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謀退·昔日於陵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謀退·昔日於陵子》是北宋宋庠的作品之一。是北宋大臣、文學家,工部尚書宋祁[1]之兄。

宋庠有文集四十四卷,已散佚。曾校定《國語》,撰《國語補音》3卷;又輯《紀年通譜》,區別正閏,為12卷。另有《掖垣從志》3卷、《尊號錄》1卷、《別集》40卷。

清四庫館臣從《永樂大典[2]輯得宋庠詩文,編為《宋元憲集》40卷。 《全宋詩》輯其詩14卷。

謀退·昔日於陵子

人物簡介

宋庠的祖先是宋國君主宋微子。他的高祖宋紳,於唐昭宗時任御史中丞,因言語不當而獲罪免職,舉家遷於開封府雍丘縣。

宋庠(996年~1066年),他幼年時同弟弟宋祁隨父在外地讀書,稍長離父還鄉。宋庠初名宋郊,後因御史言其"姓符國號,名應郊天",郊和交同音,交含有交替的意思,宋仁宗命其改名,宋郊因而改名宋庠,更字公序。

治平三年(1066年)四月,宋庠在家中病逝,享年七十一歲。朝廷追贈太尉[3]侍中,諡元獻(一作元憲)。宋英宗親題其碑額為"忠規德范之碑"。

史料記載

《華陽集·卷四十八·宋元憲公神道碑》

宋史·卷二百八十四·列傳第四十三》[4]

兄弟雙狀元塔

兄弟雙狀元塔坐落在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雙塔鄉雙塔集村。宋仁宗天聖二年(1024)同科進士及第後,章憲太后謂弟不可先兄,將榜首的宋祁列為第十,宋庠擢為第一。世稱"兄弟雙狀元"。隨修六棱十三級磚塔一對,名日"雙塔",以示紀念。並為之建塔謂之"雙狀元塔"。

明朝萬曆七年(1579年),重修總成寺雙塔碑記載:"寺有雙浮圖……韌始於唐末。自宋天聖初,二宋以兄弟首摧雙魁,人以為雙浮屠之應。"

塔高約20餘米,塔身有台階,可拾級至塔頂,中秋時節,登高望遠、天朗地闊、金風颯颯,落葉蕭蕭,舊時人稱之"雙塔秋風",曾經列為"杞縣八景"之首。1963年,兄弟雙狀元塔被公布為民權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視頻

謀退·昔日於陵子 相關視頻

《永樂大典》的悲歡離合
身世撲朔迷離的《永樂大典》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