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資中劉潔矩中篇--益州劫案(曾令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讀資中劉潔矩中篇--益州劫案》是中國當代作家曾令琪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讀資中劉潔矩中篇--益州劫案
讀罷劉潔矩先生見刊於《今古傳奇》雜誌2005年單月號第一期的傳奇小說《益州劫案》,掩卷沉思,不由得為作者情節構思巧妙的匠心和雅俗結合、別開新面的文風所深深折服。
一、曲折、離奇、引人入勝的情節與線索
從表面上看,這篇小說寫的是上世紀三十年代初發生在成都(古益州)的一個非常小的搶劫案的破案經過。涉案金額僅僅30塊大洋的一個渣渣案,讀來卻讓人慾罷不能,何也?我認為主要是作者在情節上作了精心的安排和布置。
一是主次分明的幾條明、暗線索。
小說的主線(明線),就是成都軍警團聯合辦事處屬下的老公衙李輔相偵破涉案30塊大洋的搶劫案。暗線有幾條:主要的暗線是組織、參與搶劫案、又參與案件偵破工作的劉軍長(劉文輝)三姨太的侄兒楊炳榮拚命干擾破案。另外的暗線還有,大邑劉家(劉文輝、劉文彩)兄弟等利用軍警販賣鴉片、與川內其他實力派的矛盾;蔣介石中央政府與四川地方軍閥「吞併」與「反吞併」的矛盾……等等。主次分明,一目了然。
二是小說構思的幾處巧合、關節。
蔣介石化裝入川接見劉文輝,讓劉文輝屏棄從人,這為故事情節的發生埋下了伏筆。四川本處在「防區制」時期,川內軍閥混戰,民不聊生,省府成都一樣「不太平」,發生搶劫案也就很正常。蔣介石本在江西指揮「剿共」,為了籌集經費而趕到四川。這樣,諸多因素的集合,使得一件小小的30塊大洋的搶劫案驚動了「蔣委員長」,也打破了劉文輝成為「西南王」的美夢。劉文輝惱怒之下,限期破案,也就成為勢所必然。
三是情節關闔上的幾個細節鋪墊。
第二節「各顯神通」中,李輔相本已發現車轍的一點線索,可是楊炳榮在與張材鬥嘴之中,「早帶了幾個兄弟衝到大樹下,幾隻大腳一陣亂跳亂掃,頓時把劫匪留下的車轍搞得一塌糊塗,腳印自然也抹乾淨了。」這一處細節,於不經意中折射出破案與反破案的較量。第六節「節外生枝」中,老孫頭告訴李輔相他於案發次日清晨,看見范嫂「躬身彎腰拾起樣小東西,捧在手心裡反覆看」,說他看清了是塊金表,估摸是范嫂撿了土匪的。這一處細節,成為小說中破案與反破案的一個重大關節之處。有了前面這兩個重要的細節,才有楊炳榮安設青城山老道作「媒子」(北京話叫「託兒」),才有後面第七節「真假金表」的情節設置。這樣,使得小說讀來既在情理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一環緊扣一環,層層推進,高潮迭起,讓人慾罷不能。
二、顯著的地域特色與典型的人物塑造
身為四大文學樣式的小說,它的要求就是要通過一定的情節,塑造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如前所述,作為傳奇故事,可能、也應該在故事情節上花大力氣、下大功夫。但如果能做到既重情節,又兼顧環境的描繪與人物性格的塑造,我想,它就能達到雅俗共賞的境界,而不僅僅停留在故事本身的敘述上。在這方面,這篇小說取得了比較大的成功。
其一,是地域特色讓人難忘。這篇小說用相當的筆墨描繪了川西平原(成都平原)城、鄉的風土人情,有着較為明顯的地域特色。政界高層蔣介石為代表的中央政府與劉文輝為代表四川地方軍閥的矛盾與鬥爭,成都城裡川軍各派軍閥之間的勾心鬥角,四川軍界與四川「袍哥」(現在叫做「黑社會」或「黑惡勢力」)之間既互相勾結、利用,又互相拆台、爭鬥,城、鄉普通的官、商、民的生活,……在小說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小說中有關「鬼市」、「貼頂懂」、「算命」等等的描寫,既有作者親身經歷的影子,又有他自己平時讀書的間接積累。所以讀來情趣盎然,宛如一幅川西民間的風俗畫,讓讀者感到非常的親切、自然。
其二,是主要人物性格較為突出。這篇小說的主要人物,一正一反有兩個,即李輔相和楊炳榮,這也是作者傾力打造的兩個人物。
老公衙李輔相從晚清起,就是衙門的「捕快頭」(相當於現在的刑警隊的隊長)。他精明,能幹,勤奮,有良心,辦事實在。他既有下層人物的樸實,又有幾分世俗淘洗出的狡猾。他接到命令,立即着手,深入細緻地開展破案工作。可是隨着剝繭抽絲般的越接近案件真相,他遇到的阻力和壓力也就越大。「防區制」時期的川內軍閥,誰不干一點魚肉百姓、走私販私的勾當?川軍和當時的貴州軍隊,是歷史上有名的「雙槍將」,一杆鋼槍、一杆煙槍是他們的「品牌」標誌。而身為國民軍24軍軍長的劉文輝,明的「清正廉潔」,暗地裡仍是積極支持其兄劉文彩等人兼併土地、魚肉鄉里、販賣鴉片、積聚錢財。――當然,這裡所說的是歷史、是背景;至於劉文輝後來在周恩來引導下,在兵臨城下之時投誠起義,走上革命道路,那是後話,另當別論了。――正是古語說得好:「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所以川內(包括省城成都啊!)治安情況惡化,讓堂堂「蔣委員長」都受驚了。在前述盤根錯節的情況之下,一個普普通通的老公衙李輔相要想在案件的偵破上作出什麼成績,就像是李白的詩句所說的一樣:「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可以說,一開始就註定了將以失敗告終。(雖然表面上象是破了案,但最終還不是不了了之!)作者把李輔相這個人物放到矛盾交織的環境中去寫,使得人物性格較為突出,給讀者留下了較深的印象。
楊炳榮這個人物,身上同樣有着矛盾的性格。他在軍界靠裙帶關係而「穩坐釣魚台」,在江湖、袍哥堆里又憑藉自己在軍界的勢力和地位、靠自己為人的「機變」和「耿直」贏得其他人的佩服,所以在軍、地都如龍游於水,得心應手。正因為這樣,他才有「熊心豹膽」組織、策劃並參與搶劫案。他的「浮出水面」,顯現「廬山真面目」,首先是因為驚動了「蔣委員長」,其次是因為恰恰遇到了精明能幹的老公衙李輔相親自破案。最後「化險為夷」,也是因為交織、纏繞的裙帶關係。
小說中,作者描寫了李輔相的執着,也鞭撻了楊炳榮的嘴臉。可是在那樣的時代、那樣的社會,楊炳榮這樣的人活得滋潤、風光,李輔相這樣的人反而落寞、偃蹇,這不能不算是時代與社會的悲哀。所以,在小說的結尾,作者用滿含深情的筆調寫道:
他……望着天空中如白雲蒼狗的雲彩,許久沒有說出一句話來。……遠方天地交接處有一抹鉛灰。那鉛灰色慢慢聚在一起,就成了一片孤雲。
小說中次要人物較多,如范嫂、老孫頭、老道、張材、劉仲之,等等。但直接出場、有名有姓、與情節關聯的人物太多,使得小說的筆墨和筆力都有所分散。我個人覺得,還是應該「大丈夫有所為而有所不為」,刪繁就簡,把更多的筆墨集中到故事情節的敘述和主要人物性格的塑造上去,那樣可能更能引人入勝。
這篇小說文筆老到,文字功夫很好,在人物、情節、環境的描寫、敘述、和塑造之中,已經表現出通俗文學與純文學互相滲透的趨勢。特別是在對「鬼市」、「貼頂懂」和小說結尾處的描寫中,這一點尤為突出。同該作者發表在《文藝生活》雜誌的小說《尋找毛岸龍》、發表在《章回小說》雜誌的《九尾佛爺傳奇》及他發表在《今古傳奇》的其他幾篇小說如《刺殺張國燾》、《秦塞狼煙》等相比,有較大的突破。
總之,作為同好,我們為劉潔矩先生的新作叫好,也祝願他健康、筆健,創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2005年3月19日,於西蜀覽星樓 [1]
作者簡介
曾令琪,1988年畢業於南充師範學院中文系(現西華師範大學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