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的心態(龔保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讀書的心態》是中國當代作家龔保彥的散文。
作品欣賞
讀書的心態
讀書,是一件陶冶心性的雅事。茶餘飯後或工作之隙,忙裡偷閒,一卷在手,悠遊其間,其情洽洽,其樂融融,讓人盡享讀書之樂,亦深得生活張弛之道,可謂人生一大快事也。
但是,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讀書心態。有的人讀書是為了消遣;有的人讀書是為了裝裝門面,假斯文;有的人讀書是為了博取功名利祿;而大多數人讀書卻是為了獲取知識,開闊視野,豐富自己人生內容,提高認知力,從而具備更強的生存生活本領。
自古及今,許許多多讀書人演繹出了許許多多讀書的故事,細細品之,箇中三味,對我們大有啟迪……
曾國藩在清朝是重權在握、大紅大紫、煊赫一時的人物。他是以典型的封建仕人的心態讀書的,並大大嘗到了甜頭。他在致其諸弟書中寫到:「蓋仕人之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有志則斷不甘居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有恆則斷無不成之理。」字字句句極富教化引導之功,包含了一定哲理,為其諸弟讀書成才起到點化迷津的作用。漢朝有個朱買臣,生就平民布衣命,但他不甘居平庸,時時刻刻沒放棄通過讀書躋身上層,追求功名利祿的目的。相傳他與妻子上山砍柴的路上都在讀書,且吟吟哦哦,如痴如醉,惹得妻子不快。妻子警告曰:「勿謳道中」。可他根本不聽,反而「愈疾歌」,最後弄得兩口子散夥,彼此成了路人。因讀書而夫妻反目,分道揚鑣,朱買臣實在悲慘。唐代裴坦,進京趕考只得了進士,認為不理想,一氣之下回到戶縣老家,閉門謝客三年,旦夕苦讀,學問大進,而後再進京趕考,被唐文宗用為宰相,讀書讀出了權位。當代中國文壇上,孫犁先生堪稱大家,他創造的「白洋淀」派文體,清新細膩,溫婉綺麗,極富鄉土氣息,對著名作家賈平凹等很多當代中國作家都有深刻影響。他一生虛懷若谷,博覽群書,含納古今,勤奮耕讀,不貪圖功名,為人為文皆可為我輩典範。他對讀書求學問有自己精闢的見解。他說:「寒酸時買的書都記得住,闊綽時買的書印象不深,讀書必須在寒窗前,坐冷板凳。」真是字字珠璣,發人深思。
讀書與一個人的年齡也大有關係。處於不同年齡階段的人讀書的心態各不相同。清張潮《幽夢影》中寫道:「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台上玩月。」一個「窺、望、玩」字,活脫脫勾劃出了少年人讀書浮躁、中年人讀書深情、老年人讀書認真的三種心態。
隨着生活節奏的加快,現代人越來越失去讀書的背境,成天為工作、學習、生活、購物、趕車等等繁瑣事務忙忙碌碌,已很少有閒暇時間坐下來讀書。
不過我認為,只要想讀,且以平常心對之,完全可以擠出時間來讀,不分場合,不講條件,或小窗之下,桌旁凳上;或湖邊林下,塊石淺草;或旅行途中,車上船下;或倚或立,或坐或臥,皆可增學問,長見識,使我們的人生充滿情趣,快樂無窮,大可不必如曾國藩、朱買臣、裴坦之流那麼苦,那麼累…… [1]
作者簡介
龔保彥,男,作家,陝西省漢中市南鄭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