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論語《季氏·第十六·共十四章》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論語

《論語》以一個人物,即孔子為中心描繪各種人物形象,這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是個首創。這些人物來自十分廣泛的社會階層,包括執政者、貴族、各種等級的官吏、軍隊首領、學者、隱士等。書中寫得最多的是同孔子關係最密切的弟子。

原文

孔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游,樂晏樂,損矣。」

【譯】

孔子說:「有益的快樂三種,有害的快樂三種。喜歡用禮樂調節自己,喜歡講別人好處,喜歡多交好朋友,這就有益了。喜歡驕縱放肆,喜歡遊蕩閒逛,喜歡飲食宴請,這就有害了。」

【注】

《集釋》《集解》:樂節禮樂者,凡有所動作,皆得於禮樂之節也。孫奇逢《四書近指》:禮樂全在日用間應事接物上討求,心安理順,此便是孔顏樂處。

【記】

如今宴請、佚游,卻大有益處。特別是旅遊之樂,已成為今日生活之需要。

原文

  孔子曰:「侍於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譯】

孔子說:「侍奉君子容易犯三種過失:還沒到說話的時候而說話,這叫急躁。該說話而不說,這叫隱瞞。不看臉色、情況而說話,這叫盲目。」

【注】

《集釋》《荀子·勸學篇》:未可與言而言謂之傲,可與言而不言謂之隱,不觀氣色而言謂之瞽。君子不傲不隱不瞽。

【記】

雖談話應擇時擇人,視情況而定,處世哲學乎?其意蘊實在於人須意識自己即活在此種具體狀態中,並非一抽象而空洞之實存或Dasein。整個孔學不離具體情境,其形上意義在此。

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譯】

孔子說:「君子有三種警惕戒備:少年時代,精力不穩定,要警惕性生活放縱。中壯年時代,精力旺盛,要警惕爭強好鬥。老年時代,精力衰退,要警惕保守和貪婪。」

【注】

《朱注》:血氣,形之所待以生者,血陰而氣陽也。……范氏曰:聖人同於人者血氣也,異於人者志氣也。血氣有時而衰,志氣則無時而衰也。少未定、壯而剛、老而衰者,血氣也。戒於色、戒於斗、戒於得者,志氣也。君子養其志氣,故不為血氣所動。

【記】

朱注甚好。「血氣」、「精力」包括身體和心理,特別是老人貪戀已有之名位利祿,患得患失,迎合當朝,醜態畢露,雖白髮岸然的名學者亦不或免,今屢見之矣。「得」亦可作滿足解,即老年人不應滿足已有之成果而能奮進不已也。

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譯】

孔子說:「君子有三種懼怕:怕天命,怕王公大人,怕聖人講的話。小人不懂天命,所以不怕,輕視大人,嘲笑聖人講的話。」

【注】

《集釋》程廷祚《論語說》:大人,謂當時之天子諸侯也。……君子之畏之者,豈為其崇高貴哉?位曰天位,事曰天職,則皆天命之所在也。

《錢解》:畏者,戒之至而亦慧之深也。禪宗去畏求慧,宋儒以敬字矯之,然謂敬在心,不重於具體外在之當敬者,亦其失也。

【記】

是今日爭論問題之一。孔子如此畏「天命」是屈從於命運嗎?孔子是勇士還是懦夫?孟子不就公開地說要藐視「大人」嗎?孔子卻「畏大人」。這不是尖銳的矛盾?看來,這只能作歷史的解釋:時代不同。在孔子的時代,「王公大人」雖已沒有德行,但還有一種似乎是「天」授予的崇高地位,賦有神聖的職責任務,從而足可敬畏,這是巫君合一的傳統。「天命」也一樣,是傳統的巫術禮儀的觀念。殷周銅鼎上之饕餮雷紋,均顯示此「畏」。此種原始情感,由文化的滲入而轉形理性化,成為儒學的「敬」。「敬」乃人性情感心理,此處三「畏」似均宜作「敬畏」之「畏」解。它是「敬」的極度形態。儒學倫理之所以總具有某種形上的深沉宗教意味,即來自此「畏」。「敬畏」排除了原始巫術、奇蹟、神諭等等具體儀式活動,而留下其嚴重深厚的「宗教」情懷,這是自孔子以來的儒學重要特徵之一。因之,此「天命」一如「五十而知天命」章,並非特定外在超越對象,而可釋作對自己存在及其有限性之深沉自覺(自意識),從而敬而畏,即在此有限性中更感生存之價值、意義與使命。

原文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譯】

孔子說:「生來就有知識是上等;學習而後有知識是次等;遇到困難再去學,再次一等;遇到困難仍然不學,這樣的人就真是下等了。」

【注】

《朱注》楊氏曰:生知、學知以致困學,雖其質不同,然及其知之一也。故君子惟學之為貴。

【記】

朱注強調學習。當然並沒有什麼「生而知之」。孔子就否認自己屬於這一等:「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7.20章)否認全知全能、「天縱之聖」,指出任何人任何事物都可有缺失,這是儒學基本精神。[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今河南),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