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賓茂部落一景
圖片來自偏愛旅行

賓茂部落位於台灣台東縣 金峰鄉 。賓茂村是由原本分布在金崙溪上游的「九汶」、「讀古梧」、「近黃」、「甲比澇」等四個排灣族部落遷徙下山後組成,當中最主要的是九汶社,社人的祖先來自屏東瑪家鄉的舊「射鹿」部落,約二五0年前由頭目率眾越過北大武溪抵達知本溪源頭,因為該地為卑南族獵場而繼續往南遷,最後在金崙溪上游的舊賓茂社開墾而居,地名九汶是排灣語「經常豐收,糧食堆積如山之地」的意思。[1]

民國三十九年之前撒布優(sapulju)部落是太麻里鄉魯巴卡部落的領域範圍,被化為狩獵之禁地,此領域部落族人稱為撒布優 (sapulju),以排灣族語意來說,是「寂寞、荒蕪」之地。  撒布優部落(sapulju)是由四大部落、八大家族所組成的,四大部落分別為「舊賓茂部落」、「布頓部落」、「近黃部落」、「史卡多部落」;南大武山「舊賓茂部落」分別有「巴法法瀧家族」、「古沙查家族」兩家族;北大武山「布頓部落」為「邏法尼耀家族」,南大武山「近黃部落」分別有「德路那弗那夫克」、「給你路古洋」、「糾佳阿斯家族」、「都飛龍家族」四家族,「史卡多部落」有「史卡多家族」,共合成為撒布優部落之八大頭目。金峰鄉的旅遊資源相當豐富,背山面海,外加金峰鄉賓茂村位於金崙溫泉入口處,因此藉由地利之便,也吸引許多旅人前往泡湯旅遊的同時,也能藉由漫步部落間體驗不同的部落風情。[2]


目錄

景點介紹

賓茂部落百年古鐘一景
 
圖片來自偏愛旅行

金峰位於台東西南方,是台東縣五大山地原住民鄉之一,更被稱「百步之鄉」,其境內排灣、魯凱族等原住民傳統文化豐富,非常值得一訪。百年古鐘的下方,有排彩繪圖牆,除了色彩優美,也是賓茂村文化的最佳描述,彩繪牆紀錄了部落遷移史,讓部落族人能深刻記憶祖先們的篳路藍縷,而環村步道位於賓茂部落上方,從步道高處往遠處望去可以眺望著蔚藍的太平洋。[3]

其中,賓茂村【賓茂部落Geomoru 九汶】位於近崙溪北端可經由台九線往金崙林道其主要範圍於賓茂一橋與賓茂二橋之間的金崙溪北岸河階;村人人口屬東排灣族群,因此儘管村子在太麻里鄉內郤立屬金峰山地鄉管轄。賓茂村具有豐富的山地與溪流原始自然生態資源,且為金崙溪流經區域,村人仍以傳統原住民農業為主如:小米、玉米及洛神花等,部落內洋溢著濃濃的原住民風情,也因此吸引許多旅人前往造訪。[4]

其中,最受歡迎的部落祕境半日遊帶領遊客縱橫金崙、金峰、多良,上山下海探訪金崙部落、上溫泉部落、下溫泉部落、賓茂部落、金崙第14鄰吉拉龍噯阿美族部落、魯拉克斯(歷坵)、多良部落等8個部落祕境,開著敞篷導覽車探訪只有在地人才知道的地方,像是後山景觀台,奢侈盡覽蘭嶼、綠島、金崙海灘、都蘭山的無敵山海美景,驚豔指數爆表。也吸引許多旅人前往一探究竟。[5]


小米學堂及「峰忠傳奇」的發源地

小米學堂及「峰忠傳奇」的發源地
 
圖片來自農傳媒

賓茂部落位於臺東縣金峰鄉賓茂村,是金峰鄉飛地之一,位於太麻里鄉金崙村境內西南部,在金崙溪河口沖積北端,金崙林道賓茂二號橋的兩側,與金崙村比鄰,是西元1951年(民國40年)遷村後建立的新聚落。賓茂村原址在壢坵村金崙溪上游北側,大武事業區第二十林班地,地理環境是一個河階地形。Djumulj在排灣族語裡是「經常豐收,糧食堆積如山之地」的意思。[6]

其中, 臺東金峰鄉最廣為人知的是小米學堂及「峰忠傳奇」。當年因當地的排灣族青年高世忠父母居住在此地,他與兩個兄弟離鄉背井在外工作。但在 30 歲那一年,因為猜拳輸了,高世忠必須搬回老家陪伴父母生活。後來高世忠成立產銷班,以「峰忠傳奇」為品牌,啟動了紅藜小米產銷事業。而因金峰鄉賓茂村位於金崙溫泉入口處,旅客來此除了泡溫泉之外,更可以參觀全臺第一以小米為主題的文化館,體驗原住民祖先將小米與紅藜一同種,以自然方式驅趕鳥類的智慧。形成當地的主題體驗行程之一,頗受好評。歡迎旅人可前往參覽。[7]


視頻

【賓茂部落】

【20200829 家扶辦排灣雲肩課程 讓賓茂部落找回傳統技藝】

【2015 7/11台東縣金峰鄉賓茂村 豐年祭『拉里亞灣』頭目家族 公主 盪鞦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