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論語《君子成人之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論語

《論語》以一個人物,即孔子為中心描繪各種人物形象,這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是個首創。這些人物來自十分廣泛的社會階層,包括執政者、貴族、各種等級的官吏、軍隊首領、學者、隱士等。書中寫得最多的是同孔子關係最密切的弟子。

原文

[十二·十六]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鑑賞

基督教特別強調人的原罪的危害,以促使世人警覺,改惡從善。孔子也對人性的陰暗面做了許多透徹的剖析,但是他更多地從正面教育,力圖用理想人格的光輝引導世人克服人性中的黑暗,孔子的這句名言,就是基於這一理念而提出的。孔子在這裡實際上是指出人們在對待人性的痼疾——妒忌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一種是把它從心靈中完全掃除出去,從而成人之美,這樣就成就了君子人格,而另外一種則是讓它完全控制了自己的心靈,從而危害別人。他顯然是希望人們用君子之風來撲滅嫉妒之毒焰。

「成人之美」就是成全別人的好事,有時這是在一個人的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內的,不需要費多大的力氣,但是有些人就是不願這樣做,因為他們對他人合情合理的願望麻木不仁,對人十分冷漠,缺少同情心,有些人更是把自己可以為他人做到、或完全應該做到的事作為籌碼,藉以謀取私利。成人之美不僅是與人為善,幫助別人實現其夢寐以求的願望,還應當指苦心孤詣地促進他人的進步,使他們變得更加美好,取得更大的成績,即使對方因此超過自己也毫不在乎。

「成人之惡」就是助長他人的錯誤。這有幾種情況,一種是與人同流合污,臭味相投,不僅不能認識自己言行的醜惡,反而以自己的壞作用促使他人為非作歹。另外一種是對於同自己沒有利害關係的人,看到他們行為不端,不僅不像對自己家裡的人那樣着急,盡力去勸阻,反而當作一件趣事,津津樂道,更有甚者,為了某種不可告人的目的,迎合行為不端者的欲望,使之錯誤更趨嚴重。還有一種是對自己的競爭者或同自己有矛盾的人幸災樂禍,急切地盼望他們失敗丟醜,甚至費盡心機,施展陰謀,促使對手徹底垮台,名譽掃地。春秋早期鄭國國君莊公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工於心計,善於玩弄權謀,為了除掉政治上對自己形成威脅、得到母后支持的弟弟共叔段,欲擒故縱,故意助長後者的政治野心,終於促成共叔段之惡,即謀反,然後他名正言順地徹底剷除他弟弟的勢力。這種成人之惡反映了人性中的歹毒。

成人之美是不容易做到的,而能夠成全那些與自己有隙或者是自己的競爭者的好事就更加難能可貴了。因為普通人往往很難擺脫妒忌心的控制。荷蘭近代哲學家斯賓諾莎曾經說過:「嫉妒是一種恨,此種恨使人對他人的幸福感到痛苦,對他人的災殃感到快樂。」(《倫理學》)可怕的是對於許多人來說,這種嫉妒的情感根深蒂固,正如英國哲學家培根所說: 「在人類的一切情慾中,嫉妒之情恐怕要算做最頑強、最持久的了。所以古人曾說過: 『嫉妒心是不知道休息的。』」(《人生論·論嫉妒》)當然,人們的嫉妒心理有輕有重,道德越是高尚的人嫉妒情感越少,越是自私自利的人嫉妒情感越是嚴重。如果完全驅逐了嫉妒之心,視人猶己,從心底里為他人每一個進步、每一項成就而感到高興,「己欲立而人人,己欲達而達人」(《雍也》),這樣就達到仁人君子的思想境界了。因此可以說,是成人之美,還是成人之惡,是區別君子和小人的一個重要標誌。[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今河南),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