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詩集傳名物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詩集傳名物鈔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中文名;詩集傳名物鈔

外文名;Shijizhuan name objects notes

類 型;書籍

源於 ;詩集傳名物鈔

詩集傳名物鈔〗八卷。

元許謙(1269-1337)撰。謙為元初學者,生平事跡,詳見《讀書叢說》。[1]

許謙師從宋人王柏,但在經學思想上,卻與其師不盡相同。

此編為許氏說解《詩經》、並補充朱熹《詩集傳》之作,其中所考名物音訓,頗有根據,作者搜羅前儒舊說非常齊備,說解平和醇正,對《詩經》古義多所發明,足以補《集傳》之缺遺。但王柏曾作「二南相配圖」,並移《甘棠》「何彼□矣」入《王風》之中,又刪除《野有死麇》,使《召南》亦僅剩十一篇,以於《周南》之篇數吻合,王氏此舉全憑己意為之,並無確鑿的證據,這種竄亂經文的作法,一直受到後人的駁難。

而許謙卻獨守師說,亦將其盡列之卷中,猶未免門戶之見。

至於曾被王柏刪除的國風三十二篇,許謙卻疑而未敢據信。

卷末依據鄭康成作《詩譜》方法,亦作譜作詩時世,其說則改從《集傳》,以表明淵源授受。

各尊所聞。縱觀全書,雖以王柏說為主,但實際上仍然大量採用了陸德明《經典釋文》及孔穎達《毛詩正義》之說,說明作者並不僅株守一家之言。清人皮錫瑞《經學歷史》曾說:「若元人則株守宋儒之書,而於註疏所得甚淺。」

據此而言,此書於元儒之中堪稱上乘之作。書成後,於至正間始行於世。

傳本有明代秦氏雁里草堂鈔本,《通志堂經解》本、《四庫全書》本及日本《昌平叢書》本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