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論語《推己及人·論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論語

《論語》以一個人物,即孔子為中心描繪各種人物形象,這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是個首創。這些人物來自十分廣泛的社會階層,包括執政者、貴族、各種等級的官吏、軍隊首領、學者、隱士等。書中寫得最多的是同孔子關係最密切的弟子。

原文

[四·十五]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五·十二] 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

  [六·三十]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誓,可謂仁之方也已。」

  [十二·二]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十五·二十四]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鑑賞

《論語·里仁》記載,曾子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就是盡己之心,積極為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雍也》)。「恕」要求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衛靈公》)。「忠恕之道」,即由人同此心出發,將心比心,在社會交往活動中與人為善,設身處地為他人着想,達到人與人、人與物的和諧與貫通。這是為人處世、處理人與人關係的基本準則。

孔子貴「仁」,「仁」是其全部思想的精髓與根基。他把行仁規定為人生的意義所在,仁德是理想人格最重要的特徵。「忠恕」正是行「仁」的起點,是行仁的根本方法,所以孔子說「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雍也》)。就是說,承認他人的心與自己的心是相通的,有着相似或相同的願望、要求,凡事應就近以自己的所欲所想作比,進而推及他人,這樣就能做到仁。孔子學問立意高遠,卻不脫離普通人的生活,不脫離普通人的思想感情,如巍巍大樹,高達千丈,根系卻深植於腳下的泥土。「仁學」道理無比高深,仁德境界非常高遠,但卻是在生活的淺易處生髮出來。仁的觀念人人能懂,人人能做,正所謂「極高明而道中庸」。《中庸》說:「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君子之道本諸身,徵諸民」,揭示了孔子忠恕之道的深刻涵義。

按照自己的願望來揣摩他人的心思,用這種方法來實行仁,是不是會降低仁的標準?根據孔子的思想,這是不可能的。因為他深信人內心有一種向上的、行仁的要求,這是人的本質方面,所以孔子說:「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可見孔子對人性的光明抱有充分的信心,他對每一個普通的人都寄以期望,這正是他的偉大之處。此外,孔子主張的「推己及人」不是把自己的鄙陋醜惡的念頭推廣到他人身上,而是把「己欲立」、「己欲達」的願望加以推廣,這是肯定個體為了在社會上生存和發展的合理願望。推己及人就能真切地體驗到別人這樣的要求,就能與他人血肉相連,心心相印,如北宋哲學家程顥所說:「醫書以手足痿痹為不仁,此言最善名狀。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莫非己也。認得為己,何所不至;若不屬己,自與己不相干。」(《識仁篇》)這樣行仁才會有強大的精神動力,才會成為一個人的自覺行動。按照推己及人的方法,是不可以把仁當成超越個體思想感情的外在的行為準則強加於人的。

《論語》多次提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可見這一觀念在孔子思想中占據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他看來,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子貢對孔子這一思想作了重要發揮,他說:「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但是孔子對他這位非常器重的弟子說:「非爾所及也。」因為要做到這一點就既要有決心和勇氣保持自己的人格和思想的獨立性,又要克服自以為是、好為人師、固執狹隘的心態,以博大的胸懷、寬容和平等的態度對待他人,理解和尊重他們的人格和思想,要尊重別人發表的不同於自己的觀點,要能真正做到這些是不容易的。恕道包含了人道主義、自由、平等的思想,無怪乎18世紀傳入歐洲以後受到伏爾泰等啟蒙思想家的高度評價,並在社會上產生了廣泛影響,法國《人權宣言》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寫入其中就是一個最好的說明。

在當今社會也需大力提倡忠恕之道。現在不少地方個人主義盛行,個性過度張揚,許多人做事說話完全跟着自己的感覺走,我行我素,全不顧及對他人所造成的消極甚至有害的後果。因此我們要根據忠恕的精神,對於那些自己所希望、所追求、想要達到的目標,也要幫助別人去追求、實現,主動成全他人的好事,扶持別人成功,顯示君子的成人之美。以愛己之心對待周圍的人,以己度人,凡事都要以自己的感受體會別人的感受,以自己的處境想像別人的處境,站在對方的立場理解其做法。這就是將心比心,換位思考。還要增強平等意識,承認人與人之間的差別,重視個體的價值,尊重他人的尊嚴和提出反對自己意見的權利,不斷克服唯我獨尊的惡劣作風,盡己之心,與人為善,誠實待人,寬以待人,待人如己。如此就可以消除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化解不必要的誤解、矛盾和紛爭,人際關係就會變得更和諧。這樣,小則利己,能學習順利,事業成功,生活快樂;大則利國利民,創造一個安定、團結的社會環境,如果大家都這樣做,「世界就會變成美好的人間」。[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今河南),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