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健脾開胃

來自網絡的圖片

健脾,中醫名詞,指健運脾氣的一種治法。適用於脾氣虛弱,運化無力所致的脘腹脹滿、大便溏泄、食欲不振、肢倦乏力等症。常用方藥如參苓白朮散.香砂六君子湯等。

健脾,也是補法之一。亦稱補脾、益脾。治療脾虛、運化功能減弱的方法。

用於面色萎黃、疲倦乏力、少氣懶言、食欲不振、食後腹脹、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脈緩弱等脾氣虛弱證候。常用藥如黨參、蓮子、白朮、茯苓、山藥、薏苡仁等。方如參苓白朮散。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健脾

外文名稱; tonifying spleen

拼音; jiàn pí

釋義; 中醫名詞

適用症; 脾氣虛弱,運化無力

常用藥; 黨參、蓮子、白朮、茯苓等

營養原則

宜吃具有補脾氣作用的食物,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溫之物,宜吃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平補食品。忌吃性質寒涼,易損傷脾氣的食品,忌吃味厚滋膩,容易阻礙脾氣運化功能的食品,忌吃利氣消積,容易耗傷脾氣的食品。

適宜食物

1.主食及豆類的選擇

粳米、秈米、玉米、薏米、番薯、豆腐等。

2.肉、蛋、奶類的選擇

牛肉、雞肉、兔肉、牛肚、豬肚、桂魚、烏雞等。

3.蔬菜的選擇

藕、粟子、山藥、扁豆、豇豆、胡蘿蔔、馬鈴薯、洋蔥、平菇等。

4.水果的選擇

葡萄、紅棗、桃、杏等。

飲食禁忌

忌吃性質寒涼,易損傷脾氣的食品,忌吃味厚滋膩,容易阻礙脾氣運化功能的食品,忌吃利氣消積,容易耗傷脾氣的食品。如:苦瓜、冬瓜、海帶、螃蟹、鴨子等。

參考膳食

早餐:粳米、蓮子、鵝肉蓮子粥、涼拌鵝肉

午餐:粳米、玉米、羊肚、青椒、胡蘿蔔如米飯、煮玉米、青椒炒羊肚、青炒胡蘿蔔絲

晚餐:南瓜、粳米、山藥、牛肉、胡蘿蔔、馬鈴薯如南瓜飯、山藥燉牛肉、馬鈴薯胡蘿蔔湯。 1.芡實

又名雞頭子,是一種水生植物的果實。芡實性平和,藥味甘澀,含有豐富的澱粉和蛋白質。

芡實就是一種適合春季食用,以達到健脾祛濕食療功效的食物。

選購:芡實應挑選顆粒飽滿、表面無破損、無附着粉狀細粒的為最佳。

烹調:芡實有新鮮、炒製品和干製品,新鮮芡實以補腎澀精為主,多用於煲湯、燉煮,炒芡實多為藥用,一般藥店都有售,以健脾開胃為主,干芡實多用來煮粥食用。

功效:芡實有補中益氣、健脾祛濕、滋養強壯的作用,它與蓮子有些相似,但其收斂鎮靜的作用比蓮子強,適用於慢性泄瀉和小便頻數、夢遺滑精、婦女帶多腰酸等。此外,芡實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使人臉色紅潤、白皙。[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