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謁金門·示知命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謁金門·示知命弟》是北宋詞人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詞。全詞以兄弟相見為脈絡,充滿對弟弟知命的讚揚,同時也感傷嘆喟,表現了兄弟情深。上片敘述知命不遠萬里前來貶所看望詞人而流露出抑制不住的驚喜之情,下片觸景生情,向兄弟敞開心扉,對未來的生活表現出悲觀失望的情緒。這首詞質樸淳厚,語短情深,作者運用其作詩的遒勁筆法,放筆直抒天倫情誼,質樸渾厚,為宋詞中之少見。

  • 作品名稱 ;謁金門·示知命弟
  • 作品別名 ;謁金門·戲贈知命
  • 創作年代 ;北宋
  • 作品出處;《全宋詞
  • 文學體裁 :詞
  • 作 者 ;黃庭堅
  • 詞 牌 :謁金門

作品原文

謁金門⑴·示知命弟⑵[1]

山又水⑶,行盡吳頭楚尾⑷。兄弟燈前家萬里,相看如夢寐⑸。

君似成蹊桃李⑹,入我草堂松桂⑺。莫厭歲寒無氣味⑻,餘生今已矣⑼。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謁金門:詞牌名,雙調四十五字,上下片各四仄韻。

⑵知命:名叔達,知命為其字,庭堅弟。

⑶山又水:萬水千山,指路程艱遠。

⑷吳頭楚尾:指如今的江西省北部,因為其地在春秋時為吳、楚兩國交界處,故稱「吳頭楚尾」。

⑸夢寐:用杜甫《羌村》詩:「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杜詩本指夫妻團聚,此借指兄弟團聚。

⑹成蹊桃李:《史記·李將軍列傳》引古諺語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語,意思是桃、李雖不會說話,但花、果吸引人,所以樹下自然踩出了路,比喻實至名歸,重事實不尚虛名。

⑺草堂松桂:用孔稚珪《北山移文》中「中山之英,草堂之靈」及「誘我松桂,欺我雲壑」之字面,借指自己所居之地環境荒寂。

⑻氣味:這裡指桃李的芳香。

⑼餘生今已矣:作者作此詞時已經五十二歲,年已半百,故有「餘生今已矣」之嘆。

白話譯文

越過一座座山,穿過一條條河,走遍這古代吳國和楚國交界的地方,兄弟倆默默地對坐在燈前,想到萬里之遠的家鄉,互相對望着猶如在夢中一樣。[2]

你本來才華出眾,名實相符,猶如桃李芬芳吸引眾人來觀賞,而今卻服隨我忍受寂寞與荒涼。不要怕寒冬來臨,沒有了芳香,我的生命歷程已快走完,即將自由解放。

創作背景

這首詞作於宋哲宗紹聖三年(1096),當時的黃庭堅身在貶所黔州(四川彭水)。據任淵《山谷集注目錄》附年譜,黃庭堅於紹聖元年(1094)十二月謫涪州別駕,黔州安置,次年四月抵達黔州,寓居開元寺。同年秋,叔達攜庭堅子桐及其生母從蕪湖入蜀前來看望他,於紹聖三年五月六日到達黔州。這首詞就作於他們兄弟見面時。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全詞以兄弟相見為脈絡,充滿對知命的讚揚,同時也感傷嘆喟,表現了兄弟情深。[3]

上片敘述知命不遠萬里前來貶所看望詞人,兄弟秉燭相對,恍若夢寐,流露出抑制不住的驚喜之情。「山又水,行盡吳頭楚尾。」這兩句是說,你攜着我的妻兒一路跋山涉水,穿越那古代吳、楚兩國的邊界,千里迢迢來看我,真是不容易啊。開首兩句極言路途之坎坷遙遠,對弟弟不因自己遭貶而稍移兄弟之情,不遠萬里前來看望自己流露出深深的感激之情。「吳頭楚尾」的說法含蓄別致,足見詞人在遣詞造句上的講究。「兄弟燈前家萬里,相看如夢寐。」兄弟二人別後在離家萬里的黔州重逢,且在作者遭貶之際,當兩人秉燭相對時,真像在夢中一樣。此情此景,真不是是兩人所曾預料到的。這兩句流露出詞人對兄弟重逢的驚喜之情。「他鄉遇故知」本是人生一大喜事,更不必說是手足情深了。而且此時的詞人無故遭貶,思想極度苦悶孤獨,所以當看到兄弟妻兒出現在自己眼前時,竟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下片觸景生情,向兄弟敞開心扉,對未來的生活表現出悲觀失望的情緒。「君似成蹊桃李,入我草堂松桂。」成蹊桃李,這裡借用來稱讚其弟黃叔達。兩句是說:如今的你品行高潔、才華出眾,如同那雖不誇耀自己卻艷麗芬芳的桃李一樣,備受時人賞識和推重;哪像我,仿佛那幽居深山草堂的松桂。詞人以「松桂」自喻,表現了其遭遠謫的處境,而且因「松」為「歲寒三友」之一,「桂」花雖不艷,其香卻馥郁,它們都有君子才美不外現之品,以之喻己,於蕭瑟中亦含少許自許和不平。「莫厭歲寒無氣味,餘生今已矣。」如今的兩人,處境和精神面貌都迥然不同,一個春風得意,一個心如槁灰;一個如陽春的桃李,一個如寒冬的松桂。作者希望弟弟不要嫌自己心灰意懶,情緒低落,因為他對將來的前途已不抱什麼希望了。詞人在莫名其妙地以「誣毀」先朝之罪被貶謫黔州後,自言「身如槁木,心如死灰」,號其所居為「槁木寮」、「死灰庵」,可見其心境之消沉落寞。如今面對自己的親兄弟,滿腹悲憤和辛酸湧上了心頭,故能敞開心扉,流露出深深的悲觀情緒。

這首詞質樸淳厚,語短情深,生動地展現了兩位患難與共的同胞兄弟的深摯情意,其中蘊涵着深深的人生滄桑之感,讀來頗能引發共鳴。作者運用其作詩的遒勁筆法,放筆直抒天倫情誼,質樸渾厚,為宋詞中之少見。

名家評價

古典詩詞專家繆鉞:「以他的詩法特點融入詞中,顯得朴老、明快、勁折,沒有溫、韋、馮、李、歐、晏諸家的幽約淒馨、煙水迷離之致,所以論者謂其『不是當行語』、『生硬』、『倔強』等等,其故在此。不過,像《謁金門·示知命弟》等,稱心抒寫,不假雕飾,能做到『不煩繩削而自合』,還是很可貴的。」

作者簡介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縣)人。進士出身。曾任秘書省校書郎,並參加修撰《神宗實錄》。晚年兩次受到貶謫,宋徽宗崇寧四年(1105)死於西南荒僻的貶所。他以詩文受知於蘇軾,為蘇門四學士之一,亦是江西詩派的開山大師。其詞追攀蘇軾,受蘇詞影響較深,具有豪放風格。除了詩文詞賦外,書法成就也很高。著有《山谷集》《山谷詞》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