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象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象甲

本詞條由「科普中國」科學百科詞條編寫與應用工作項目 審核 。 鞘翅目(Coleoptera)象甲科(Curculionidae;true weevils或snout beetle)昆蟲的簡稱,亦稱象鼻蟲。已知約51,000種 。多數的觸角長、肘狀,喙突出,有專門的溝以容納觸角。體表多被鱗片。多數種無翅,有的善飛行。多數為褐、灰色,少數種(如巴西的鑽石甲屬〔Entimus〕)色鮮艷。

中文學名 象甲科 亞 綱 有翅亞綱

拉丁學名 Curculionidae 目 鞘翅目

界 動物界 亞 目 多食亞目

門 節肢動物門 科 象甲科 象甲科

亞門 六足亞門 分布區域 遍及世界各國

綱 昆蟲綱 總 科 象甲總科

概述

象甲,俗稱象鼻蟲。全世界已記載50000種以上,分布遍及全球。過去曾是動物界最大的科,現已被膜翅目姬蜂科(Ichneumonidae)超越(超過60000種)。頭和喙延長,形似象鼻,因此而得名。中國象甲種類豐富,記錄的已超過1200種 。[1]

外形特徵

小型至大型種類。體長1~60毫米(不算喙長);喙顯著,由額向前延伸而成;喙的中間及端部之間具觸角溝;觸角11節膝狀,分柄節、索節和棒三部分,柄節較2~4節長,棒多為3節組成;顎須和下唇須退化而僵直,不能活動;鞘翅長,端部具翅坡,多蓋及腹端;腿節棒狀或膨大,脛節多彎曲;跗節5-5-5,第3節雙葉狀,第4節小,位於其間;腹部可見腹板5節;體壁骨化強;多數種類被覆鱗片。幼蟲通常為白色,肉質,身體彎成C字形,上顎具發達臼齒;沒有足和尾突。

生活習性

成、幼蟲均植食性。大部分種類入植物組織內,危害嚴重 。幼蟲多數肥胖、無足而只取食植物的一部分——花頭、種子、肉質果實、莖或根。許多幼蟲只吃一種植物或近緣植物,成蟲取食範圍較廣。

或許是因喙的進化,使其成功繁衍,喙不但用於穿刺取食,還為產卵鑽孔。本科包括若干極具破壞性的害蟲,如谷象(Sitophilus granarius)、米象(S. oryzae)和棉鈴象甲(Anthonomus grandis)。

絕大多數象甲是陸生的,性遲鈍,行動緩慢,假死性強,少數有趨光性。稻象屬和水象屬為水生。象甲營有性生殖 ,但有一些種類營孤雌生殖。多數象甲1年1代,有些則是2年1代。多數以成蟲越冬,以卵和初齡幼蟲越冬的有楊干隱喙象。

象甲科分類系統

蔡邦華將象甲科分為16亞科:短翅象甲亞科(Pterocalinae)、新象甲亞科(Oxycoryninae)、虎象甲理科(Rhynchitinae)、細頸象甲亞科(Attelabiuae)、小象甲皿科(Apioninae)、異足象甲亞科(Tachygoninae)、曲股象甲亞科(Allocoryninae)、大象甲亞科(hhycerinae)、短喙象甲亞科(Brachyrhininae)、侏象甲亞科(Nanophyinae)、跳象甲亞科(Orchestinae)、象甲亞科(Curculioninae)、葉胸象甲亞科(Theeesteminae)、木象甲亞科(Cm,ssoninae)、米象甲亞科(Calandrinae)以及短角象甲亞科(Brachycerinae)。[2]

趙養昌等將象甲科分為26亞科:耳喙象亞科(Oliorrhynchinae)、短喙象亞科(Brachyderinae)、細足象亞科(I—eptopinae)、根瘤象亞科(Sitoninae)、方喙象亞科(Cleoninae)、樹皮象亞科(Hylohiinae)、木蠹象亞科(Pissodinae)、隱喙象亞科(Cryptorrhychi.1/at!)、象蟲亞科(CurculioniIaae)、長足象亞科(Alci.cloinae)、朽木象亞科(Cossoninae)、隱頦象亞科(Ethynchopoitm)、葉象亞科(Hyperinae)、龜象亞科(Ceuthrrhyrlchinae)、大眼象亞科(Zygopinae)、船象亞科(Barinae)、跳象亞科(Rhynchaeninae)、球象亞科(Cionitme)、小爪象亞科(Smicmnychinae)、籽象亞科(Tychiilme)、菱象亞科(Trigoncolinae)、大盾象亞科(Magdalinae)、直喙象亞科(Gyrrmetrinae)、花象亞科(Anthononmae)、多型象亞科(Notarinae)以及水象亞科(Bagoinae)。

李鴻興等將象甲科分為33亞科,與上述趙養昌等的26亞科系統相比,減少了短喙象亞科、細足象亞科、隱喙象亞科、長足象亞科及多型象亞科5亞科,增加了三跗象亞科(Anoplinae)、粗喙象亞科(Pachyrrhyuchinae)、背脊象亞科(Pe|alochilinae)、露尾象亞科(Acalyptinae)、光爪象亞科(Onycholip.inae)、葉顎象徵科(Mophinae)、裂葉象亞科(Mecys。lobinae)、淘腹象亞科(Carciliinae)、鐵象亞科(Styanacinae)、眼葉象皿科(Acicneminae)、缺須象亞科(GaUoisiioae)及長錘象亞科(Tanysphyrinae)等12啞科。

危害與防治

危害

象鼻蟲主要危害花木果樹。幼蟲能鑽入植物的或穀粒、豆類中蛀食,是經濟作物上的大害蟲。象鼻蟲不會咬人,也沒有異味。

防治方法

  1. 人工防治在成蟲羽化期,早晨趁露水未乾時,杆擊棗樹,一般擊樹2-3次,利用該蟲假死性,人工捕殺或毒殺落地成蟲。
  1. 物理防治成蟲出土前,結合長效殺蟲藥帶防治棗步曲(見棗步曲部分),阻止或毒殺上樹成蟲。
  2. 化學治土壤處理:成蟲出土前在樹幹周圍利用辛硫磷300倍進行地面封閉,噴藥後淺翻土壤,以防光解。樹冠噴藥:在成蟲發生盛期(4月中下旬),採用50%辛硫磷1000倍、40%水胺硫磷1000-1500倍樹冠噴霧,均有較好防效。

參考文獻

  1. [鄭樂怡,歸鴻主編.昆蟲分類(下冊).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65]
  2. [李鴻興. 昆蟲分類檢索[M]. 農業,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