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論語《憲問·第十四》8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論語

《論語》以一個人物,即孔子為中心描繪各種人物形象,這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是個首創。這些人物來自十分廣泛的社會階層,包括執政者、貴族、各種等級的官吏、軍隊首領、學者、隱士等。書中寫得最多的是同孔子關係最密切的弟子。

原文

公伯寮愬子路於季孫。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於公伯寮,吾力猶能肆諸市朝。」

子曰:「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譯】

公伯寮向季孫毀謗子路。子服景伯告訴說:「季孫他老人家已被公伯寮迷惑了,但我還有力量把這個壞蛋幹掉。」

孔子說:「道義能夠實現,是命運;不能實現,也是命運。公伯寮又能把命運怎麼樣?」

【注】

《朱注》:肆,陳屍也,言欲誅寮。

《集釋》《蒿庵閒話》:貧富、貴賤、得失、死生之有所制而不可強也,君子與小人一也。命不可知,……小人智力爭命,故其心多怨。眾人之於命,亦有安之矣,大約皆知其無可奈何而後安之者也。聖人之於命,安之矣,實不以命為準也,而以義為準。

【記】

具體的歷史情節已經完全不清楚了,因此只能憑字面含義來了解孔子所採取的「無為」態度:反對用暴力去清除反對自己的人。但「命也」是個大問題。今天許多人仍然信「命」,認為另有主宰在支配自己的生活和前途,於是求神問卜,希求福佑。但本讀已再三說明,「命」不過是偶然性罷了,要重視、尊重甚至崇敬這偶然,但不必去膜拜、屈從於它。相反,要努力從種種偶然中去「建立」起必然,這就是「立命」,即主宰命運。因為整個人生均偶然,如不由自己作主去立志、立命,一切歸於「天意」、「運氣」,無所作為,完全失去主體性,就毫無出息了,這常是弱者的選擇。

原文

  子曰:「賢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子曰:「作者七人矣。」

【譯】

孔子說:「有道德的人避開社會,其次避開地方,再次避開不好的臉色,再次,避開不好的言語。」

孔子說:「這樣做的已經有七個人了。」

【注】

《朱注》程子曰:四者雖以大小次第言之,然非有優劣也,所遇不同耳。

【記】

當時「禮崩樂壞」,因亂世而作的各種躲避。

原文

子路宿於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譯】

子路在石門過夜。早上守城門的人說:「你從哪裡來?」子路說:「從孔子那裡來。」守門人說:「是那個知道不可能還要去做的人嗎?」

【注】

《康注》:晨門知世之不可而不為者。孔子斯人,是與萬物一體,饑溺猶己,悲憫為懷,……仁人之心,不忍若是,恝此所以為聖人也。知不可而為,晨門乃真知聖人者,不然齊景、衛靈公之昏庸,佛肸、公山之反叛,陳蔡之微弱衰亂,此庸人之所譏,聖人豈不深知?而戀戀徘徊,其愚何為若是哉?

【記】

從這兩章均可看出儒學與道家(避世)並非全不相容,但儒學骨幹仍然是「知其不可而為之」,可稱悲壯。此語之流傳千古,豈不因是。

原文

  子擊磬於衛,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既而曰:「鄙哉,硜硜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則厲,淺則揭。」

子曰:「果哉!末之難矣。」

【譯】

孔子在衛國敲磬,有一個背着草篋經過孔子門口的人說:「有心思哩!在敲磬!」一會兒又說:「何必硜硜作響!既然沒人知道,自己知道就行了。水深的時候,穿着衣裳過河;水淺的時候,撩起衣襟過河。」

孔子說:「真堅決呀!我可沒話反駁他了。」

【注】

《朱注》:果哉,嘆其果於忘世也。

【記】

水深水淺,指應按情況、環境辦事。這幾章都描述那些反對孔子的觀點和談話。「鄙哉」無確解,此處意譯。「厲」另注作「橋」,即水深,從橋上過;水淺,揭衣襟從水中走過。最後一句,也可如是譯:「果然如此嗎?那也就不難了。」

原文

  子張曰:「書云:『高宗諒陰,三年不言。』何謂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家總己以聽於冢宰,三年。」

【譯】

子張問道:「《書經》上說,殷高宗守喪,三年不講話,什麼意思?」孔子說:「何必一定是高宗,古人都這樣。老國君死了,一切官員堅守自己的崗位,聽大宰相的命令,三年。」

【注】

《朱注》:百官聽於冢宰,故君得以三年不言也。

《集釋》《皇疏》:百官皆束己職,三年聽冢宰。

《錢解》:高宗,商王武丁。「諒陰」字又作「梁闇」,天子居喪之廬。一梁支脊而無楹柱,茅垂於地,從旁出入。

【記】

三年之喪,如本讀第一篇所記,本是史家一大公案,是否存在,爭論甚多。我以為,它源自原始禮儀,歷代沿襲,從氏族首領到一般成員都必須守此禮制。在中國,直到清末仍有「丁憂三年」不做官的規定。中國遠古氏族傳習之頑強久固,值得注意。聽冢宰三年,我以為其原意是新「君」初立,不諳政事,所以必須不亂講話(發號施令),而由有經驗的冢宰代理政務,處理事情。所謂伊尹、周公,不都如此?實來源於遠古氏族規則。前已說。[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今河南),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