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論語《微子·第十八·共十一章》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論語

《論語》以一個人物,即孔子為中心描繪各種人物形象,這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是個首創。這些人物來自十分廣泛的社會階層,包括執政者、貴族、各種等級的官吏、軍隊首領、學者、隱士等。書中寫得最多的是同孔子關係最密切的弟子。

原文

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譯】

微子走了,箕子做了奴隸,比干因勸告而被處死。孔子說:「殷代有三個仁人。」

【注】

《朱注》楊氏曰:此三人者,各得其本心,故同謂之仁。

【記】

均因殷紂王「無道」,或出走,或被殺,或被貶為奴隸。「仁」和「仁者」不一定得好運好報,古今同然。然而「福」、「德」如何統一?這個「至善」在哪裡?既不能如康德道德的神學那樣歸之於上帝,那麼只能求統一於子孫不斷的人類總體了。詳見拙作《哲學探尋錄》。

原文

柳下惠為士師,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譯】

柳下惠做司法官,三次被免職。有人說:「你為什麼不走?」他說:「以正當的行為來辦事,到哪裡去不都要多次被免職?如果以不正當的行為來辦事,那又何必離開自己的國家?」

【注】

《集釋》《集解》孔曰:士師,典獄之官。

【記】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魯、衛之政,兄弟也。「到處都一樣」,不如就在自己家鄉干。

原文

齊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則吾不能;以季孟之間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譯】

齊景公關於對待孔子的規格說:「像對待季氏那樣,我做不到,可以用介乎季氏、孟氏之間的待遇。」又說:「我老了,不能用他了。」孔子就離開了。

【注】

《集釋》《史記·世家》:……齊大夫欲害孔子,孔子聞之。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遂行,反乎魯。

【記】

孔子也要講價錢和身份的。「美玉」宜有善價。

原文

  齊人歸女樂,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譯】

齊國人送來歌舞女妓,季桓子接受了,三天不上朝辦事,孔子就離開了。

【注】

《朱注》尹氏曰:受女樂而怠於政事如此,其簡賢棄禮,不足與有為可知矣。夫子所以行也,所謂見機而作。

【記】

這是知其不可而不為,就走。並非事事處處均知其不可而為之,那就反成鄉愿了,毫釐之差,千里之失。「仁」、「知」不可偏廢。

原文

  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

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辟之,不得與之言。

【譯】

楚國的狂人接輿唱着歌經過孔子說:「鳳凰啊,鳳凰。為什麼德行會這麼衰落!過去的不用說了,未來的還來得及。算啦,算啦。今天搞政治的實在是不行啊。」

孔子下車,想與他談談。他卻很快避開,孔子沒能與他談。

【注】

《朱注》:鳳有道則見,無道則隱,接輿以比孔子而譏其不能隱,為德衰也。來者可追,言及今尚可隱去。

【記】

「接輿」也有解說並非人名,而是接過孔子的車子。總之,歌詞意思是說事不可為,政治危險,還是退隱,不必為此棲棲惶惶,四處奔走了。可見道家早於孔子,早有隱者了。

原文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

  子路曰:「為孔丘。」

  曰:「是魯孔丘與?」

  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

  問於桀溺。

  桀溺曰:「子為誰?」

  曰:「為仲由。」

  曰:「是魯孔丘之徒與?」

  對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輟。

  子路行以告。

  夫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譯】

長沮、桀溺並肩耕作,孔子走過他們,要子路去問過河的渡口。

  長沮問:「你為誰趕車?」

  子路說:「是孔丘。」

  問:「是魯國那個孔丘嗎?」

  說:「是。」

  長沮說:「那他知道渡口嘛。」

  子路又問桀溺。

  桀溺問:「你是什麼人?」

  說:「我叫子路。」

  問:「是魯國孔丘的學生嗎?」

  回答說:「是。」

  問:「滔滔濁水,到處泛濫,誰能使它改變呢?你與其跟隨躲避壞人的人不如跟隨躲避世事的人。」繼續耕作,而不停歇。

  子路回來報告。

  孔子頗為惆悵,說:「總不能和飛鳥走獸一起生活吧。我不與人在一起又與誰在一起呢?如果天下太平,我才不會去求改變哩。」

  【注】《康注》:憮然,猶悵然,惜其不諭己救世之意也。既生人身,則與人為群,當安而懷之。坐視其饑溺,則心有不忍。……蓋聖人之來斯世,明知亂世昏濁而來救之,非以其福樂而來之也。……特入地獄而救眾生,斯所以為大聖大仁歟:惻隱之心,悲憫之懷,周流之苦,不厭不舍。

  【記】此乃儒、道(隱者)之分,避政(避開壞的政治)與避世(乾脆不問世事)之別。後世士大夫「身在江湖,心存魏闕」,總難忘情於國家大事,總與政治相關聯,這是儒學傳統,也是中國知識分子的文化心理特徵之一,而政治(理論、觀念、思想、態度)也常構成他們的哲學或文藝的重要方面或內容,能徹底掙脫者,蓋少。從屈原到魯迅,從先秦諸聖哲到現代新儒家,莫不如是。

  此種態度常發之於情感感嘆,如《論語》此章。可見,孔子之情不同隱者之情。此不同固基於對局勢認識的不同和道德理想的不同,因之採取不同的人生態度,而懷有不同之生活感情。可見,情無本體,各自建本體。孔子所建本體為「仁」,即此情(「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之提升,所以「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與其說是某種理論論證,不如說融理入情的深沉感喟。此亦人類學歷史本體論之意,人類本體之存在、延續乃絕對律令之道德意志所由出,一切使命感(mission)、義務感(duty)均來自此,是也。

  救世之宗教、哲學甚多,有的強調救靈魂甚至以入黑暗、求苦難、舍肉身、得痛楚為得救;有的先救靈魂再救肉體,以救前者為必要條件;孔學似有不同,至少肉體、靈魂並重,故「解民倒懸」、「救民水火」,先自救靈魂,復救民肉體,再益之教育,此亦救靈魂之事。儒學並不僅是宗教教義而兼有政治性格,此中國所謂「哲學史」總包含政治思想之由來。[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今河南),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