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論語《拾肆 憲問篇》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論語

《論語》以一個人物,即孔子為中心描繪各種人物形象,這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是個首創。這些人物來自十分廣泛的社會階層,包括執政者、貴族、各種等級的官吏、軍隊首領、學者、隱士等。書中寫得最多的是同孔子關係最密切的弟子。

拾肆 憲問篇

  本篇共計44章。其中着名文句有:「見危授命,見利思義」;「君子上達,小人下達」;「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君子思不出其位」;「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修己以安百姓」;「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這一篇中所包括的主要內容有:作為君子必須具備的某些品德;孔子對當時社會上的各種現象所發表的評論;孔子提出「見利思義」的義利觀等。

原文

  陳成子弒簡公[1]。孔子沐浴而朝,告於哀公曰:「陳恆弒其君,請討之。」公曰:「告夫三子[2]。」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

  微生畝謂孔子曰:「丘,何為是棲棲者與[3]?無乃為佞乎?」孔子曰:「非敢為佞也,疾固也[4]。」

  子路宿於石門[5],晨門曰[6]:「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子擊磬於衛,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7],曰:「有心哉,擊磬乎!」既而曰:「鄙哉[8],硜硜乎[9]!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則厲,淺則揭[10]。」子曰:「果哉!末之難矣。」

【注釋】

  [1]陳成子:即陳恆,是齊國貴族陳僖子的兒子。簡公:齊簡公,名壬。[2]三子:魯國權臣季孫、仲孫、孟孫。[3]棲棲:奔波不息。[4]疾固:醫治固陋。[5]石門:魯城外門。[6]晨門:早晨管開關城門的守門人。[7]蕢(kuì):草筐。[8]鄙:格調不高。[9]硜硜:象聲詞,形容擊磬發出的聲音。[10]深則厲,淺則揭:見《詩經·邶風·匏有苦葉》,水深比喻社會黑暗,只得聽之任之;水淺比喻黑暗的程度不深,還可以使自己不受沾染,便無妨撩起衣裳,免得打濕。

譯文

  陳成子殺了齊簡公。孔子齋戒沐浴以後,隨即上朝去見魯哀公,報告說:「陳恆把他的君主殺了,請你出兵討伐他。」哀公說:「你去報告那三位大夫吧。」孔子退朝後說:「因為我曾經做過大夫,所以不敢不來報告,君主卻說『你去告訴那三位大夫吧!』」孔子去向那三位大夫報告,但三位大夫不願派兵討伐。孔子又說:「因為我曾經做過大夫,所以不敢不來報告呀!」

  微生畝對孔子說:「孔丘,你為什麼這樣四處奔波遊說呢?你不就是要顯示自己的口才和花言巧語嗎?」孔子說:「我不是敢於花言巧語,只是痛恨那些頑固不化的人。」

  子路夜裡住在石門,看門的人問:「從哪裡來?」子路說:「從孔子那裡來。」看門的人說:「是那個明知做不到卻還要去做的人嗎?」

  孔子在衛國,一次正在敲擊磬,有一位背扛草筐的人從門前走過說:「這個擊磬的人有心事啊!」一會兒又說:「聲音硜硜的,真低俗呀,沒有人了解自己,就只為自己就是了。(好像涉水一樣)水深就穿着衣服趟過去,水淺就撩起衣服趟過去。」孔子說:「說得真乾脆,沒有什麼可以責問他了。」

  聖人的智慧

  孔子整天忙碌地遊說他的政治主張,卻得不到推行。同時代的隱士怎麼看待孔子的呢?魯國的微生畝以為孔子在逞口才。孔子道:「我不是在逞口才,而是想要醫治固陋者啊。」孔子有天在衛國擊磬,挑着草筐從旁邊過的漢子聽出了孔子濟世無門的心思,他大概是位隱者,便勸孔子既然無人理解自己,那就算了吧。就像《詩經》所說:「水深,就穿着衣服趟過去;水淺,就撩起衣服過去。」但是對孔子而言,如果真像趟水那麼簡單,就沒什麼困難了。孔子第二次周遊列國,道不能行,便在68歲時結束了他14年的遊說生活,率眾弟子回到魯國。子路打前站,先到石門住了一晚,守城門的人大概也是個隱士,他認為孔子是個明知做不成而偏要堅持去做的人。後來成為對孔子的經典評價。

  孔子告老還鄉後,仍不忘自己作為士大夫的職責。哀公十四年六月初五,齊國陳桓在舒州殺了齊國國君。孔子特地齋戒了三天,請求魯哀公討伐齊國,因他認為大夫有責任討伐弒君之賊。哀公不管,讓孔子告三桓執政者,而這三位大臣也不肯出兵。這樣的結果,孔子其實已有意料,但他還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這是因為他有着高度的政治責任感與使命感。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許多人認為這是傻瓜做法,因而儒家也被指責為迂腐,其實這正是儒家的最高精神所在。亂世時,孔子知其思想不被列國採納,但仍執着如初,這便註定了他坎坷的一生。但也正是他的「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執着換取了後世儒學的正統地位。

原文

  子路問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1]。」

【注釋】

  [1]犯:干犯,直言進諫。

譯文

  子路問怎樣侍奉君主。孔子說:「不能欺騙他,但可以犯顏直諫。」

  聖人的智慧

  孔子告訴子路服侍人君的原則:不要陽奉陰違地欺騙他,卻可以當面觸犯他。

  這裡的「事」字是動詞,和「服侍、侍候」的「侍」同義。子路問做一個國君的高級幹部,應該怎麼才對。孔子說,既然做人家的幹部,就要絕對忠心,不可欺騙上司,不欺騙他就要說真話。但說真話也很難,所謂「忠言逆耳」,可是要對領導人盡其忠,不妨冒犯他一下。

  講到這方面,在我們中國歷史上,常看到大臣與皇帝政見衝突的事。以前以龍來象徵皇帝。據說龍的個性,能柔能剛,隨便怎樣碰它的鱗甲,都不會生氣,只有龍的頷下三寸處生的是逆鱗,那是致命所在,絕對不能碰,否則龍就會發怒而毀人。這就說明為領導人的,度量要大,對有理取鬧的,能夠包容原諒。但在最要緊的關口上,千萬不可以亂講。譬如我們對朋友也儘管說真話,但對於朋友某一要命的缺點,則不能隨便說了。以現代的行為道德講,適當的限度,保持別人的自尊心,是必要的。歷史上有些大臣敢於「犯顏諍諫」,就是說領導人已經很生氣了,可是忠心的部下為了他好,不管他怎樣生氣,應該說的話,還是要講。我們讀《宋史》,趙普對宋太祖,就做到了「勿欺也,而犯之」。

  有一次,趙普推薦某人做官,宋太祖不答應。第二天,趙普又上奏推薦這個人,宋太祖還是不答應。第三天趙普又上奏推薦,宋太祖這一下可忍不住了,氣得大發雷霆,把奏章撕碎了扔到地上。趙普面不改色地跪着,把這些碎片拾起來,帶回去。過些天,把這撕碎了的奏章補貼好,又帶上朝去推薦。宋太祖這一次總算醒悟了,終於任用了這個人。又有一次,有個大臣應該升官,但是宋太祖一向討厭那個人,不准他升。趙普極力奏請太祖批准,宋太祖又被趙普惹火了,氣呼呼地說:「我就是不讓他升,你又能怎麼樣?」趙普說:「刑賞,有天下刑賞的準則,陛下怎麼能以個人的喜怒來左右刑賞?」太祖氣得離座而起,回到內宮。趙普就跟着站在官門口,久久不肯離去。宋太祖後來也就答應了。我們從這兩個故事就可見趙普處世的剛毅果斷,但是他也有缺點,心胸不寬,容易記恨。他常會挑剔那些當他貧賤時,對他不好的人們。每逢這種情況,宋太祖就說:「若塵埃中可識天子、宰相,則人皆物色之矣。」勸趙普度量放大,不要計較這些小節。更何況天子宰相之才,哪裡是社會一般人所能鑑識的。後來,趙普就不敢再提這一類的事了。

  這種類似的故事,在《貞觀政要》這部書里,記載得很多。唐太宗、魏徵也是一對好搭檔。不過話說回來,魏徵這個夥計固然好,也要有唐太宗那樣的好老闆。照《貞觀政要》的記載,長孫皇后也很好,所以還要老闆娘也好,不然的話,就變成上論中所講的「事君數,斯辱矣!」

原文

  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譯文

  孔子說:「古代的人學習是為了提高自己,而現在的人學習是為了給別人看。」

  聖人的智慧

  第一點應注意到的是這一章是孔子對中國文化發展史的看法。第二點,研究這兩句話,怎樣為己,怎樣為人。一般說為己就是自私;為人就是為大家,也可強調說是為公。「古之學者為己」,古人為自己研究學問。「今之學者為人」,現在人為別人研究學問。這個問題就來了,從文字表面上看,可以說後世的人求學問,好像比古人更好,因為是不為自己而為人家,這是一種觀點。

  照目前的狀況,如果缺乏遠見,二三十年後,我們國家民族,會感覺到問題非常嚴重。因為文化思想越來越沒人理會,越來越低落了。大家只顧到現實,對後一代的教育,只希望他們將來在社會有前途,能賺更多的錢,都向商業、工程、醫藥這個方向去擠。如物理、化學等理論科學都走下坡了,學數學的人更是慘得很。在美國,數學博士找不到飯吃,只好到酒館裡去當酒保,替人調酒,還可賺美金七八百元一個月。

  放大點說,這不僅是中國的問題,全世界文化都如此沒落。二三十年後,文化衰落下去,那時就感到問題嚴重。

  從過去的歷史經驗來看,時代到了沒落的時候,人類文明碰壁了,就要走回頭路。可是全世界的文化,目前還沒辦法回頭,叫不醒,打不醒的,非要等到人類吃了大虧才行。沒有人文思想,人類成了機械,將來會痛苦的。所以這兩句話,也可解釋為「以前的人讀書是為了自私,現在的人讀書是為公」,不過這種解釋是錯誤的。

  還有一個觀點,我們中國文化里,宋代大儒張載——橫渠先生說:「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四句名言已成為宋代以後,中國知識分子共同的目標。學者為這目的而學,應該如此。

  談到這位先生,是孔孟以後的儒家,宋明理學家中,影響力很大的一位。他年輕時等於是一個「太保」,意氣風發,身體棒,思想開拓,喜歡鬧事。後來范仲淹帶兵在陝西經營邊陲的時候,張橫渠才二十多歲,年紀很輕,奔往前線,要投軍參加作戰。范仲淹見他一表人才,約他談話,勸他回去讀書,告訴他將來報效國家的機會很多,等到書讀好,慢慢再來,同時將一本《大學》交給他。那時他應該已經讀過這本書了,可是范仲淹要他再讀,告訴他其中自有他的千秋事業,自有他的天地。張橫渠聽了范仲淹的話,回去再讀《大學》,從此放下一切,專心求學問了,後來成為一代名儒。宋代幾位大儒,事實上受范仲淹的影響都很大。范仲淹在前方,出將入相,以文人當統帥,他難道不希望培養好的軍事人才?但他一看張載這個人才不是將才,是對後世思想有貢獻的人,不能這樣埋沒,就馬上用這個教育方法培養他。果然後來對中國文化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尤其他所標榜的那四句話,非常深遠。今天我們要談中國文化的中心思想,可以拿他這四句話為主。我們如果以這四句話來研究,學者又應該是為人;不只為自己求學,同時也為人求學。這個「人」擴而充之,為國家、為社會、為整個人類文化。

原文

  蘧伯玉使人於孔子[1]。孔子與之坐而問焉,曰:「夫子何為?」對曰:「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闕黨童子將命[2]。或問之曰:「益者與?」子曰:「吾其居於位也,見其與先生並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注釋】

  [1]蘧伯玉:衛國賢大夫,名瑗,字伯玉。[2]闕黨:闋里,孔子家鄉。將命:傳達主客話語。

譯文

  蘧伯玉派使者去拜訪孔子。孔子讓使者坐下,然後問道:「先生最近在做什麼?」使者回答說:「先生想要減少自己的錯誤,但未能做到。」使者走了以後,孔子說:「好一位使者啊,好一位使者啊!」

  闕里的一個童子,來向孔子傳話。有人問孔子:「這是個求上進的孩子嗎?」孔子說:「我看見他坐在成年人的位子上,又見他和長輩並肩而行,他不是要求上進的人,只是個急於求成的人。」

  聖人的智慧

  孔子很善於從言談舉止觀察人。有次孔子的老朋友蘧伯玉派使者去孔子家訪問,孔子問起蘧老先生最近在做什麼。使者回答:「老先生想減少過錯卻還沒能做到。」蘧伯玉求進甚急,善於改過,他活到50時,覺得49年錯;活到60時,覺得59年錯。這位使者的回答既得其實,又不卑不亢,所以孔子連聲稱讚他是個好使者。又有一次孔子家鄉有個童子來向他傳達消息。孔子從他大模大樣地坐在位上,又看見他同長輩並肩而行,就推測他不是個肯求上進的人,只是一個急於求成的人。

  《淮南子·說山訓》:「以小明大,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一葉知秋,從一片樹葉的凋落,就知道秋天的到來。同樣地,通過個別細微的跡象,往往看到整個形勢的發展趨向與結果。「管中窺豹,可見一斑」,人往往能於細微處見其精神,故而細節決定成敗。

原文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譯文

  孔子說:「不在那個職位,就不要考慮那個職位上的事情。」曾子說:「君子考慮問題,從來不超出自己的職責範圍。」

  聖人的智慧

  一個人,尤其關於現實的思想,不要太不守本分。不守本分就是幻想、妄想,徒勞而無益的。當然,這個話我們可以站在社會文化的立場反對。研究科學,不怕人有幻想。誇張一點來說,歷史也是幻想創造出來的,科學的發明,開始也由幻想而創造出來的。真正的科學家,很少有個性不古怪的,環境影響了他。每天在實驗室里,生活沒有情調,如果研究到深入的時候,他手上拿着正在吃的麵包,換上塊腐肉給他,他都不知道,照拿照吃。但是他如不這樣研究得發瘋,就絕不會成為一個真正的科學家。做學問也是這樣,要想學問有成就,一定要鑽進去,像發了瘋一樣,然後跳出來,這就成功了。不到發瘋的程度,就沒有成功的希望。搞通才的,樣樣搞又樣樣搞不好,就犯了太聰明的毛病。科學有成就的人,可以說是笨的人,也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這就不能說「思不出其位」了。所以現在年輕人來讀這些書,都是反感的,往往加上「統制思想」、「控制思想」等等許多罪名。

  事實上,話並不是這麼說,曾子並沒有談到這些問題,他只是說人的基本修養。這句話編在這裡,等於說是從政者本身人格的基本修養,不是自己的職權範圍,不必過分去干預。以現在的政治思想來解釋這句話的意義,就是「不要違反思想的法則」。如果用在做事方面,也可以說,不要亂替別人出主意。由這樣去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就通了。

原文

  子貢方人[1]。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

【注釋】

  [1]方:譏評。

譯文

  子貢評論別人的短處。孔子說:「賜啊,你真的就那麼賢良嗎?我可沒有閒工夫去評論別人。」

  聖人的智慧

  孔子不喜歡妄自評論他人。子貢愛評論人的是非。孔子批評他,你就夠好了嗎?我卻沒有這種閒工夫。

  「誰人背後無人說,誰人背後不說人」,說的是誰都會議論別人的是是非非,而每一個人也都會被別人在背後議論。那些喜歡東家長西家短地議論別人的人,往往會陷入雞毛蒜皮的是非口舌中。特別是背後議論人,終歸不好,尤其是議論別人的短處,必然會降低你的人格。議論別人的同時,是否需要問問自己是不是做得就足夠好了呢。

原文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譯文

  孔子說:「不憂慮別人不知道自己,只擔心自己沒有本事。」

  聖人的智慧

  孔子說不怕別人不知道你,怕的是自己沒有能力。在《衛靈公》篇中也記載孔子所說:「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也是同樣的意思。

  那些剛畢業的大學生在找工作時難免經歷一些打擊,有的甚至成了「拒無霸」,一直以來的雄心壯志,忽然被殘酷的現實擊得粉碎,難免抱怨起那些招聘單位不識貨。上崗之後,也會有很多人抱怨自己的工作,總在想,為什麼我這麼一個有才能、有智慧的人才,就得不到賞識和重用,得不到上司的信任呢?

  閃光的東西並不一定是金子,但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這個時代永遠不缺乏伯樂,所以無須感嘆生不逢時,只要好好練就自己的本領,機會總是會給那些有準備的人!

原文

  子曰:「不逆詐[1],不億不信[2],抑亦先覺者[3],是賢乎!」

【注釋】

  [1]逆:逆想。詐:欺詐。[2]億:通「臆」,臆想。[3]抑:或者。

譯文

  孔子說:「不預先懷疑別人欺詐,也不猜測別人不誠實,然而能事先覺察別人的欺詐和不誠實,這就是賢人了。」

  聖人的智慧

  孔子主張以一顆善良的心看待別人,不用猜測、懷疑的心對待別人,不預先懷疑別人的欺詐,也不無根據地猜測別人的不老實,卻能及早發現,這樣的人可以算是賢者吧。

  安徒生曾說:「清白的良心,是一個溫柔的枕頭。」擁有一顆善良的心,是世間最美麗的天使。英國羅素也說:「在一切道德品質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不敢相信,如果沒有善良的人,這個世界會怎樣。」

  聽過這樣一個故事:魯班做木頭人幫他鋸木,這事被已出走的徒弟王恩得知,他便偷偷地丈量了師父所做的木頭人,依此也做了一個。可是他做的木頭人卻怎麼也動不起來,迫於無奈,便只好來請教老師魯班。他們進行了一番對話:「尺寸都量對了嗎?」「量對了!」「量頭沒?」「量過!」「量腳沒?」「量了!」「那你大概沒量(良)心吧!」「啊,我就是沒量心。」「王恩,沒良心的人是不能成事的啊!」

  還有這樣一個故事:美國主持人林克萊特有天訪問一名小朋友,問他說:「你長大後想要當什麼呀?」小朋友回答:「我要當飛機的駕駛員!」林克萊特接着問:「如果有一天,你的飛機飛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會怎麼辦?」小朋友想了想:「我會先告訴坐在飛機上的人綁好安全帶,然後我掛上我的降落傘跳出去。」當在現場的觀眾笑得東倒西歪時,沒想到這孩子的兩行熱淚奪眶而出,林克萊特就問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小孩真摯地說:「我要去拿燃料,我還要回來!我還要回來!」

  人之初,性本善。人性本善,但在現實世界經歷了很多磨難之後,才漸漸變得防備、自私,甚至不擇手段,願人世間那些清白良心能始終堅持如初。

原文

  子曰:「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譯文

  孔子說:「千里馬值得稱讚的不是它的氣力,值得稱讚的是它的品德。」

  有人說:「用恩德來報答怨恨怎麼樣?」孔子說:「那用什麼來報答恩德呢?應該是用正直來報答怨恨,用恩德來報答恩德。」

  聖人的智慧

  孔子極力推崇「德」:稱千里馬為驥,並非讚揚它的氣力,而是讚美他的品質。而如何對待怨恨呢?老子曾說:「抱怨以德」,孔子反對拿恩惠回報怨恨,他提倡:「拿公平正直來回答怨恨,拿恩惠來酬答恩惠。」

  大家經常引用「以德報怨」這句話,說是孔子思想,這是一個錯誤。

  儒家思想有一點俠義的精神,你打我一拳,我踢回你一腳;你對我不好,我不理你,這很直嘛!你對我不好,我還要對你好,如基督教《聖經》上說,你在我左臉打了一個耳光,我再送上右臉讓你打一個耳光,就像唐朝的婁師德告訴他弟弟要「唾面自乾」一樣。但對於婁師德這句話,我們要了解,這是中唐以後的修養。當時天下太平、社會安定,而婁師德是世家公子,歷代都做大官,聲望很高,他自己則在京里做大官。他的弟弟到代州去當太守,上任以前,向他辭行。婁師德說,我們婁家受國家、朝廷的恩惠太大,我兩兄弟現在都在做官,一般人會批評我們世家公子比較驕傲,你出去做官,千萬要認清這一點,多多忍耐,不要為我們婁家丟人。他弟弟說,這點我知道,就是有人向我臉上吐口水,我就自己擦掉算了。婁師德說這樣做並不好啊!你把它擦掉,還是違其怨,給人家難堪哪!弟弟說,我懂了,就讓它在臉上自己幹了。婁師德才說,這就對了。假使所有中國人都是這種修養,那還得了!所以話說回來,做學問不要斷章取義,不管上下文,只抓中間一句兩句去做,那就要出問題。每種思想,要做整體的研究才行。剛才已經聲明了,婁師德出生在中唐以後,國家社會,已經有了兩百多年的安定,而他家裡又歷代做官,他本身又在中央政府當相職。這樣的時代背景,這樣的家庭背景,他弟弟在這樣環境中所處的立場、位置,就與一般人不同。由窮小子經過考試出來做官,就可以傲慢一點。如果婁師德的弟弟有一絲傲慢,人家就會批評,說靠世家的勢力欺負人,所以婁師德對他弟弟的這個教訓才沒有錯,並不是說在亂世之中,拔刀而起的時候也要如此。在這樣的時代,不要說口水吐到我們臉上,如有外國人不禮貌地瞪我們兩眼,我也要打他兩拳。時代不同,環境不同,對事情的處理態度就有所不同。所以做學問不能斷章取義。

  這裡有人問孔子「以德報怨,何如?」等於提到道家的思想。孔子的答覆,也沒有直接反對,只是在邏輯上作一個論辯。他說,別人對我不起,我對他好;那麼人家對我好,我又該怎樣報答呢?所以他下面就主張「以直報怨」,以直道而行。是是非非,善善惡惡,對我好的當然對他好,對我不好的當然不理他,這是孔子的思想。他是主張明辨是非的。

原文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1],知我者其天乎!」

  公伯寮愬子路於季孫[2],子服景伯以告[3],曰:「夫子固有惑志於公伯寮,吾力猶能肆諸市朝[4]。」子曰:「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注釋】

  [1]下學:學人事。上達:達天命。[2]愬:通「訴」,誹謗。[3]子服景伯:魯大夫,名伯,姓子服,景是他的諡號。[4]市朝:古人把罪人屍體示眾,經常在市集。

譯文

  孔子說:「沒有人了解我啊!」子貢說:「怎麼能說沒有人了解您呢?」孔子說:「我不埋怨天,也不責備人,下學禮樂而上達天命,了解我的只有天吧!」

  公伯寮向季孫告發子路。子服景伯把這件事告訴給孔子,並且說:「季孫氏已經被公伯寮迷惑了,我的力量能夠把公伯寮殺了,把他陳屍於市。」孔子說:「道能夠得到推行,是天命決定的;道不能得到推行,也是天命決定的。公伯寮能把天命怎麼樣呢?」

  聖人的智慧

  孔子雖然是個現實主義者,但當自己不為人所知,自己的主張得不到實現,只有無奈地感慨天命了。他曾對子貢感慨:雖然自己不怨恨天,不責備人,通過學習一些平常的知識,能透徹了解高深的道理。知道自己的,只有天了。

  孔子學生公伯寮與子路同在季孫手下做事。公伯寮誣告子路,孟孫家族的子服景伯暗示孔子,以他自己之力,可以把公伯寮的屍首當街示眾。孔子感嘆:我的主張能否實現,都聽之於命運。公伯寮又能把命運怎樣呢?

  佛說萬事自有定數。滄海一粟,前因後果,總是有註定的。中國人是很相信命的。「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盡人事,聽天命」,很多事情並非努力了就有結果,比如感情,就是可遇不可求的,「命里有時終需有,命里無時莫強求」。徐志摩曾對林徽因說:「我將於茫茫人海之中,訪我惟一靈魂伴侶,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如是而已。」最後他還是失去了這段愛情,瀟灑着說要認命放手,然而最終還是為了林徽因的演講,他遇到了終結他生命的空難。可見還是不認命,放不下心中的牽掛。

原文

  子曰:「賢者辟世[1],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矣。」

【注釋】

  [1]辟:今作「避」,避開。

譯文

  孔子說:「賢人逃避動盪的社會而隱居,次一等的逃避到另外一個地方去,再次一點的逃避別人難看的臉色,再次一點的迴避別人難聽的話。」孔子又說:「這樣做的已經有七個人了。」

  聖人的智慧

  這是孔子對古代隱士中的賢者的評論。有些賢者逃避惡濁社會而隱居,次一等的擇地而居,再次一等的避免不好的臉色,再次一等的迴避惡言,孔子認為在那個時代,這樣的賢者已經有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這樣七位了。

  我們知道「不學無術」這句成語,反過來說,就是除了學問要好,把握住原則以外,還要懂得處世之方。孔子所講的這些話都是術,也就是方法。這裡的「辟」就是「避」的古寫。「賢者辟世」,時代混亂的時候,不與現實發生關係,脫離這現實社會,和隱士一樣修道去。其次是「闢地」,一個地方太混濁,不同意這環境,就離開這個地方。再次「辟色」,處世的態度上要注意,在動盪的社會中,對人對事,言論思想要端正嚴謹,對任何人的態度都要和善,能夠包容別人,不要有傲慢、鄙薄的態度。相對地說,看着風頭不對,他大概與我合不來了,那自己就早一點離開吧!再次「辟言」,不發牢騷。這是孔子告訴我們的四辟。由此看來,孔子對於隱士思想,何嘗不贊成!他教弟子們的四辟,已經走上隱士的路子了。

  根據這四辟,可以看到從前知識分子的處世方針。不過討論起來,涉及個人思想的問題,有點類似於西方講的個人自由主義。例如「辟世、闢地、辟色、辟言」,這是中國過去知識分子身處亂世,在「邦無德」的情形下,所採用的個人自由主義,寧可退守自清,不願同流合污,隱士路線就是如此。但是在撥亂反正,能夠對國家社會有所貢獻的時候,他所採用的原則是「成仁取義」的路線。這兩個路線,不但是中國知識分子的思想問題,全世界的人都是這樣。

  這一段表面上看,孔子反對隱士,實際上這一段包含着濃厚的隱士思想。「賢者辟世」,時代不對了,覺得無能為力,挽回不了的時候,只有避世。那麼避世幹什麼呢?就是保持有用之身,等待機會,做更大的貢獻。講不好聽一點,也就是消極的自全其身。不但在這一段,《論語》里有許多地方,孔子都提出這種主張,如「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乃至對南容的獎評:「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可見孔子的觀念中,何嘗完全抹殺隱士思想?所以嚴格地研究起來,我個人認為問題很大。至少幾千年來,一直到近五六十年前,中國知識分子,書讀好了的人,就缺乏一股衝勁。我們大家也是一樣,理論會講,衝勁不足。有衝勁的時候,往往學識又太欠缺,不能成事。所以我常和一些老朋友談起,以我們現有的這麼一點不太少的知識,而讓我們的體能年齡,退回到二十幾歲時一樣,大家就有可為。一般人等到知識比較豐富,頭腦思想比較完備的時候,由於年齡的增進,勇氣就消退了。歷史上無論中外的人物,往往是老年人的智慧比較成熟,如配合了年輕人榮譽感的衝勁勇氣,就會開創出新的歷史境界。

  【好為人師】

  宋朝的鐘弱翁是有名的奸臣,而且他有一個愛好,就是每到一地方,都喜歡貶低那裡榜額上的字畫,然後想方設法把那些字畫消除掉,用自己的東西代替。但他的東西又實在不夠工整雅致,人們深受其害。

  有一次,他路過廬陵,來到一個山中寺廟,那裡有一個很壯麗的高高閣樓。鍾弱翁和下人一起過去,站在下面看閣樓榜文,只見榜文上寫着「定惠之閣」,旁邊的題字人就有些看不清楚。鍾弱翁肆意批評此榜文,指指點點,最後還叫一個寺僧拿來梯子準備取下榜文來看,可當他擦拭後仔細一看,卻發現此乃是唐代顏真卿所書,當時語噎凝塞,旁個把這當做他的一個笑柄。還有一次鍾弱翁和一位道士閒遊,看見一個牧童牽着一頭大黃牛來到院子裡。本想讓道士作詩,使其難堪,誰承想最後卻折服於牧童的詩。

原文

  子張曰:「書云:『高宗諒陰[1],三年不言。』何謂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總己以聽於冢宰三年。」

【注釋】

  [1]高宗:殷高宗武丁。諒陰:天子或諸侯服孝守喪。[2]冢宰:天官冢宰,商時稱相。

譯文

  子張說:「《尚書》上說,『高宗守喪,三年不談政事』。這是什麼意思?」孔子說:「不僅是高宗,古人都是這樣。國君死了,朝廷百官都各管自己的職事,聽命於冢宰三年。」

  聖人的智慧

  此章討論的是君王守喪制度。據說殷高宗夢到一賢人,醒後畫像訪求,在野外見到一個叫傅說的囚徒在打版牆,與夢中人長得很像,於是提拔他當了天官冢宰,總理國家大事。高宗自己為中宗守喪,三年不干預政事。孔子說不僅高宗,古人都是這樣:國君死了,繼承的君王三年不問政治,各部門的官員聽命於宰相。

  孝是中國文化的核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中國人歷來把忠孝看成最大的美德。古人父母過世要守喪三年,而老師過世要新喪三年,因為「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君王也不例外。但國不可一日無君,所以只有尋訪賢士,替君王總理國家大事。古代明君會用自己行孝來垂示百姓,以達到真正的身教,從而實現「無為而治」。

原文

  子曰:「上好禮,則民易使也。」

譯文

  孔子說:「在上位的人喜好禮,那麼百姓就容易指使了。」

  聖人的智慧

  孔子重視禮的作用。在上位的人若遇事依禮而行,就容易使百姓聽從指揮。

  《春秋》責備賢者,就是要求領導的人,主管的人,以仁愛待人,能夠好禮,下面容易受感化,慢慢被主管教育過來了,就容易領導。孔子這句話的精神,還是專責在上位的人,所以對於社會上有聲望、政治上有地位的人,孔子要求特別嚴格。普通人還可以馬虎,因為他是普通人,沒有責任,就不必苛求了。「上好禮」的原則在現代社會依然適用。作為一個企業領導,若能以禮待人,禮賢下士,下屬們必定會賣力地為這個企業做貢獻。作為長輩,若能謙遜和藹地對待晚輩,晚輩們對長輩自然也會欣然儘自己所能。

原文

  原壤夷俟[1]。子曰:「幼而不孫弟[2],長而無述焉[3],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4]。

【注釋】

  [1]原壤:孔子的老朋友。夷:雙腿分開而坐。俟:等待。[2]孫:今作「遜」。弟:今作「悌」。[3]述:稱述。[4]脛:小腿。

譯文

  原壤叉開雙腿坐着等待孔子。孔子罵他說:「年幼的時候,你不講孝悌,長大了又沒有什麼可說的成就,老而不死,真是害人蟲。」說着,用手杖敲他的小腿。

  聖人的智慧

  原壤是孔子的老相識,據《禮記》記載:原壤母親死時,孔子曾幫助他置辦外棺,原壤站在棺木上唱歌:「我好久沒唱歌了,於是唱道:『木材的花好像狸貓頭上的斑紋,你的手像女孩的手那樣柔卷』,孔子裝作沒聽見就過去了。」跟隨人說:「學生不能與他絕交嗎?」孔子說:「是親戚不要丟掉親戚,是故人就不要失去故人。」可見孔子對原壤的包容。原壤有次等待孔子,兩腿趴着坐在地上。孔子氣得罵他:「從小就不懂禮節,長大了還無所稱述,老了還白吃糧食,真是害人精。」說完,就用拐杖敲了敲他的腿。

  中國有句俗話叫:「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一個人從小形成的習慣對他的一生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小偷和母親》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熟悉。有個盜取金庫的小偷被抓住了,被判處死刑,三天後執行。他想在行刑前與他的母親話別,得到了允許。當他媽媽來到他的面前,他說:「告訴你一件事。」他輕輕說了一遍,但是她聽不到;等她走近些,小偷又輕聲說了一遍。母親將耳朵貼近時,兒子突然咬住母親的耳朵,差點撕下來,周圍的人都驚呆了。「這是對她的懲罰,」小偷說,「我小時候小偷小摸,把偷的東西帶回家時,她不但不懲罰我,反而笑着說『別讓人看見』。就是因為她我才落得今天這樣的下場。」[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今河南),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