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象達鎮

圖片來自網絡

中文名 : 象達鎮

所屬地區:雲南省保山市龍陵縣

象達鎮,隸屬於雲南省保山市龍陵縣,地處龍陵縣西南部,東與碧寨鄉平達鄉相連,南與木城彝族傈僳族鄉相接,西與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芒市風平鎮芒市鎮毗鄰,北與龍新鄉接壤,行政區域面積425.87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象達鎮戶籍人口為38590人。 明萬曆十三年(1585年),屬楊土舍;1987年12月,改象達鄉。 2016年1月,象達鄉撤鄉設鎮。 截至2020年6月,象達鎮轄8個社區、7個行政村, 鎮人民政府駐象達村。 2019年,象達鎮有工業企業1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2個。 [1]

目錄

位置境域

象達鎮地處龍陵縣西南部,東與碧寨鄉、平達鄉相連,南與木城彝族傈僳族鄉相接,西與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芒市風平鎮、芒市鎮毗鄰,北與龍新鄉接壤, 行政區域面積425.8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象達鎮境內山高谷深,地勢為西、北低,東、南高。最高點位於勐蚌村箐口,海拔2889米;最低點位於勐蚌村公養河口,海拔895米.

氣候

象達鎮多年平均氣溫14.9℃,無霜期年平均237天。年平均降水量1900毫米。

水文

象達鎮境內河道屬怒江大流域。有大小河流共13條。主要河道有蘇帕河,長27千米;帕掌河,長21千米;公養河,長27千米。

自然資源

象達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硅礦石、錫、鎢、黃龍玉。 2011年,象達鎮有耕地面積45414畝。

人口

2011年末,象達鎮總人口36274人,另有流性16472人,占45.4%。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35137人,占96.9%;有傈僳等9個少數民族,共1137人,占3.1%。2011年,人口出生率10.98‰,人口死亡率4.69‰,人口自然增長率6.29‰。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85.2人。 2017年末,象達鎮常住人口為34568人。 截至2019年末,象達鎮戶籍人口為38590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象達鎮完成財政總收入1099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8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653元。 2019年,象達鎮有工業企業1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2個。

農業

2011年,象達鎮實現農業總產值2.38億元,比上年增長15.6%。 象達鎮糧食作物以水稻、大麥、玉米、小麥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1.7萬噸,其中水稻9124噸,玉米3721噸,大麥1968噸,小麥206噸。主要經濟作物為茶葉、烤煙、甘蔗。2011年,茶葉產量956噸,烤煙產量103.6噸,石斛產量252噸,甘蔗產量2313噸。 象達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大牲畜、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年末存欄23410頭,出欄2.3萬頭;大牲畜年末存欄1.3萬頭,出欄2803頭;羊年末存欄1.4萬隻,出欄1萬隻;家禽年末存欄6.7萬羽,出欄6.8萬羽。2011年,生產肉類3131噸;畜牧業總產值8386萬元。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象達鎮有完全小學15所,在校生303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9.8%;初中1所,在校生462人,專任教師217人;完全中學1所,在校生1695人,專任教師141人,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100%。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3158萬元,比上年增長8%。

文體事業

2011年末,象達鎮有文化廣播電視站1個,村文化室15個,農家書屋15個,藏書5.3萬多冊,農文網培學校10所;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隊伍達130多人。2011年末,有線電視和「村村通」直播衛星用戶分別為2128戶和3443戶,覆蓋率分別為26%和43%。 2011年末,象達鎮有體育場地8處,鄉文化站和7個村安裝了健身器材。

醫療衛生

2011年末,象達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6個,其中鄉衛生院1所,村衛生室15個;病床4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1張,固定資產總值315萬元。專業衛生人員26人,其中執業醫師4人,執業助理醫師6人,註冊護士10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0.7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73657人次。2011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6%。

社會保障

2011年,象達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51戶,人數416人。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946戶,人數7104人;農村五保供養528人;農村醫療救助370人次。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39人。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率92.2%。全年共為參保人員實施各類補償53372人次,補償金額370.8萬元。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