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談錢(金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談錢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談錢》中國當代作家金梅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談錢

我是個俗世中人,所以說起錢來,並未有絲毫自貶之意。在中國的朋友間,經常聽到這樣的話——談什麼錢啊?傷感情。說這話的人,內心未必這麼想,但礙於情面,也只好打臉充胖子;對於聽者而言,或許這話正中下懷,但於臉上卻仍是寫滿感恩的。

君子是不會談錢的,因為談錢會傷及自身的修養和境界。君子談的是道,是禮,是仁,是德。但有一點無可否認,離了它,我們舉步維艱,不管你是君子還是小人。

我是個愛錢的人,因為錢可以帶給我華美的衣服,可以在逢年過節時滿足廉價的孝心,可以讓我兩個小時就飛到情人身邊,可以圓我歌手的夢。小時侯,我很是經受了沒錢的磨難的。攙嘴,愛美,可又要上學,一點點的跟父母要錢,摧毀了我小小的自尊和對他們的愛。對於錢,我充滿了幻想和渴望——將來,我一定掙好多好多的錢,買一大堆的零食,打扮成白雪公主的樣子,讓大人的目光都追隨我,羨慕我。

終於成了一個自食其力的人了,每月拿着一千五的薪水,不愁吃不愁穿,還有點閒錢去外地走走。對於錢,竟沒有了覬覦之心,或許是因為不思進取的緣故。看到人家安車當步,不再去想什麼時候我中了大獎也弄個四輪感受感受;到別人一百五十平米的家中做客,不再去想猴年馬月我也擁有自己的小「別野」。錢,於現在的我眼中,真真成了身外之物。我只是在屬於自己的二畝三分地里,播種耕耘收穫,自得其樂,像極了冬天樹枝上那隻得過且過的寒號鳥,無欲亦無求。

記得魏晉名士阮籍「率意獨駕,不由徑路,車跡所窮,輒慟哭而反」,不善斂財之人,日子亦可優哉優哉地過。遠方沒有路了,我們便返回重新選擇。「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錢無須太多,能滿足自己的需求即可。「人心不足蛇吞象」,能控制自己的欲望的人才能獲得長久的快樂。不名一文,自然會饑寒交迫,困窘不堪;沉湎於金錢的汪洋,卻往往陷入另一種囹圄,被它的氣息所侵吞,成為它的奴隸而不自知。我們要學會玩弄金錢於掌心之上,做駕馭它的主人。

在錢面前,我們人是不堪一擊的蘆葦,世間許多的悲慘炎涼之事截源自於它。為供兒女念大學,父母買血賣腎,兒女卻是耽於享樂聲色,置父母於良心的千里之外。日進斗金的「款爺」,只顧自己夜夜暖香,任年邁的老人的生命漸漸枯萎。錢,一張張地飛至,溫情的爐火卻一天天微弱下去。

貧富差距漸拉漸大的今天,我想沒有人能力挽狂瀾。窮苦的人哀號着,豐腴的人享受着,我們在各自的天地里爬摸滾打,像孫悟空似的即使一個筋斗四萬八千里,卻怎麼也跳不出錢的手掌心。我們沒有權利要求別人分給我們一勺羹,也沒有義務把屬於自己的一份分給外人,但只要我們的心是柔軟的,是溫和的,我們不會面對貧者無動於衷。儘自己的能力愛人,願意這樣做,人恆愛之。是的,只要你願意。在這裡,沒有強迫,沒有動員,只有一個你。

我想,我這個對金錢不甚熱衷的人,或許這輩子也成不了富翁,——除了上天青睞我,賜給我一個「金龜婿」。但是,我的生活卻是快樂的,因為我的心田開滿精神的花朵,結滿了智慧的果子。即使有一天不小心墮入金錢的大泥潭,依然會有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蓮俏立在枝頭。[1]

作者簡介

金梅,筆名我的張愛玲,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原籍濱州,現居臨沂蒙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