生命很長,晚年的時候繆斯女神還時常光顧,差不多到九十多歲還偶爾設計自己感興趣的項目,蘇州博物館就是他在八十五歲高齡的時候設計的,被他稱為「我的小女兒」,學貫中西,成就等身。這樣的人的一生是知世故而不世故,嘗滄桑而不滄桑,人生的福氣就藏在他一生的奮鬥中。

我郵購了微信公眾號上介紹的有關貝聿銘先生的三本書《貝聿銘與蘇州博物館》《百年貝聿銘》《貝聿銘全集》。

書很快就到了,差不多隻等了一天時間,我就能手撫散發着書香氣息的三本新書。《貝聿銘全集》是一本16K光面印刷的大書,裡面有很多建築的圖片和規劃圖、平面圖、剖面圖,是翻譯過來的一本專業書。仔細看,靜心看,還是能看懂,有點像家裡的裝修設計圖。尤其是很多建築的成品照片,與自然融為一體,自有一種美感,從每一扇窗、每一扇門望出去,都是一幅畫,有的是門為畫框,松樹為畫;有的是窗為畫框,遠山為畫;有的是窗為背景,旋梯為畫……這種中國園林移步換景的美感,在西式建築中也能呈現。

雖然我不懂建築,但是對美的鑑賞來自於一種本能,我能直觀地挑選出自己喜歡的東西。我尤其喜歡貝先生在1979年到1982年設計完成的北京香山飯店,室內之景與室外之景如同徐徐展開的國畫,一棵樹、一塊石頭、一座小橋、一段蜿蜒園路、一隙光影都是精心設計、精心選擇,永遠步移景異,關乎尺度、關乎散點透視,也透着驚喜——一種精心設計的出人意料。梅花形、菱形、圓形、扇形、月亮形、花瓶形狀等各色的窗戶里望出去的除了一個主花園之外,還有11個更私密的小花園,形態各異,還構思了古老的「曲水流觴」,如畫紙一般的白灰泥牆,映在白牆上的大株梅花樹、銀杏樹,倒影在水中從彩雲之南的雲南運過來的山石……當時追求國際化的人物批評他的建築「看上去很中國」,他當做褒獎。因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這個白色的飯店,在三十年後,掩映在連綿起伏的群山中,依然如一幅古畫,沒有絲毫的不協調,證明貝先生設計的理念——與當地人文、自然環境相融合,是完全正確的。

我也很喜歡日本美秀美術館。因為它運用了中國《桃花源記》的意境:「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它的「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是挖了一條長長的隧道,館身隱入秀美山川間,完全融入周圍的自然風景,若隱若現,仙氣飄飄,有一種「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效果,經過長而黑的隧道,美術館豁然開朗,就在隧道圓圓的洞口圓框處。這使我想到《紅樓夢》中的「曲徑通幽處」——那裡有千百竿翠竹遮映,是後來的世外仙姝林黛玉的住所瀟湘館——這是中國隱士的氣質。

入口通道除了穿越長長的隧道,還要經過一座長長的拉索橋。美術館窗口望出去的拉索吊橋也是一景。這座吊橋獲得國際橋樑及結構工程協會頒布的「優秀構造獎」。頒獎評語是「在保護自然的同時,這座明亮而空靈的建築濃縮了構造之美和藝術之雅。」美術館所處的風景,有山,有溪谷,終年植被茂盛,霧氣繚繞,這個來自中國古典文學的設計靈感成為貝聿銘先生一直以來探索的亞洲建築語言。到這個明秀偏僻的山水佳處,不僅主人收藏的藝術品是珍品,美術館本身也是一個藝術品。如果有機會,我真想去欣賞一下這個人類智慧與自然風光相親相融的光彩華章。

作為一個對家長充滿感情的蘇州人,我最喜歡的當然是蘇州博物館。《貝聿銘與蘇州博物館》介紹,先生幾次以退休和年事已高為由婉拒了蘇州市政府的設計邀請,但是,當他知道這裡有文徵明的書法、唐寅的繪畫、徐渭的巨幅對聯、沈壽的刺繡珍品、從虎丘塔下發現的五代秘色瓷蓮花碗以後,心裡一直無法平靜,因為他童年曾在隔壁的貝家祖宅「獅子林」小住,鄉思一縷終縈懷。夫人告訴他:「盛情難卻,勢在必行了。」

他設計的蘇州博物館,取自江南民居,尊重蘇州的傳統風貌。他認為,建築不僅能夠表現文化差異,更應該融合文化差異,不能每有新建築都往外看,中國建築的根還在,要發芽,還要現代化。為此,他大膽嘗試縮小大型公共設施的建築尺度,增加建築的節奏感和展覽的靈活性,使參觀的人群能在置身於小型私家宅院般的幽靜環境時,可以靜心將思想集中在藝術品上,而不被建築所打擾。

他對於建築的細節精益求精。比如,水池裡的水必須是清凌凌的,蘇州博物館的紫藤應該嫁接隔壁忠王府文徵明手植的紫藤,片石假山要模仿宋代著名畫家米芾的「米氏雲山」。他要保有中國特色、蘇州風味,又要現代化。因為,他心中固守着一塊中國傳統文化的聖地,他要延續的是姑蘇千年的文化脈搏。翠竹、古松、銀杏、垂柳、桂花、荷花都是中國畫的靈魂,在他的建築設計里也有一分子。他要設計的是「蘇而新,中而新」的蘇州博物館,充溢着對傳統的敬仰和借鑑,又尊重現代科學,既古典又現代,韻味是古代的,結構是現代的,色調與古城融合,光影與現代銜接,古韻今風無限流暢,精緻悠哉,是詩人、文人、畫家,是蘇州的風格。

貝先生對蘇州博物館用情至深。他是站在世界建築設計的高度,考慮中國傳統建築的傳承和創新。

我還喜歡他設計的多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看他的傳記,老人尊重自然、尊重不同文化。他希望能儘自己的微薄之力報答生育自己的那種文化。說到底,建築是一種文化,離不開它的文化背景和地域特點,也是自然的一部分。老人認為「創意是人類巧手和自然的共同結晶」。他對中國文化偏愛老子和陶淵明,蘇州博物館裡的宋畫齋靈感來自劉禹錫的《陋室銘》,為了設計蘇州博物館,他反覆研究蘇州古城規劃圖《平江圖》。他把自己的很多精力用在學習各國文化上,也很尊重各地文化。從17歲離開中國以後,他對中國文化的很大部分是自學的。

先生的經歷也不是一帆風順的。百年風霜,最後,他只用俏皮幽默的笑顏來應答。這是一種智慧。

先生說:「最美的建築,應該是建築在時間之上的,時間會給出一切答案。」

其實,何止是建築,哪樣東西不是建築在時間之上?

建築,延續了老人的生命,體現了他的智慧。

向這位永遠智慧天真的老人致敬![1]

作者簡介

潘慧瑩,小學教師,江蘇省崑山市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