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資中禹王宮木牌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資中禹王宮木牌坊
圖片來自easyatm

資中禹王宮木牌坊位於四川省資中縣[1] 重龍鎮,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清。1991年4月16日公佈為四川省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

資中禹王宮木牌坊是一座建築精緻,雄偉壯觀的紅漆四柱木牌坊。正中橫額紅底藍字:『文命誕敷』赫然入目。這座牌坊是資中縣城大東街禹王宮的大門。1968年拆毀禹王宮擴建東路小學時遷到重龍山上,安置在永慶寺天王殿前。1911年辛亥革命端方於此被殺。

資中縣

資中縣中國四川省內江市所轄的一個。 因其縣城座落在沱江中段,而沱江又因的兒子「資」協助大禹治理沱江水患而稱其為資江(或資水),故名為資中。總面積1734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131萬人。轄區內交通便利,成渝鐵路、成渝公路、G93|成渝高速公路穿越全境。

歷史

古為巴國屬地。

  • 前135年(西漢建元六年),設置資中縣,治所在今資陽縣。
  • 561-565年(北周保定 (宇文邕)年間),析置磐石縣,縣址在今之資中縣北門外兩路口一帶。
  • 553年(西魏廢帝三年),設資州,州所在資陽。
  • 587年(開皇七年),資州州治由資陽遷到磐石縣。轄資陽、磐石、清溪、內江、月山、龍山、銀山、丹山八縣。
  • 607年(隋大業三年),改資州為資陽郡,郡治仍在磐石縣。
  • 618年(武德元年),罷資陽郡,復置資州,州治仍在磐石縣。
  • 明代廢路改府,省州改縣,成都路改成都府,資州改為資縣,屬中書省成都府。
  • 1727年(雍正五年)又升資縣為資州直隸州,轄資陽、內江、井研、仁壽。
  • 1914年改資州為資中專署,專員公署設在資中,轄資陽、簡陽、資中、內江、榮縣、井研、仁壽、威遠八縣。
  • 1949年12月5日成立資中縣人民政府,屬資中專區,仍轄資中、內江、榮縣等八縣。
  • 1950年改為內江專區,專署遷至內江,資中仍為縣制。

地理

  • 資中位於東經104°27′至105°07′,北緯29°34′至30°02′,地處四川盆地「腹心」,位於成渝兩地之間、沱江中段。東鄰內江東興區安岳縣,南接威遠縣,西連仁壽縣,北靠資陽市
  • 全縣屬亞熱帶濕潤氣候,春早夏長,年均氣溫17.4℃,年均降雨量1007.7毫米,境內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是全國商品糧、生豬、水果、特種水產基地。
  • 資中自古以來就為川中商貿中心和物資集散地。

參考文獻

  1. 資中縣,tripadvis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