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論語《約己以禮·論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論語

《論語》以一個人物,即孔子為中心描繪各種人物形象,這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是個首創。這些人物來自十分廣泛的社會階層,包括執政者、貴族、各種等級的官吏、軍隊首領、學者、隱士等。書中寫得最多的是同孔子關係最密切的弟子。

原文

[二·二十三] 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三·四] 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

  [三·五]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三·六] 季氏旅於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對曰:「不能。」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三·七]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三·九] 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

  [三·十四] 子曰:「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

  [三·十五] 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

  [三·十七] 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三·十八] 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

  [三·十九]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三·二十一] 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後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 使民戰慄。」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三·二十六] 子曰:「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四·十三] 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

  [四·二十七] 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七·三十一] 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孔子曰:「知禮。」孔子退,揖巫馬期而進之,曰:「吾聞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君取於吳,為同姓,謂之吳孟子。君而知禮,孰不知禮?」巫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

  [八·二] 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

  [九·三] 子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雖違眾,吾從下。」

  [十七·十一]子曰:「禮雲禮雲,玉帛云乎哉?樂雲樂雲,鐘鼓云乎哉?」

  [十九·十四] 子游曰:「喪致乎哀而止。」

  [二十·三] 孔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鑑賞

在《論語》中,「禮」字出現74次,它是孔子的主要觀念之一。在他的思想體系中,禮是治理國家和社會、促使天下所有的人人道化的主要手段。由於孔子學說的作用,中華傳統被稱為禮樂文化,在世界上放射出異彩。

「禮」產生於夏,發展於商,至周代而趨完備鼎盛。孔子說:「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八佾》)意思是自己將承擔起接續、弘揚「周禮」的責任。

《論語》中的「禮」,在不同的語境中有不同的涵義。它有時是表示人際交往中應遵從的禮貌或行為準則。孔子曾談到,君子沒有什麼可爭的事,如果有的話,一定是比箭吧。進行射箭比賽時,必須相互作揖,然後登堂。射箭完畢,走下堂來,再行作揖後才喝酒。這是競賽時君子的風度和禮貌的體現。

有時禮表示一種謙虛恭敬的處世態度。孔子進入太廟,每碰到不懂的地方都要向人請教。有人用懷疑和譏諷的口氣說,這位叔梁紇的兒子懂禮嗎?怎麼傻乎乎的,什麼事都要問個明白。孔子聽到後說,這正是禮所要求的嘛!

有時禮指個人道德品質修養中的約束力量或取捨標準。例如,一個人只注重容貌態度端莊,卻因不知禮而難免勞倦;只知謹慎從事,卻因不知禮而可能流於畏縮懦弱;專憑果斷敢為的膽量,卻因不知禮而會盲目衝動闖禍;心直口快本是好事,但因不知禮就會尖刻傷人。同樣,一個「博學於文」的君子,儘管才高八斗,學富五車,如不能「約之以禮」,也會做出種種倒行逆施犯上作亂的事來。因此,一個人無論做什麼事,只要用禮來約束自己,其言論行為就會合乎正道,就不會對人、對己產生有害的結果。

有時禮是表示一種維護社會秩序和治國理政的工具。如孔子主張:「為國以禮」,他說:「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里仁》)能夠用禮或禮讓來治理國家嗎?如果能,治國應該是不困難的。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又何必侈談什麼禮或禮儀呢?他要求應當根據禮來處理君臣、君民關係,說:「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八佾》)「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孔子認為,在治國方面禮的作用勝過行政命令和法律的懲處,他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為政》)就是說用政令和刑罰來整治百姓,只能暫時使他們不會作出越軌行為,但他們卻沒有廉恥之心;而用道德和禮教來引導、教育他們,則百姓不但有廉恥之心,而且能自覺遵循道德規範和國家法令。

孔子認為,「禮」是由形式和內容兩個方面組成的,彼此既對立又統一。在不同的場合下,他所強調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如說:「禮雲禮雲,玉帛云乎哉?樂雲樂雲,鐘鼓云乎哉?」(《陽貨》)禮呀禮呀,難道僅僅是指玉帛等禮器而說的嗎?樂呀樂呀,難道僅僅是指鐘鼓等樂器而說的嗎?在這裡孔子特別強調要把握禮的精神內容,反對用形式主義的態度對待禮樂。

在春秋後期,許多禮儀已經徒有其表,因此孔子反覆告誡人們在實行禮的時候不可做表面文章,使嚴肅的禮變味。一次,一個叫林放的人問孔子何為「禮之本」,孔子回答,你提的問題抓住了要害,意義重大。同時進一步解釋說,就一般禮儀而言,與其鋪張浪費,寧可樸素節儉;拿喪禮來說吧,與其儀式周到,還不如心裡真正悲切。他憤怒地責備統治者以很不莊重的態度對待禮,說他們「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八佾》)居於統治地位而不寬宏大量,行禮的時候不嚴肅認真,只是裝裝樣子,參加喪禮卻不悲哀,他對這種態度實在看不下去。由此可知,孔子更注重把握「禮」的本質和內容。但在一些特定場合,孔子也重視禮的形式。孔子弟子子貢想把魯國每月初一告祭祖廟的那隻活羊去掉。但孔子卻堅持說:「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八佾》)

當時的人們習慣於用麻料編織禮帽,這種麻布是用2400根麻線織成的,有2尺2寸寬,很費工,因而價錢貴,後來為了節約改用絲料,孔子認為這種做法可取。原先臣見君,先在堂下磕頭,再升堂磕頭,後來免除了堂下磕頭,只升堂磕頭。對此孔子則堅決反對,認為這是倨傲的表現,他表示雖然違反眾人的做法,但仍將堅持傳統禮儀。可見,孔子對「禮」的理解又有着相當靈活的一面。既承認內容高於形式,必須注重內容,但又不是拋棄一切形式;既承認「禮」可以有所損益和發展,但其本質的東西和基本精神還得堅持。

孔子進一步強調,百姓、士人和統治者均應學禮、懂禮、守禮和踐行禮儀規範。這是將個體生命融入社會、做一個社會人的基本途徑。他教育自己的兒子孔鯉說:「不學禮,無以立。」他在不同的場合反覆強調:「不知禮,無以立。」(《堯曰》)

在孔子看來,禮代表了古代的文化傳統,是人類文明和進步的表徵,因此他要人們「立於禮」並不是要他們事事奉行禮的繁文縟節,而是要他們通過禮遠離野蠻,走向文明,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使自己的人生放射人性的光輝。孔子在評論魯國同時代幾個知名人士的優秀品質時就表明這一點。大夫臧武仲拒絕齊君的封地,後來因此倖免於難,表現出明智;大夫孟公綽清心寡欲,善於克制自己;大夫卞莊子據說獨身打虎,十分勇敢;孔子弟子冉求非常能幹,長於政事;對於這些人,孔子認為雖然他們都各有所長,材質不錯,但仍有缺陷,必須「文之以禮樂」(《憲問》),才能變得更加文明和完美。

禮還能維護和顯示一個人的人格和尊嚴。孔子說:「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學而》)因為不合禮的恭敬會變為阿諛奉承,唯唯諾諾,這樣就會喪失人格。

禮的最大作用是培育和諧,《論語》說「禮之用,和為貴」(《學而》)。這種和首先指人際關係的和諧。禮儀活動與音樂相配合,能夠激發人的虔敬的情感,能增進人們之間的溫情,所以孔子希望用禮使家庭和睦溫馨,社會秩序和諧安定,也企圖使君臣關係不至於過分對立。孔子說的和也指身心和諧,在他看來,禮樂的色彩典雅,節奏舒緩,意境閎闊,能夠培養中和情感,使喜怒哀樂等各種情感在心中保持均衡,表達得恰如其分,這樣人們在言語、行為上不會乖戾怪僻,不會走極端。

總的來看,孔子禮的觀念一方面使中華古國成為禮儀之邦,文明之邦,另一方面由於它的理想主義在實際生活中被等級森嚴的宗法制度所粉碎,它常常又被統治者所利用,以壓制個性,加強統治秩序,在歷史上產生了一些消極作用,從而在啟蒙運動中成為批判的對象。禮的正反兩方面的作用我們都要看到,儘管就孔子而言,他是力圖發揚禮的正面作用以克服它的負面效應。[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今河南),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