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詩緣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詩緣情是中華思想文化術語。

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字系統,一是5500年前兩河流域蘇米爾人創造的楔形文字[1],二是5000多年前尼羅河流域古埃及人創造的聖書字[2],三是3300年前中國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四是1500年前起源於中美洲的瑪雅文字。其它文字都早已消亡,只有中國文字的發展未曾斷裂,從商代一直傳承至今,漢字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文字,這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

名詞解釋

詩歌緣於詩人內心的情感。西晉陸機(261—303)《文賦》提出,詩人情動於心,而後才有詩歌創作。「詩緣情」說與「詩言志」說互為補充,強調文學的抒情性與審美特徵,表現出魏晉時代文學觀念的變遷。因此,「詩緣情」也成為中國古代關於詩歌與文學本質看法的另一代表觀點。

引例1

詩緣情而綺靡。 (陸機《文賦》) (詩歌源於情感因而形式華麗好看。)

引例2

人稟七情,應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劉勰《文心雕龍·明詩》) (人具有喜、怒、哀、懼、愛、惡、欲等七種情感,受到外物的刺激而心有所感,心有所感而吟詠情志,所有的詩歌都出於自然情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