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誰在我家:海靈格家庭系統排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誰在我家:海靈格家庭系統排列

《誰在我家:海靈格家庭系統排列》分為親密關係中的現象學以及心理治療注意事項兩大部分內容。內容涵蓋良知的界限:愧疚和清白,父母和孩子,治療師的心態,系統排列的基本方法等八章。

基本內容

書名:誰在我家:海靈格家庭系統排列

類型:醫學

出版日期:2012年3月1日

語種:簡體中文

ISBN:9787506260763

品牌: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作者:海靈格(Hellinger. Bert)

出版社: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頁數:333頁

開本:16

定價:39.00

內容簡介

《誰在我家:海靈格家庭系統排列》由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出版

作者簡介

作者:(德)伯特·海靈格、根達·韋伯、(美)亨特·博蒙特 譯者:張虹橋

伯特·海靈格(Bert Hellinger),德國心理治療師,「家族系統排列」創始人。他的一生相當傳奇。他年輕時經歷過戰爭,後來進入天主教團開始一段淨化身心與靈魂的過程,並在非洲祖魯族擔任神父近二十年,回德國之後又進修了精神分析及多項心理療法。隨着工作的探索進入心靈層面,他發現很多個案跨越數代並涉及家族其它成員,進而發展出「家族系統排列」的許多新洞見與新技巧。

海靈格的「家族系統排列」是一種心靈工作法,海靈格稱之為Soul Work,在國際上已贏得了高度的評價。他的數十本著作,在德國極為暢銷,全世界也已有上百種翻譯本,並且仍在不斷增加中。他受邀到世界各國指導研習,教過無數的學生,包括大學教授、醫生、輔導老師、社工人員、企業顧問、心靈成長團體等,很多人正在把他的心得傳播到世界各地。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親密關係中的現象學

第一章 良知的界限:愧疚和清白

第一節 個人良知和我們的感受

第二節 不同的需求,需要不同的行為

第三節 良知維護着連結

第四節 付出和接受之間的平衡

第五節 作用於社會法則中的良知

第六節 偉大整體的系統良知

第二章 男人和女人:家庭的基礎

第一節 顧及性慾

第二節 伴侶之間的愛

第三節 更新能量

第四節 伴侶之間的連結

第五節 付出和收取的平衡

第六節 笑對死神

第七節 特別話題

第八節 治療筆錄

第三章 父母和孩子

第一節 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付出和接受

第二節 父母和孩子之間的層階

第三節 親子關係中的難題

第四節 治療筆錄

第四章 家族群體的良知

第一節 家族的組織

第二節 家庭里的牽連

第三節 治療筆錄

第五章 愛和偉大的靈魂

第一節 為了偉大的信念

第二節 治療筆錄

第二部分 心理治療注意事項

第六章 治療師的心態

第七章 系統排列的基本方法

第八章 系統心理治療中的特別主題

附錄1 影響海靈格工作發展的因素

附錄2 中英名詞(詞組)索引

序言

我最早接觸系統排列,是在德中心理治療研究院主辦的高級心理治療師連續培訓項目的課程中。來自德國的老師——韋斯勒克家庭排列學院(The Institutefor Constellations Wiesloch)的根達·韋伯(Gunthard Weber)教授,運用系統排列(當時翻譯為系統家庭星座)的方法,現場做了一些示範。我就是這次講學中的第一個個案。韋伯教授在課堂上把我的家庭,現場進行了排列和處理。

家庭系統排列的威力是震撼性的。在隨後的一段時間中,我會經常不知不覺地記起那個解決畫面,讓自己覺得有必要去做一些事情、說一些話。這些事情和對話,是我們本來可以輕而易舉地完成,但在現實生活中卻偏偏沒有完成的東西。正是因為這些事情和對話。讓我們的家庭、婚姻和我們的愛發生了本質上的變化。

我決心要學習這門學問,要掌握它並把它運用到自己的工作當中。後來,我多次參加了海靈格先生、韋伯教授和李中瑩先生主持的系統排列工作坊,並開始閱讀海靈格先生的著作。海靈格先生的著作,讓我走入了一個新的天地。他那運用身體感覺來工作的方法讓我感到非常震撼、非常新穎、非常親切。正如海靈格所說的,一個蘋果,雖然不知道它生長出來的具體細節,但並不能代表不可以享用它。有些事情,我們雖然不能盡善盡美地解釋它,但是,只要可以掌握它的規律,仍然可以用它為人類、為自己服務。

海靈格的著作中,對老子和《道德經》的思想極為推崇。在海靈格主持的工作坊里,他的治療對中國道家傳統的「無為」做了最好的詮釋:凡事做最小的干預,只進行治療所需的最小的介入,讓事物按照它自己本來的面貌發展,允許當事人不發生變化。這些不僅對我的治療工作有極大的幫助,就算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作為我們言行的準則。

海靈格不主張用文字記述他的工作,怕被人們把它當作條條框框,從而約束自己的心態。只有突破條條框框,人們才能隨心所欲地發揮自己心靈的力量。

正如《道德經》所講: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鑿戶脯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只有突破舊的,才能達到嶄新的境界。反過來想,要想達到嶄新的境界,學習一些原有的東西也是必經之路。也因為如此,我才在這裡斗膽將海靈格這本書翻譯成中文,與大家共享。

在本書的翻譯過程中,李中瑩先生給予了盡心盡力地指導;本人亦曾經參閱了周鼎文先生和楊蜀琴女士的大作,在此深表感謝。加拿大的張紫薇小姐、美國的黃梅女士和香港的徐志忠神父曾就英文方面不吝賜教,陳新宇小姐曾對本書部分文稿進行文字勘對,在此一併感謝。

張虹橋

2003年4月於佛山

推薦

《誰在我家:海靈格家庭系統排列》的語言中包含了愛,作者對哲學、故事和詩歌方面的興趣,以及他切入人們日常抱怨、直指問題核心的能力,都確定《誰在我家:海靈格家庭系統排列》並非純科學的立場。他的言語是熾熱的,並不僅僅是要傳達信息,而是想引起觸動和感動。[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