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谷芽的鑑別方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谷芽的鑑別方法

【鑑定中藥材名】

谷芽

【生境分布】

栽培於水田或旱田中。產於全國各地,以南方為多。

【藥材來源鑑定】

本品為科植物稻Oryza sativa L.的成熟果實經發芽乾燥而得。又名稻芽。

【藥材歷史考證】

谷芽又名櫱米,其始載本草為《名醫別錄》。《本草經集注》云:「此是以米為櫱爾,非別米名也。」《新修本草》曰:「櫱者,生不以理之名也,皆當以可生之物為之。陶稱以米為櫱,其米豈更能生乎?止當取櫱中之米爾。

按《食經》稱用稻櫱。稻即擴谷之名,明非米作。」《本草綱目》曰:「有粟、黍、谷、麥、豆諸櫱,皆水浸脹,候生芽曝干去須,取其中米,炒研面用。其功皆主消導。」《本草綱目》又曰:「稻櫱一名谷芽。」根據以上本草所述考證,古代用稻、粟、黍等數種植物的果實生芽人藥,但應以稻芽為主。

《本草衍義》云:「櫱米,此則粟櫱也,今穀神散中用之。」現我國北方地區習用粟發芽後作谷芽用。

【植物形態鑑定】

一年生草本。莖直立,叢生,高達1m,光滑,有節,中空。葉具葉鞘,葉鞘無毛,與節間等長;葉舌膜質而較硬,披針形,葉耳明顯;葉片線形,長30~60cm,寬5~6mm,扁平,粗糙,葉脈明顯。

圓錐花序疏散,常下垂,粗糙;小穗長6~8mm,每小穗僅具1花,不育花外稃略呈錐刺狀,無毛;可育花外稃硬紙質,具5脈,被細毛或稀無毛,無芒或有芒;內稃3脈,被細毛;漿片2,卵圓形,長2mm;雄蕊6,花葯丁字着生,花絲細弱;子房長圓形,光滑,花柱2,柱頭羽毛狀。穎果矩圓形,兩側扁平,淡黃色。種子具明顯的線狀種臍。花期7~8月,果期8~9月。

【藥材性狀鑑定】

本品呈扁長橢圓形,兩端略尖,長7~9mm,直徑約3mm。外稃黃色,有白色細茸毛,具5脈。一端有2枚對稱的白色條形漿片,長2~3mm,於一個漿片內側伸出彎曲的鬚根1~3條,長0.5~1.2cm。質硬,斷面白色,粉性。無臭,味淡。

本品出芽率不得少於85%。[1]


【採集加工】

將稻穀用水浸泡後,保持適宜的溫、濕度,待鬚根長至約1cm時,乾燥。

【性能功用】

甘,溫。歸脾經胃經消食和中健脾開胃。用於食積不消,腹脹口臭,脾胃虛弱,不飢食少。炒稻芽偏於消食。用於不飢食少。焦稻芽善化積滯。用於積滯不消。內服:9~15g,水煎服。

【附註】

1.置通風乾燥處貯藏,防蛀。

2.同科植物粟Setaria italica (L.) Beauv.的成熟果實發芽處理品,在我國北方地區常作為谷芽藥用。其藥材性狀鑑定特徵:呈類圓球形,直徑約2mm,頂端鈍圓,基部略尖。外殼為革質的稃片,淡黃色,具點狀皺紋,下端有初生的細鬚根,長約3~6mm,剝去稃片,內含淡黃色或黃白色穎果(小米)1粒。無臭,味微甘。其性能功用:甘,溫。歸脾、胃經。消食和中,健脾開胃。用於食積不消,腹脹口臭,脾胃虛弱,不飢食少。炒谷芽偏於消食。用於不飢食少。焦谷芽善化積滯。用於積滯不消。內服:9~15g,水煎服。[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