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試論蘊含在陰山岩畫中的(易經)思維(張志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試論蘊含在陰山岩畫中的(易經)思維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試論蘊含在陰山岩畫中的(易經)思維》中國當代作家寇玉苹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試論蘊含在陰山岩畫中的(易經)思維

內容提要

本文在《運用「易經」的方法道理解讀陰山岩畫》一文基礎上,從陰山或謂之陽山、雙羊圖與太極圖異曲同工兩個方面,進一步論說陰山岩畫與《易經》思維方式的同一性,並進而闡述以《易經》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的思維特徵,從而揭示陰山岩畫作為中華民族古老文化傳統的一個分支的深遠文化意義。

關鍵詞:岩畫 蘊含 《易經》思維

陰山自古有其名,《史記.匈奴列傳》上說:趙武靈王「築長城,自代並陰山下,至高闕為塞」。《漢書.匈奴傳》上也說:「陰山東西千餘里,草木茂盛,多禽獸。」今按辭典解釋,陰山山脈自西向東包括狼山、烏拉山、大青山、灰騰梁山、涼城山、樺山、大馬群山,長約1200公里。

陰山也叫陽山,最早見於《呂氏春秋》:「飯之美者,玄山之禾,不周之栗,陽山之糜。」據注釋,陽山之糜之陽山,就指陰山。又據:《史記》曰:「秦使蒙恬將十萬人,北擊胡,度河取高闕,據陽山北假中是也。」文中「河」即黃河北河,沿陰山南麓東流。「陽山」即高闕塞以東之狼山(陰山中段)。又據《水經注》曰:「自高闕以東,夾山帶河,陽山以往,皆北假也。」文中陽山,亦指高闕塞以東之狼山,與《史記》所稱完全一樣。按照中國古代陰陽二元對立,陰陽互為抱合(見《易經》)的觀念,有陰必有陽,有陽必有陰,正所謂「孤陽不生,孤陰不長」,「一陰一陽之謂道」,有陰山就一定有陽山,東西千餘里的陰山必有陰陽之分。

一般認為,陰山不可能整個地也叫陽山,或整個地叫陰山,不可能既叫陰山,也叫陽山。比較大的可能是,東西千餘里的山脈,一部分稱陰山,一部分稱陽山,或如《紅樓夢》之風月寶鑑,一面叫陽山,一面叫陰山,陰陽兩山相對應,共同構成陰陽並存陰抱陽合的山體。這個觀點在清咸豐年間出版的《河套圖考》中得到證實,這本書的《漢時河套圖》上標明,陰陽山以高闕塞為界,其以西為陰山,以東為陽山。按酈道元《水經注》所記,古籍《漢書音義》上說:陽山在河北,陰山在河南。《水經注》又據「漢書注」說:「河水自臨河縣東經陽山南」。即按照黃河古河道為分界,河北之山,向陽,稱陽山。河南之山,背陰,稱陰山。據考證,黃河北河(今烏加河故道)曾沿狼山山前東向而流,過今烏梁素海繼續東流,即流經今色爾騰山與烏拉山之間。這樣看來,所謂河南之山,就是今烏拉山。而以河為界,或立足黃河古道作南北觀,河北之山(今狼山、色爾騰山)為陽山,河南之山(今烏拉山)為陰山,當在情理之中。而在《河套圖志》一書中,持有似是而非的觀點。說「陰山在中國極北,故名陰山;在河水之北,故亦謂之陽山」。

民國年間編撰的《臨河縣誌》則另闢蹊徑,在《雜記》一章中收錄《北假戍考》一文,言「所謂陽山者,即陰山向南,向陽之地。山北為陰,山南為陽,非陰山外另有一山也」。這一觀點,徹底顛覆了古代陰陽兩山東西相對或隔河相對的觀點。且比較而言,更加符合邏輯。至於從什麼時間開始,陽山之名遺失,而只保留陰山的叫法,不得而知。《史記》和《水經注》兩處引文中的「陽山」,都實指高闕塞以東的陰山(現名),說明在司馬遷時代和酈道元時代,陰山(其一段)曾叫陽山。也就是說,陰陽兩山分而稱呼的習俗,至少延續到北魏時期。又據酈道元考證,「陰山在河東南則可矣」,說的應是黃河北河改道以後的情形,即今之西山咀下退水河河道,在烏拉山西山咀之西南流淌,其東南之山,恰是現在的烏拉山。酈道元在記述中還提到一個「馬陰山」,說「河水又南經馬陰山西」,又據《史記音義》說「五原安陽縣北有馬陰山」。《河套新編》根據酈道元的記載,說馬陰山就是烏拉山的西山嘴。可見在酈道元的時代,陰山之名就很不確定,以至使得酈道元這位大學問家都感到「又傳疑之」。

綜上所述,關於陰山或謂陽山的歷史疑案,大致有三種解釋,一是東西兩山說,二是河南河北兩山說,三是一山二名之背陰向陽說。而這三種說法,都在不同的語境中使用,我們只有根據其在文章中出現的具體語境,聯繫上下文準確理解把握。無論哪種答案,都一致說明,《易經》式的陰陽二元對立思維,在古代陰山地區,一直盛行。陰山或謂之陽山所透露出來的《易經》思維,為陰山岩畫創作與《易經》思維的同一性提供了旁證。

蘊含在陰山岩畫中的「易經」思維方式,還可以從一些特定的圖案中得到證實。例如現存於烏拉特中旗歷史博物館的「雙羊圖」,刻畫的是一對公母羊相向而立,嘴巴對着嘴巴,兩羊身體呈左右對稱狀,顯然是表示陰陽二元對立。這與《易經》太極圖的陰陽魚圖案具有異曲同工之妙。又,「雙羊圖」兩隻羊的大角都是彎曲盤旋着的,呈圓環形,而且盤旋數圈。顯然是表示循環往復以至無窮。這又與太極圖陰陽合抱相互包含轉化的寓意極其相似。由此可見,作畫者作畫時完全是按照「太極圖」的意象製作的。

在岩畫考察中,還發現一幅岩畫(位於磴口縣境內日墨勒赫圖溝旁近一條山溝),刻畫的是一隻母羊站立於地,而一隻公羊反向立於母羊的背上。上下兩隻羊共同構成一幅近似圓形的「雙羊圖」。顯然是表示陰陽合一、相輔相成、循環往復的寓意。所以也可以看作是「太極圖」的變式,是陰山岩畫中的「太極圖」。

陰山岩畫中,類似的圖案還有許多,例如雙馬對立、雙馬後腿着地直立相對、雙鹿對面站立、雙羊後部連體而反向站立等多個圖案,都有類似於「太極圖」的表意功能。歸納陰山岩畫中作為太極圖變式——陰抱陽合、對立統一觀念的圖案,計有以下19種:(1)並立式;(2)並行式;(3)並立對立式;(4)對立式;(5)對立親昵式;(6)動物交配式;(7)對立交匯式;(8)對立重疊式;(9)二生三式;(10)對稱華美式;(11)上下合抱式;(12)兩性交合式;(13)男女雙舞式;(14)前後相隨式;(15)上下輪迴式;(16)雙圓旋轉式;(17)外方內旋式;(18)陰陽並舉式;(19)陰陽交合式。都說明陰山岩畫創作中貫穿「易經」思維是很普遍的現象,而在表達方式上也與《易經》的「觀物取象,以象盡意」之法完全相同。

《周易·說卦傳》上說:「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說的是先天八卦以乾配天,坤配地,兌配澤,離配火,震配雷,巽配風,坎配水,艮配山,依着陽自左邊轉,陰自右邊轉的原則,天尊而地卑,天居上,在南方,陽爻組成的四卦在左邊,依次逆時針由乾到兌、兌到離、離到震排列出來;坤居下,在北方,陰爻產生的巽、坎、艮、坤四卦自右邊順時針方向,由坤到巽、巽到坎、坎到艮、艮到坤排列出來,由此產生了先天八卦圖方位圖。坎卦,位居正北方;坤卦,位居西南方;震卦,位居東方;巽卦,位居東南方;乾卦,位居西北方;兌卦,位居西方;艮卦,位居東北方。考察中我們在墨勒赫圖溝的溝口一座孤山的頂端,發現一個類似八卦圖的岩畫圖案,從作畫地點上看,很可能是古人用來辨別方位的。

陰山岩畫——《易經》思維方式即中國傳統藝術思維方式的理性思考

《易經》是象的系統,「觀物取象」、「以象盡意」是其藝術思維的基本特徵。這種思維方式歷經幾千年的發展演變,形成中國傳統藝術「形象思維」的模式,即「托物言志」、「寄情於景」、「寓理於事」等等,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意境」。即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說得「神用象通,情變所孕。物以貌求,心以理應。」(《文心雕龍.神思》)這是大家所熟悉的,此處不再贅言。比較難於領會的,是傳統思維中的思維機制,即作品「意境」所產生的條件與過程即藝術思維本身的創造態與獨特性。

《易經》及中國古代哲學經典中關於藝術獨創性的描述,強調「淡泊明志」、「獨異於人」。《老子道德經》上說:「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獨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傫傫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眾人皆有之,而我獨頑且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這裡描寫的聖人,就是得道之人,是世間萬物生生不息的創造者。他們與常人(俗人)的不同之處在於,一是「我獨泊兮」,即淡泊無欲。淡泊而明志,事情還沒有任何預兆的時候,就能夠預知並作出正確的判斷了。二是「無知」無知,「愛國治民,能無知乎?」即沒有先入為主的東西干擾心靈感受,內心就像嬰兒一樣純潔無雜。三是處境困頓,時常像疲憊不堪的喪家之犬。四是貧寒,或如乞丐。五是愚鈍,從來不用巧智,昏昏的,悶悶的,看上去像個傻瓜。六是頑固,不懂變通,我行我素,長久痴心不改。這種藝術思維的特點類似於別林斯基所說的「獨到之處」。別林斯基認為文學藝術是作家的創新性活動,每一個作家都應該具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和獨創能力。「兩個人可能在一件指定的工作上面不謀而合,但在創作中絕不可能如此,因為如果一個靈感不會在同一個人身上發生兩次,那麼,同一個靈感更不會在兩個人身上發生。」——《論俄》

《道德經》同時又說:「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聖人(作家藝術家)種種不同於人的表現,正是其「得道」的根由。一般人追求的事物我都不要,追求身外之物所花費的時間精力我一點也不消耗,而把追去大道看作生命的全部意義,我能不成功嗎?那麼,我所追求的大道到底是個什麼呢?《道德經》又說:「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愧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這個道,它是那樣的恍恍惚惚,難以捉摸,但它又是真實的存在着,是可以堅信不疑的,在追求道的過程中,我不僅得到真知,而且獲得動搖不了的自信。創作靈感來自於「神秘的灼見」(別林斯基語)。

《易經.系詞傳》上說:「《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夫《易》,聖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此種氣定神閒的狀態,即所謂氣功態。與此氣功態相對應的另一種狀態是「與物騁游」的逍遙態,即「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登山則情滿于山,臨海則意益于海,我才之多少,將與風雲而並驅矣。」(劉勰《文心雕龍.神思》)「如果說觀物取象是古代中國人思維的起點,那麼感通萬物則是以此為起點,開啟了人與萬物相伴相游的思維過程。這種過程體現在文藝創作上,則讓創作者從思維上與世間萬物相伴相游,呈現出千變萬化、千姿百態的思維機制和意向生動的精神狀態。」(《中國文藝評論》2023第一期 王廷信《中國傳統文藝創作思維探析》)

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太極八卦」,叫做執象觀天,持經達變。「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道德經語》)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八八相重就成六十四卦。而六十四卦象就窮盡了天地間萬事萬物以及宇宙人生的大道理。由太極生成六十四卦,是為演繹;由六十四卦而八卦,由八卦而陰陽,由陰陽而太極,是為歸納。演繹是萬變繁複,歸納是化繁為簡。易有三義,變易、簡易、不易,在變易於簡易的推理過程中,得出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的不易大法,得此妙法,則「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道德經語》)人以合天,道法自然。

關於獲取靈感的方法。在中國古典中有更加玄妙的描述。一種是滌除玄覽,以觀道本。「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這就是所謂「玄覽法」,意思是要人把內心打掃得乾乾淨淨,不受一點外來干擾,像一面最清澈幽深的鏡子,不沾一點灰塵,這樣萬物自然就會呈現在面前。

另一種是「虛靜法」。「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意思是說,要想認識「道」,應使內心清靜、虛寂達於極點;各種事物儘管複雜,但循環往復總要回到老根,這就是事物變化的根本之「道」。

玄覽法與虛靜法都是老子倡導的認識事物的方法,這種方法論的前提是認為大道深不可測,用一般的方法難以捉摸,「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博之不得,名曰微。」因此,老子認為,「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其若凌釋;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澹兮其若海,兮若無止。」即必須進入不同常人的氣功態,唯有如此,方能腦洞打開,看到天道的真相。

在藝術表達方面,《易經》和陰山岩畫一致採用象言情理一體的表達思維。《易經》說:「聖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繫辭焉以盡其言,變而通之以盡利,鼓之舞之以盡神。」可見「象」是用來「盡意」的,「卦」是用以表達萬物情狀的。「意」即情或理,無以直接表達,而用「象」來窮盡,正是藝術的形象化特徵。「卦象」不能精確盡意,則用語言來補充。陰山岩畫的許多畫面,都飽含作畫者的強烈感情,例如維妙維肖的動物畫包含作者對動物的喜愛,奔馳如飛的騎士包含對英雄主義的崇尚,熱烈而機智的狩獵場面包含對勞動的讚美和收穫的滿足威嚴莊重的神面畫像則寓含對神靈的崇拜敬仰。而蘊含在種種畫面中的「理」,則是人們生活生產鬥爭經驗的總結傳達,具有彼此借鑑代代相承的功用,這是岩畫創作延續千年不衰的內在動因之一。這正如《易經》用陰陽二元對立的觀念來說明「道」一樣。「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分陰分陽,迭用柔剛,故《易》六位而成章。」(《說卦》)至於岩畫中的「言」,是用「象」來完成的,岩畫的「象」有些就是抽象符號,具有文字的意蘊和功能許多岩畫是在文字產之前製作的,我們沒有理由苛求古人在堅硬的岩石上「繫辭焉而明吉凶。」[1]

作者簡介

張志國,內蒙古巴彥淖爾市人,河套文化研究學者。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