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賽斯托·洛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賽斯托·洛奇(Sesto Rocchi, 1909-1991)出生於聖波洛登札(San Polo d'Enza),是二十世紀義大利帕馬(Parma)製琴師。

從小熱愛音樂,有制琴天賦。他小時候曾摔壞了自己的提琴,然後自己修好都沒有引起他父母的懷疑。1926年在帕馬製琴學校(Parma Violin Making School)學習制琴,期間師從加埃塔諾‧史卡拉波托(Gaetano Sgarabotto, 1878-1959)。後在米蘭(Milan),在當時最大琴商里德羅·畢席亞克(Leandro Bisiach, 1864-1945)的工作室工作,他收穫很多,尤其是仿古琴的製作。1933-1934年在德國柏林(Berlin)的米凱耶·史托羅柏(Michael Strobl, 1867-1957)工作,1935年又回到米蘭,在蒙齊諾公司(Monzino & Sons)工作,最後回到故鄉雷焦艾米利亞(Reggio Emilia)開設自己的工作室。[1]

琴樣多使用史特拉底瓦里形制,制琴工藝有選,木材品質很好,琴漆有淺橘或棕紅色,商標為」RS」外加圓圈,作品數量超過300把。

他在世界各地的琴展與比賽中贏得許多獎項,包括參加1937年的克里蒙納「史特拉底瓦里逝世200年紀念展」;1952年參加St. Cecilia 的Academy競賽獲得銅牌,1954年再次參賽獲得銀牌,1956年羅馬(Rome)以及1966年比利時列日(Liege)製琴比賽獲獎;1976年在巴尼亞卡瓦洛(Bagnacavallo)榮獲首獎與金牌。

他加入國際製琴藝術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Violin-Makers of Art),並多次擔任主席。此外,他重視制琴師的培養,在帕馬製琴學校任教,幫助了帕馬學派的發展。

1980-1988年,他被熱內亞市政府任命為帕格尼尼名琴「加農砲」(Guarneri del Gesu ex "cannon")的提琴維護者。

洛奇一直在尋求創新,他在琴樣設計、琴漆上不斷研究,所以他的作品樣式多變。由於他的提琴品質好,當時著名的音樂家都偏好使用他的作品。

1975年因為眼睛問題,他不得不停止制琴。在他過世後,他的故居工作室維持當年的樣貌。

參考文獻

  1. 車文博主編. 弗洛伊德10:達芬奇的童年回憶. Beijing Book Co. Inc. 1 June 2014: 154–. ISBN 978-7-5108-28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