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論語《拾柒·陽貨篇》1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論語

《論語》以一個人物,即孔子為中心描繪各種人物形象,這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是個首創。這些人物來自十分廣泛的社會階層,包括執政者、貴族、各種等級的官吏、軍隊首領、學者、隱士等。書中寫得最多的是同孔子關係最密切的弟子。

拾柒 陽貨篇

  此篇共26章,主要記錄孔子教育弟子們要講究仁德,闡發修德治民、以禮樂治國的道理。

原文

  陽貨[1]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2]。孔子時其亡也[3],而往拜之。遇諸塗[4]。謂孔子曰:「來!予與爾言。」曰:「懷其寶而迷其邦[5],可謂仁乎?」曰:「不可。」「好從事而亟失時[6],可謂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歲不我與。」孔子曰:「諾,吾將仕矣。」

【注釋】

  [1]陽貨:又叫陽虎,魯國季氏的家臣。[2]歸:通「饋」,贈送也。豚(tún):小豬,這裡指蒸熟的小豬。[3]時:通「伺」,指窺伺。亡:通「無」,這裡指不在家。[4]塗:通「途」,途中。[5]迷其邦:聽任國家政局動盪。[6]亟(qì):屢也。

譯文

  陽貨想要孔子來拜會他,但孔子不去,他便送孔子一隻蒸熟的小豬。孔子暗中打聽他不在家的時候,才去拜謝。兩人卻在路上遇見了。(陽貨)對孔子說:「來!我有話和你說。」(孔子走過去,他又)說:「自己有一身本領,而聽任國家混亂,這樣能叫仁嗎?」孔子說:「不能叫仁。」(他自己又接口)說:「一個喜歡做官的人,卻屢失良機,能算智嗎?」孔子說:「不能算是智。」他又說:「時光是不等人的啊。」

  孔子這才說:「好吧;我打算去做官了。」

  聖人的智慧

  據說陽貨和孔子長得很像,他想要孔子來拜會他,但孔子不去,他便送孔子一隻蒸熟了的小豬,按當時禮儀,孔子不得不登門道謝,所以孔子探聽他不在家時去拜謝,結果兩人在路上碰着了。陽貨問孔子:「自己有一身的本領,卻聽任國家混亂,可算仁愛嗎?喜歡參與政事,卻屢失機會,可稱為智嗎?時光不等人啊。」在聽了陽貨一大堆勸慰孔子仕宦的理由後,孔子只得說:「好吧,我打算做官了。」後來陽貨因企圖消除三桓未遂而逃亡外國,孔子最終也未仕於陽貨。

  據說孔子曾被匡人誤認為是陽貨而受圍困,因為二人長得很像。世界是很奇妙的,兩個長相如此相似的人,卻有着完全不同的追求和命運,一個汲汲宣揚仁德,最終成為聖人,留名青史;一個卻妄圖篡位弄權,最終死於非命。

原文

  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譯文

  孔子說:「人的本性是相近的,但因為環境不同,便相距甚遠了。」

  聖人的智慧

  人的本性、性情、先天的才智是原本相近的,但由於後天的習氣的沾染不同,如社會影響、教育、習俗等有別,人的後天行為習慣就會有很大差異。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三字經的引用,使教育生態學觀念早深入國人之心。教育生態學認為人是環境的產物,人的發展不僅需要靠遺傳素質,還與環境有着極大的關係。正是古人早就注意到人的發展與自然、社會環境有着不可分割的關係,才有「孟母三遷」的故事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箴言。

原文

  子曰:「唯上知與下愚不移[1]。」

【注釋】

  [1]知:通「智」。不移:不改變。

譯文

  孔子說:「只有最上等的智者和最下等的愚人是不可改變的。」

  聖人的智慧

  最上等的智者和最下等的愚人,畢竟只是少數,孔子認為除了這少部分人是不可改變的,其他人都是改變得了的。

  那些「生而知之」,擁有超高智商與超強洞察力的智者,擁有自己的堅定原則與對事物的獨到見解,很難受外界與他人影響。而那些最無知的人,之所以成為最下等的愚者,就是因為不肯學習,頑固地不肯接受他人的影響。而我們大多數人都是中等智商的普通人,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在這個網絡世界,更需要現代人不僅要學會鑑別孰利孰弊,還要主動地「近朱」而不是「近墨」。

原文

  子之武城[1],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2]:「割雞焉用牛刀?」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3]。」

【注釋】

  [1]武城:魯國的一個城邑,在山東省。[2]莞(wǎn)爾:微笑的樣子。[3]戲:開玩笑。

譯文

  孔子到了(子游做縣長的)武城,聽到了彈琴唱歌的聲音。孔子微笑着說:「殺雞何必用宰牛的刀?」子游回答:「以前我聽老師說過,『做官的學了道,就有仁愛之心;老百姓學了道,就容易使喚』。」孔子(對學生們)說:「諸位!言偃的話是對的。(我)剛才不過是和他開玩笑罷了。」

  聖人的智慧

  這裡孔子對他的學生開了個玩笑,以此考驗學生是否真正領會了教育的作用。孔子有次到了子游做縣長的武城,聽見彈琴瑟、唱詩歌的聲音,就微笑着說:「殺雞,何必用宰牛的刀?」意思是治理這個小地方,用得着教育嗎?子游回答:「以前我聽老師說,做官的學了,就會有仁愛之心;老百姓學了,就容易聽指揮。孔子很滿意子游的回答,因為他知道教育總是有用的。

  今人常說「殺雞焉用牛刀」,此典故便是源於此。當今社會人才濟濟,有北大才子陸步軒淪為屠夫,後來又有北大學生武小峰賣糖葫蘆謀生,真是令人感慨萬千。不要說大學畢業生很難找工作,就是博士畢業也不容易找到合適滿意的工作,現在連某些幼兒園都需要教育學碩士,而且非年輕美貌的不要。

  現實是很殘酷的,如果你是一把牛刀,在現實的壓力下,很可能沒有機會殺牛,只能退而殺雞。有的牛刀識時務,韜光養晦,等待機會,最終有牛可殺,就好像那些從基層營銷做起,最終一步步往上爬到高層的例子,屢見不鮮。而那些感慨自己懷才不遇,認為殺雞有辱身份的牛刀,最後只能日日鈍去,連殺雞都做不到了。

原文

  公山弗擾以費畔[1],召,子欲往。子路不說,曰:「末之也[2]已[3],何必公山氏之之也[4]。」子曰:「夫召我者,而豈徒哉[5]?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

  佛肸召[6],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聞諸夫子曰:『親於其身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7],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堅乎,磨而不磷[8];不曰白乎,涅而不緇[9]。吾豈匏瓜也哉[10]?焉能系而不食?」

【注釋】

  [1]公山弗擾:存疑,可能是《左傳》定公五年、八年、十二年及哀公八年提到的公山不狃(niǔ)。畔:通「叛」,謀反。[2]末之也:「末」,沒有地方的意思。[3]已:止,算了。[4]何必公山氏之之也:「何必之公山氏也」的倒裝。[5]而豈徒哉:即言「而豈徒召我哉」。[6]佛肸(bì xī):公元前490年,晉國趙簡子攻打范中行,佛肸是范中行的家臣,為中牟的行政長官,因此依據中牟來抗拒趙簡子。[7]中牟:晉國地名,在當今河北邢台和邯鄲之間。[8]磷(lìn):薄石,此處指把石頭磨薄。[9]涅(niè):一種礦物,這裡作動詞,染黑之意。緇(zī):黑色。[10]匏(páo)瓜:葫蘆的一種,果實比一般葫蘆大。

譯文

  公山弗擾據費邑謀反,請孔子去,孔子準備去。子路很不高興,說:「沒有地方去就算了,何必一定要去公山氏那呢?」孔子說:「召我去的人,難道會白白召我嗎?如果有人用我,我將使周文王、武王之道在東方復興。」

  佛肸叫孔子,孔子想去。子路說:「從前我聽老師說:『親自去做壞事的人那裡,君子是不乾的。』佛肸據中謀叛亂,您卻要去,怎麼說得過去呢?」孔子說:「是的,我說過這話。(但)有這樣一句話:最硬的東西,磨也磨不薄;最白的東西,染也染不黑。我難道是匏瓜嗎?怎麼只能被掛着而不給人吃呢?」

  聖人的智慧

  所有學生中,子路最愛和夫子唱反調。公山弗擾、佛肸謀反,都召請孔子去,孔子想去。子路不高興,提出反對意見。其實子路不明白孔子的苦心,孔子為人厚道,他堅信自己可以出污泥而不染,他只是想通過自己的應召來勸惡人改正,明知其不可為也要一試。

  孔子提到的「匏瓜」,就是俗稱的瓢葫蘆,又稱蒲仔、蒲瓜等,是古代常用食材。漢代王粲的《登樓賦》有這樣一句:「匏瓜之徒懸兮」,即源典於孔子「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後來,人們就用「匏瓜徒懸」來比喻志士的懷才不遇。

原文

  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譯文

  子張問孔子怎樣做到仁。孔子說:「能處處實行五種品德,就做到仁了。」(子張說:)「請問哪五種。」孔子說:「莊重、寬厚、守信、勤敏、慈惠。因為莊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寬厚就會得到眾人擁護,守信就會得到別人的任用,勤敏就會工作效率高、貢獻大,慈惠就能夠使喚人。」

  聖人的智慧

  孔子認為要做到仁就必須處處實行莊重、寬厚、誠實、勤敏、慈惠這五種品德。

  無論何時何地,如果一個人能待人恭敬有禮、心地寬大厚道、為人誠實守信、做事勤勉機敏、性情仁愛施惠,他都一定是最成功的人際交往家。

原文

  子曰:「由也,女聞六言六蔽矣乎[1]?」對曰:「未也。」「居[2],吾語女。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3],其蔽也盪[4];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5]。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6];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注釋】

  [1]女:通「汝」,你。言:名曰「言」,實指「德」。蔽:通「弊」,弊病,弊端。[12]居:坐。[3]知:通「智」。[4]盪:放蕩不羈。[5]賊:給別人帶人傷害。[6]紋:說話尖酸刻薄。

譯文

  孔子說:「仲由,你聽過有六種品德和六種弊病嗎?」子路回答:「沒有。」孔子說:「坐下!我告訴你。愛仁德,卻不愛學問,其弊病是易被人愚弄;愛耍聰明,卻不好學問,其弊病是放蕩而無基礎;愛誠實,卻不愛學問,其弊病是易被人利用,反而害了自己;愛直率,卻不愛學問,其弊病是說話尖刻刺人;愛勇敢,卻不愛學問,其弊病是搗亂闖禍;愛剛強,卻不愛學問,其弊病是妄為。」

  聖人的智慧

  孔子認為六種品德便會有六種弊病,如果擁有仁德、聰明、誠實、直率、勇敢、剛強這六種品德,卻不愛學問,就會導致被人愚弄、放蕩、被人利用、說話尖刻、搗亂、妄為。

  《禮記·學記》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玉不加工,不成器皿。人不學習,也就不懂道理、不成材。中華民族一貫提倡好學精神,以博學着稱的孔子自己就相當好學,有着強烈的求知慾,所謂「朝聞道,夕死可矣」。他認為「少而不學,長無能也」,所以一個人從小就要養成好學的好習慣,要「學而時習之」、「學而不厭」。如果不好學,縱然一個人擁有仁德、聰明、誠實、直率、勇敢、剛強這六種美德,也會流於「六種弊病」。

原文

  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1],可以觀[2],可以群[3],可以怨[4]。邇之事父[5],遠之事君,多識於草木鳥獸之名。」

  子謂伯魚曰:「女為《周南》、《召南》矣乎[6]?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牆面而立也與[7]?」

【注釋】

  [1]興:激發人的意志。[2]觀:觀察,此處指提高人的觀察力。[3]群:使合群。[4]怨:譏諷。[5]邇(ěr):近。[6]為:學習。周南、召南本為地名。這兩個地域的民歌,收集在《詩經·國風》的第一、第二部分,被稱為《周南》、《召南》。[7]其猶正牆面而立:就好像對着牆壁站着,比喻被阻擋無法前進。

譯文

  孔子說:「學生們為何不研究《詩經》?《詩經》可以激發人的意志,可以提高觀察力,可以鍛煉合群性,可以學得諷刺方法。近可侍奉父母,遠可侍奉君主,還能多認識鳥獸草木的名字。」

  孔子對伯魚說:「你研究過《周南》、《召南》了嗎?人如果不研究《周南》、《召南》,那好像面對着牆壁站着啊!」

  聖人的智慧

  孔子很提倡研究《詩經》,他認為學了《詩經》,可以「興、觀、群、怨」,近可侍奉父母,遠可侍奉君主,還能多識鳥獸草木之名。特別是《詩經》中的《周南》、《召南》中有許多修身齊家的道理,更應加以重視。

  古人把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作為教化人的範本,稱為「詩教」。《詩經》以其豐富的內涵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幾千年前栩栩如生的社會生活畫卷。單從《詩經》記載的植物就可見《詩經》的內容是何其豐富。近來出版的《詩經植物圖鑑》就詳細收錄了《詩經》記載的135種植物,如《詩經》中常提到的艾、葛、蕨、薇、苹、蒿、茅、荑、卷耳、女蘿等植物,如今也是常見的植物。

原文

  子曰:「禮雲禮雲,玉帛云乎哉[1]?樂雲樂雲,鐘鼓云乎哉[2]?」

【注釋】

  [1]玉帛:古代行禮儀時用的玉器、絲帛等禮器、禮品。[2]鐘鼓:古代樂器。

譯文

  孔子說:「禮呀禮呀,只是指玉帛之類的禮物嗎?樂呀樂呀,只是指鐘鼓之類的樂器嗎?」

  聖人的智慧

  孔子認為禮樂的可貴在於在百姓中提倡「敬」、「和」,而不是在形式上擺玉帛、敲鐘鼓。如果忽略了禮樂的深刻內容,就失去了其本來的意義。中國的許多傳統節日都失去了本來的意義,比如每年清明節,中小學多會組織學生去烈士墓前掃墓,其實卻變成了春遊的另一種形式。每年的端午節,原本賽龍舟、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的屈原,如今卻成了人們娛樂的機會與商家的商機,又有幾人想得起寄託哀思呢?

原文

  子曰:「色厲而內荏[1],譬諸小人,其猶穿竊之盜也與[2]?」

【注釋】

  [1]色:神色,表面上。厲:嚴厲。荏(ren):軟弱。[2]穿:挖。窬:洞。

譯文

  孔子說:「那些表面嚴厲而內心怯弱的人,若用壞人作比喻,怕像個挖洞跳牆的小偷吧!」

  聖人的智慧

  孔子打了個生動的比方,把那些外表神色嚴厲,而內心卻怯弱的人比作是挖牆洞爬牆頭盜竊的小偷。

  據《左傳》記載:秦、晉兩國打仗,晉惠公想用鄭國送的馬來駕車。大臣慶鄭勸惠公說:「自古以來,打仗都要用本國的好馬,因它土生土長,熟悉道路,聽從使喚。用外國的馬,不好駕馭,一旦遇到意外,就會亂踢亂叫。且這種馬外表看來好像很強壯,實際沒什麼能耐,怎能作戰呢?」但惠公不聽從慶鄭的勸說。戰鬥一開始,晉國的車馬就亂跑一氣,進退不得。結果被秦軍打得大敗,晉惠公也被秦軍活捉了。這就是「外強中乾」典故的來源。這個世界不只有貌似強大、實質虛弱的馬,還有外表嚴厲、內心怯弱的人,即孔子所說的「色厲內荏」的小人。

原文

  子曰:「鄉愿[1],德之賊也[2]。」

【注釋】

  [1]願:外貌忠誠謹慎,實際上欺世盜名的人。[2]賊:危害。

譯文

  孔子說:「表里不一、言行不一的偽君子,是足以敗壞道德的小人。」

  聖人的智慧

  孔子很討厭那些在社會上不分是非,偽善欺世,處處討好,誰也不得罪的好好先生,認為他們足以敗壞道德。

  鄉愿就是指我們現在所說的「好好先生」,這種人表面看似老實、守規矩,誰也不得罪,八面玲瓏,左右逢源,沒有人說他不好,但其實骨子裡趨炎媚俗、混淆是非、別有用心,而這種偽善的好人往往是最可怕的。[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今河南),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