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論漢.沔.沮.夏.滄浪五水的關係(許雨濃)

論漢.沔.沮.夏.滄浪五水的關係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論漢.沔.沮.夏.滄浪五水的關係》中國當代作家許雨濃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論漢.沔.沮.夏.滄浪五水的關係

我國水系複雜,有些水系隨着時間的推移、人為改變、地理變化,已經消失或正在消失;有些水系因地域遼闊、流域形態而取多名;有些水系由於人為改造而改了新名,其中漢水、沔水、沮水、夏水、滄浪就是一個例子。如果探討清楚了這五水的關係,對我們閱讀東漢以後的歷史、了解戰爭態勢與戰爭變化格局,有很大的幫助。所以筆者在寫《資治通鑑帝王史》漢獻帝時代的三國前,覺得有必要先對這五水的關係說清楚,以便讀者在閱讀三國與南北朝史時,解讀出更多的歷史內涵。

一、 漢、沔、沮、滄浪四水典籍說

翻開《古代漢語字典》532頁,你會看到「沔」字的解釋是:「沔的本意為水名,在陝西省西南部,又是漢水的別名。」(見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出版發行。二○○五年一月北京第一版,二○○八年4月北京第四次印刷)

根據以上《古代漢語字典》中沔字的說法,沔水在今陝西省漢中市勉縣漢江上游,也是漢江的別名,說明沔水就是漢水,漢水就是沔水。筆者認為這一說法有問題。

《說文解字注》中說:「沔水。出武都沮縣東狼谷。東南入江。武都沮縣、二志同。今陝西漢中府略陽縣是其地。有沮水出焉。前志沮縣下曰。沮水出東狼谷。後志沮縣下曰。沔水出東狼谷。水經曰。沔水出武都沮縣東狼谷中。酈注曰。沔水一名沮水。引闞駰雲以其初出沮洳然。故曰沮水。是則前志之沮水。水經、說文之沔水。皆雲出沮縣東狼谷。實一水也。前志曰。南至沙羨南入江。過郡五。行四千里。過郡五者、武都漢中南陽南郡江夏也。」(見許慎段玉裁【1735—1815】注。中州古籍出版社。【卷十一】【水部】沔第522頁)

《說文解字注》中所說的「沔水。出武都沮縣。」是指治所在今甘肅省隴南市西和縣洛峪鎮的武都縣(與武都郡同城,也可理解為武都郡),沮縣指治所在今陝西省漢中市勉縣茶店鎮。東狼谷位於今陝西省漢中市略陽縣沮水西源、白河下游支流五狼河。東南匯入漢江。原文「武都沮縣、二志同」,是指武都縣和沮縣兩部《縣誌》記載相同。今陝西省漢中府略陽縣(指段玉裁時代的略陽縣,治所在今陝西省漢中市略陽縣)就是東狼谷所在地,沮水就是從這裡發源的。以前的《沮縣誌》下面說:「沮水出東狼谷。」後來的《沮縣誌》下也說:「沔水出東狼谷中。」南北朝時期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酈道元在《水注經》中說:「沔水一名沮水。引闞駰(今甘肅省敦煌市人,南北朝時期北魏著名地理學家、經學家)的話說'其初出沮洳然』,故曰沮水。是則前志之沮水。酈道元在《水注經》中引《說文》中的沔水,都是說沔水出沮縣東狼谷。實際上是一條河流。」前《沮縣誌》所說的,南至沙羡縣南匯入長江。

當年的荊州江夏郡沙羡縣治所在今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金口鎮。由於建安十三年(208)的赤壁大戰,曹操與孫權將荊州江夏郡瓜分了,孫權把東吳的江夏郡治所移到沙羡縣。晉武帝司馬炎太康年初期,重新設置沙羡縣,治所移到夏口城,也就是今武漢市武昌區黃鶴樓下的夏口城。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所解釋的「南至沙羨南入江。」就是以西晉的沙羡縣治所夏口城為坐標。因長江在武漢段由於流向彎曲的關係,形成南北走向,漢江位於長江西面。所以蘇東坡站在武昌黃鶴樓蛇山上有「江漢西來,高樓下、葡萄深碧」的詞句。這正好說明段玉裁所說的沔水在沙羨縣南入長江——指的就是今武漢市漢陽區江堤鄉漢江入長江的泄洪口。

《說文解字注》中所說的五郡,就是指武都、漢中、南陽、南郡、江夏五郡。武都郡治所與武都縣同城;江夏郡西漢治所在今湖北省孝感市雲夢縣,東漢移到今湖北省武漢市新州區西,三國魏遷至今湖北省孝感市雲夢縣西南;漢中郡西漢治所在今陝西省安康市西北,東漢遷到今陝西省漢中市東;南陽郡治所在今河南省南陽市;南郡治所在今湖北省荊州市區。四千里指的是漢江過五郡,從漢中市到武漢市漢口入長江的總長度。

《說文解字注》中說:「引闞駰雲'以其初出沮洳然』,故曰沮水。」其中的「沮洳」,意思是由腐爛植物埋在地下形成的泥沼,這裡指沼澤低濕之地。沮水的形成就是因出自沮洳而得名。這讓我們聯想到了古代「雲夢澤」。

雲夢澤(Yun-mengLakes)又稱雲夢大澤,我國湖北省江漢平原上的古代湖泊群的總稱。南以長江為界。先秦時這一湖群的範圍周長約450公里。後因長江和漢水帶來的泥沙不斷沉積,漢江三角洲不斷伸展,雲夢澤範圍逐漸減小。魏晉南北朝時期已縮小一半,唐宋時解體為星羅棋布的小湖群。此後有的小湖逐漸淤平,有的則有擴展,洪湖就是在清中葉以後迅速擴展形成的大湖。如今,雲夢澤古代湖泊群,已消褪為一些相互分離的湖泊。

湖北省荊門市地域文化專家李勛明先生在《古雲夢澤水系演變概說》一文中說:「古雲夢澤大致位於現在的江漢平原。範圍在長江中游的枝城以東、蘄春以西、大洪山、荊山以南以及湖南華容縣以北的區域。如今江漢四湖地區的大小湖泊以及武漢附近的大小湖泊便是雲夢澤的遺蹟。雲夢澤從形成、發展,到消亡,全過程歷時約7000年」。

李勛明先生在文中所說的:「如今江漢四湖」,是指長湖、三湖、白露湖、洪湖四湖,由此可見,雲夢澤的地域面積之廣闊。筆者以四湖中的長湖為例,大家就知道其不俗的尊容。

長湖,是宋末由古雲夢澤變遷而形成的長條狀河間窪地大湖泊。位於荊州、荊門、潛江三市交界處,是湖北省第三大湖泊。流域成雨面積3240平方公里,整個長湖面積122~150平方公里,庫容2.71億立方米。歷來上接沮漳河水,下以內荊河為出水道,且與長江、漢江、江漢運河、西荊河以及江漢平原上多個湖泊相通,在荊州洪湖市新灘鎮內荊河(古稱夏水)匯入長江。

筆者舉出雲夢澤與雲夢澤中長湖的例子,是說明古代江漢平原水系龐大而複雜,在洪水發作的夏季,沔水被夏水覆蓋,夏水由於在夏至節前後形成的倉促潮水而稱滄浪水,與漢江混為一體,如同海洋。這樣,我們就能理解江漢平原上漢水、沔水、夏水以及滄浪水為何一直成為說不清界線的原因。

筆者在百度詞條搜「沔水」顯示:

古水名,即現在的長江第一大支流漢江,發源於秦嶺南麓。流經沔縣(現勉縣)故稱沔水,東流至漢中始稱漢江(有別於古漢水);自安康至丹江口段古稱滄浪水,襄陽以下別名襄江、襄水。漢江流經陝西、湖北兩省,在武漢市漢口龍王廟匯入長江。河長1577千米,流域面積1959年前為17.43萬平方千米,位居長江水系各流域之首;1959年後,減少至15.9萬平方千米。

以上沔水「自安康至丹江口段古稱滄浪水,襄陽以下別名襄江、襄水」。《水經注》中說:「武當縣西北漢水中有洲名滄浪洲。」當年武當縣就是今丹江口市。說明漢江從今陝西省安康市到湖北省十堰丹江口市與漢江並存的沔水,這段沔水稱滄浪水,故而,我們將這段滄浪水也稱漢江。筆者認為,這是在混淆漢江與滄浪水的關係,其實應該說只有沔水,才可能產生滄浪水;滄浪水又稱夏水。如果我們把「自安康至丹江口段古稱滄浪水」的滄浪水單獨理解為漢江別稱沔水,與一些歷史文獻就對不上號了。

古人對沔水的解釋是:「流經沔縣(指陝西省漢中市勉縣的別稱)故稱沔水」。漢朝人也是嚴格按照沔水與漢水的地域這樣定位的。如漢獻帝的建安二十四年(219)正月,《資治通鑑》記載說:「備自陽平南渡沔水,緣山稍前,營於定軍山。」意思是劉備從漢中市勉縣的陽平關(位於勉縣武侯鎮蓮水村,是古代勉縣縣城所在地的東關),沿山稍微向東南移了六公里,到今天勉縣縣城南五公里的定軍山。這裡的沔水就是指勉縣上游的漢江。同年七月,《資治通鑑》又記載說:

秋,七月,劉備自稱漢中王,設壇場於沔陽,陳兵列眾,群臣陪位,讀奏訖,乃拜受璽綬,御王冠。因驛拜章,上還所假左將軍、宜城亭侯印綬。立子禪為王太子。拔牙門將軍義陽魏延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以鎮漢川。

以上原文的意思是說,219年初秋七月,劉備自稱漢中王。為了上告蒼天,他在沔水北岸(沔陽)設祭壇布置廣場,組織軍隊排列陣容,群臣陪同列位,司儀向天帝宣讀祭拜奏章,劉備跪在祭壇下,接受了天帝授予的漢中王印璽綬帶,然後劉備戴上王冠。為了給漢獻帝一個交待,劉備派使者乘驛站的快車,將奏章送呈許都(位於今河南省許昌市建安區張潘鎮古城村),歸還以前獻帝劉協授給劉備的左將軍、宜城亭侯的印綬。立兒子劉禪為王太子。提撥牙門將軍魏延為鎮遠將軍,兼漢中郡太守,鎮守漢川。漢川指的就是漢江,也就是指當年的漢中郡治所所在地今陝西省漢中市東。這說明沔水與漢江在劉備時代就是按照「流經沔縣故稱沔水,東流至漢中始稱漢江」。

由於以上典籍中對漢江與沔水界定不清,筆者瀏覽了一下網絡上的「沮水」。

沮水發源於今陝西省漢中市留壩縣紫柏山西北部至光華山以西,開始稱名正河,向西南流入勉縣境內。沿途河網密布,河道蜿蜒曲折,串連陝、甘兩省,接納兩當、徽縣、鳳縣、留壩、勉縣、略陽等河流,南流至今陝西省漢中市勉縣土關鋪鄉沮水村入漢江。

從網絡沮水詞條沮水之源來看,說明漢江三源(即中源漾水、北源沮水、南源玉帶河)的北源沮水,沿途河網密布,這與今丹江口市水庫、江漢平原雲夢澤的水網如出一轍。從今天的地圖來看,漢江三源的中源、南源與漢江上游的沔水無關。所以《說文解字注》認同沔水就是沮水,沮水是由腐爛植物埋在地下形成的泥沼,也就是今天所說的濕地。然而,我們對勉縣土關鋪鄉下游的漢江是否能稱為沔水典籍中沒有定論,所以我們不能說漢江就是沔水,沔水就是漢江,而今天從陝西省安康市到湖北省江漢平原上與漢江並存的沔水,成為了歷史之謎。

為了證明漢江下游另外的沔水與漢江並存,我們看看下面的史料。如,《資治通鑑》齊和帝蕭寶融的中興元年(501)二月記載,梁武帝蕭衍說:「漢口不闊一里……吾自圍魯山以通沔、漢。」蕭衍所說的魯山就是今武漢市漢陽區的龜山,位於漢江入長江口,也是上面所提到的武漢市江漢區龍王廟漢江匯入長江口的南對岸。這裡漢江江面寬度正如蕭衍所說「江口開闊不到一里」。如果按照「沔水」詞條「流經沔縣故稱沔水,東流至漢中始稱漢江」就無法說通了。因為蕭衍所說「吾自圍魯山以通沔、漢」,指的是沔水和漢水,是存在於今湖北省襄陽市漢江下游的沔水,而不是陝西省漢中市勉縣土關鋪鄉沮水村上游的沔水。有人會說,就不能理解為從漢江上溯到陝西省漢中市勉縣土關鋪鄉沮水村的沔水中去嗎?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因為諸葛亮在建安十二年(207)十一月,在著名的《隆中對》說:「荊州北據漢、沔。」意思是荊州以北有漢水和沔水,並不是勉縣上游的沔水,也不是指漢江別稱的沔水,而是確確實實存在今陝西省安康市到今湖北省江漢平原段與漢江並存的沔水。今陝西省商洛市到今湖北省十堰丹江口市江段,在歷史上也曾稱丹水,丹水因盛產丹魚而得名。丹水向西沿漢江又波擊到陝西省安康市一帶,所以《說文解字注》中有「凡漢中下雲旬水入沔」之說(原文「旬水」指今洵河。位於陝西省商洛市西南部和安康市東北部,源出西安市長安區西南角、海拔約2887米的麥秸嶺東南側的甘溝腦,上源稱沙溝河;西南流經寧陝縣、鎮安縣、旬陽縣,在旬陽縣城東南注入漢江地帶的沔水)。而丹水與沔水、滄浪水、夏水又有關聯;江漢平原上的沔水、夏水與滄浪水一脈相承。如,《漢語詞典》對滄浪辭條解釋之一:古水名。有漢水、漢水之別流、漢水之下流、夏水諸說。南朝齊人劉澄之在《永初山川古今記》中又有:「夏水,古文以為滄浪,漁父所歌也」之說。

為何筆者認定除了漢江上游的沔水,還有一條從今陝西省安康市到江漢平原長江出口、與漢江並存的沔水呢?下面《資治通鑑》的史料就證明了這一點。

征虜將軍始平石越帥精騎一萬出魯陽關,京兆尹慕容垂、揚武將軍姚萇帥眾五萬出南鄉,領軍將軍苟池、右將軍毛當、強弩將軍王顯帥眾四萬出武當,會攻襄陽。夏,四月,秦兵至沔北,梁州刺史硃序以秦無舟楫,不以為虞。既而石越帥騎五千浮渡漢水,序惶駭,固守中城。越克其外郭,獲船百餘艘以濟餘軍。長樂公丕督諸將攻中城。序母韓氏聞秦兵將至,自登城履行,至西北隅,以為不固,帥百餘婢及城中女丁築邪城於其內。及秦兵至,西北隅果潰,眾移守新城,襄陽人謂之夫人城,桓沖在上明,擁眾七萬,憚秦兵之強,不敢進。丕欲急攻襄陽,苟萇曰:「吾眾十倍於敵,糗糧山積,但稍遷漢、沔之民於許、洛,塞其運道,絕其援兵,譬如網中之禽,何患不獲。而多殺將士,急求成功哉!」丕從之。慕容垂拔南陽,執太守鄭裔,與丕會襄陽(《資治通鑑》太元三年四月)。

以上史料意思是說,378年二月,前秦王苻堅計劃滅東晉,他派征虜將軍石越率領一萬精騎出魯陽關(位於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縣讓河鄉平高城村),京兆尹慕容垂、揚武將軍姚萇率領五萬人出南鄉郡(治所在今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西南丹江水庫內),右將軍毛當、強弩將軍王顯率領四萬人出武當縣(治所在今湖北省十堰丹江口市西北關門岩北)。378年初夏四月,前秦軍隊抵達沔水北部(指今湖北省十堰丹江口市與河南省南陽市西南網狀水系的沔水。「國學大師網絡字庫」中,查字典,春秋時代的「沔」字,就是網狀象形字。事實上從陝西省安康市到湖北省江漢平原,只要是網狀水系,都稱為沔水),東晉梁州刺史(東晉此時的梁州治所臨時設在襄陽城)朱序認為,秦軍沒有舟船,就沒有在沔水(指今丹江口水庫一帶)設防。等到前秦征虜將軍石越率領五千騎兵從魯陽關(位於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縣讓河鄉平高城村)南下到漢水(指今襄陽市漢江),襄陽城(位於今襄陽市樊城區)里梁州刺史朱序十分震驚,連忙固守襄陽中城。秦軍將領石越攻下了襄陽外城,繳獲了一百多艘船,用來在漢江上接運其餘的秦軍。長樂公苻丕率領部將攻打襄陽中城。朱序的母親韓氏聽說秦軍將要到達,親自登上城牆察看城牆是否堅固。他來到襄陽城牆西北角,認為這裡不夠堅固,就率領女僕以及城裡的成年女子一百多人,在城牆裡邊又斜着修築了一道城牆。等秦軍到達後,西北角的城牆果然被攻破,晉軍轉移到新城牆上防守,襄陽人稱這段城牆為「夫人城」(位於今襄陽城西北角。1982年,襄陽市人民政府修復城牆垛堞,建紀念亭於城上,內塑韓夫人石雕像,作為旅遊景點)。

東晉荊州刺史桓沖在荊州臨時政府所在地上明城(位於今湖北省荊州松滋市北老城西一里處)擁有七萬人,由於害怕秦軍的強大,不敢前來進攻秦軍。苻丕想急攻襄陽中城,苟萇反對說:「我們的兵力十倍於敵人,儲備的糧食堆積如山,只要逐漸把漢水、沔水(這裡沔水,指今河南省南陽市以南、淅川縣到新野縣沿漢江一帶的網狀水系)一帶的百姓遷徙到許昌、洛陽,阻塞他們轉運的通道,斷絕他們的援軍,他們就如同墜入羅網的小鳥,還怕抓不到朱序嗎?何必要以傷亡將士為代價,而急切地求取成功呢!」苻丕同意了。京兆尹慕容垂攻下了東晉的南陽郡,抓到南陽太守鄭裔,與苻丕在襄陽會合。

以上史料說明,從今陝西省安康市到今湖北省十堰丹江口市,的的確確存在一條與漢江上游不同的沔水。

那麼,筆者為何說沔水存在由雲夢澤演變形成的江漢平原呢?

為了讓讀者認同江漢平原上與漢江並存的沔水,讓我們去考證梁武帝設置的沔陽縣與楷化後的沔字。

今湖北省仙桃市沔城鎮的玉帶河風光。

漢江在今武漢市漢陽區龜山腳下入長江口

二、沔陽縣與沔字考

為了找沔水在江漢平原上的存在,我們去考證沔陽縣(沔陽縣已於1986年5月27日,改名仙桃市)的沔水時,都會首先想到沔陽縣北部的沔水是怎麼回事。梁武帝蕭衍在天監二年(503)設置沔陽縣時,治所在今湖北省仙桃市沔城鎮,現在沔城鎮只是仙桃市下面的一個行政區,位於仙桃市西南,與現在的仙桃市政府所在地航空距離約三十三公里;沔城鎮位於漢江以南約五十公里(指航空直線距離)。從漢江、沔城鎮的地理位置來看,取名沔陽縣不是因為沔城鎮位於漢江以北,這說明沔陽縣的沔水不是指漢江。如果我們認定漢江是江漢平原上的沔水,那麼今天的沔城鎮是沔陽縣的治所就不對了,因為古人以水北為陽。

根據諸葛亮《隆中對》中的沔水來說,說明江漢下游的沔水水勢浩大(古雲澤全盛時的總面積26000平方公里),所以諸葛亮有:「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的說法。說明荊州北部的沔水流域面積廣,人口多,物產豐富。這樣才能稱「用武之國。」

現有文獻中,卻沒有將漢江上游的沔水與漢江下游的沔水演變關係詳細說明。通過筆者考證,從零碎的典籍中,已經看到了江漢下游與漢江並存的沔水神秘身影。

我們認定了從今陝西省安康市到湖北省江漢平原上、由雲夢澤演變的廣闊流域沔水,再回到《說文解字注》中,就能理解段玉裁在解釋《說文》中沔水的如下內容。

沔者,發源緬然之謂。尙書,周官,春秋傳曰漢。漢時曰沮水,曰沔水。是爲古今異名。水經且謂西漢水曰漢水。謂禹貢漢水曰沔水。許亦云涪水入漢。不雲入西漢。雲沔水入江。雲淯水入沔。則許漢沔分偁同水經。班雲。沮水,荊州川。職方。荊州之川江漢。然則班謂沮卽東漢亦明矣。且志雖有西漢,東漢之目。而曰東漢水一名沔。凡漢中下雲旬水入沔,淮水入沔,築水入沔。弘農下雲淯水入沔,洱水入沔,甲水入沔。右扶風下雲褒水入沔。廣漢下雲白水入漢,涪水入漢。分別畫然。亦謂東漢爲沔,西漢爲漢。今漢水出陝西寧羌州。經沔縣,褒城縣,漢中府,城固縣,洋縣,西鄉縣,石泉縣,漢陰縣,紫陽縣,興安州,洵陽縣,白河縣,湖廣舊上津縣,竹山縣,鄖西縣,鄖陽府,均州,光化縣,穀城縣,襄陽府,宜城縣,安陸府,荊門州,潛丘縣,天門縣,沔陽州,漢川縣。至漢陽府城東北。合於大江。今曰漢口。古曰夏口,曰沔口。左傳謂之夏汭……

從以上《說文解字注》原文的解釋,不了解沔水的人,就會覺得沔水撲朔迷離。筆者以「弘農下雲淯水入沔」句放大(原文「弘農」指治所在今河南省三門峽靈寶市北故函谷關城的弘農郡)。淯水:發源於今河南省南陽市南召縣,向南流經南召縣、南陽市區、新野縣、湖

北省襄陽市襄州區、樊城區。到此為止,淯水全長航空直線距離約一百公里。在今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與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的唐河交匯後稱唐白河,唐白河在今襄陽市襄州區張灣鎮匯入沔水,所以《說文解字注》有「淯水入沔」的說法。襄陽市襄州區張灣鎮是漢江一個大轉彎,至於當年淯水是入漢江還是入沔水,就難以說清了。

在湖北省東湖社區湖北文壇,《漢沔之辯》作者「小小小泡」在文中說:「我們很難知道沔水和漢水究竟誰在歷史上出現得更早。《詩經》當中就有《沔水》一篇,高亨(1900—1986,古文字學家、教授)在《詩經今注》中考證其暗示周平王東遷對國家未來的深深憂慮,宋人王應麟的《困學紀聞》則考證其是因周宣王時杜伯因讒言遇害而表示的規勸。然而,'沔水』是實指還是虛指,卻是一個大大的問號。在古文中,'沔』便是形容水流的盛貌,《沔水》篇中的'沔彼流水,朝宗于海』'沔彼流水,其流湯湯』,或許講的並不是現實中的沔水。」

筆者認為小小小泡的觀點,是對歷史模糊的認知,他不知道從今陝西省安康市到湖北省江漢平原存在一條浩浩蕩蕩的網狀水系就是沔水,沒有將古「沔」字在形容水流盛貌,就浩浩蕩蕩沔水波紋,就是網狀水系形態聯繫去考證沔水。故而,筆者認為古沔字造字者是考慮到了水流的盛貌而造象形字沔。小小小泡還誤以為沔水「並不是現實中的沔水」。

談到這裡,有人會說,你許雨濃不能到沔城鎮去找沔水,然後再下結論嗎?

我的回答是:筆者找了。沔城鎮南部是東荊河,從沔城鎮到東荊河北岸,航空距離約六公里。根據這一水系與沔城鎮的關係,如果說沔陽縣治所設在沔水以北,東荊河是沔陽設縣的沔水是最合理的坐標了。

東荊河明朝時稱「蘆伏河」,清朝稱「沖河」,又有「襄河」、「中襄河」、「南襄河」等名稱。網絡搜索「東荊河」詞條,內容如下:

東荊河位於長江中游下荊江以北,漢江下游以南的江漢平原腹部,上起潛江市龍頭拐串漢江,下迄武漢市漢南區三合垸通長江,河流曲長173公里,是漢江下游唯一的分流河道。

從以上東荊河的走勢與漢江分流來看,如果說古代沔陽縣位於沔水以北,只有東荊河是最能讓人信服的坐標。其理由有二:一,他是江漢支流;二,它稱「襄河」。漢江在襄陽以下的別名不是也稱「襄江」和「襄水」嗎?然而,這樣說東荊河就是沔水有些狹隘。

以上網絡「東荊河」詞條提到的「武漢市漢南區三合垸」,是指東荊河在今洪湖市新灘鎮到武漢市漢南區漢洪大橋底下濕地入長江口。今洪湖市新灘鎮到武漢市漢南區漢洪大橋底下濕地,由人工圍成的「同心垸」、「五福垸」、「幸福垸」三垸,三垸秋冬季種油菜、小麥、大豆之類的夏收作物,夏季洪水來臨之前收割,洪水退後又種。因此,這裡在《資治通鑑》中既稱豬口(這一帶濕地至今都有野豬橫行,危害垸里夏收作物),又稱堵口(因人工圍垸,堵塞了沔水泄洪)。如《資治通鑑》東晉元帝司馬睿的永昌元年(322)十二月記載:「卓雖慕忠義,性多疑少決,軍於豬口,欲待諸方同出軍,稽留累旬不前。」就是指漢洪大橋底下的濕地,有野豬橫行的豬口。

為了了解東荊河的歷史,筆者找到1994年湖北省水利廳發布《東荊河堤防志》的內容。

東荊河位於長江中游下荊江以北,漢江下游以南的江漢平原腹部,上起潛江龍頭拐串漢江,下迄武漢市漢南區三合垸通長江,河流曲長173公里,是漢江下游唯一的分流河道。兩岸堤防全長344公里,其中東荊河修防處管轄田關以下兩岸堤防317.156公里,是漢南和四湖地區重要防洪屏障。其保護範圍,包括潛江、監利、洪湖、仙桃四縣市85個鄉鎮、農場和436.48萬人口。以及江陵,武漢市漢南區部分面積和人口。兩岸物產豐富,農、林、牧、副、漁五業興旺,是全國重要的糧、棉、油、豬、魚、禽、蛋和輕工產品出口基地,經濟發達。1991年國民生產總值達53.93億元,不但是荊州地區重要經濟支柱,而且在湖北省乃至全國也占有一定的地位。

東荊河是江漢水沙運動的產物,原為古雲夢澤的一部分。歷經江漢二水複合沖積和水源關係不斷演變而逐漸形成沖積平原河流。古往今來,東荊河地域江河串通,湖泊密布,水域遼闊,水源關係複雜。東荊河原本沒有固定的河床,洪水灌入,即橫衝直闖,危害肆虐。隨着自然環境演變,歷代勞動人民為了開墾這塊肥沃土地,年復一年地修築了東荊河兩道順水長堤,才成了現在的河道。

以上《東荊河堤防志》的介紹,既說明東荊河是漢江水沙運動的產物,又說明漢江是古雲夢澤的一部分,還說明東荊河流域地區物產豐富。《東荊河堤防志》提到的荊江全長360公里,是指長江從今湖北省宜昌枝江市到今湖南省岳陽市岳陽縣城陵磯段的別稱。

東荊河如今的河道是:從今湖北省潛江市澤口鎮龍頭拐接漢水南流,於監利縣新溝鎮東流,經湖北省仙桃市新溝鎮、通海口鎮、楊林尾鎮、郭河鎮,到今荊州洪湖市白廟鎮至仙桃市楊林尾鎮分為南北兩支,北支經復興場、張家棚接改道新河,至仙桃市五湖漁場東岸出仙桃市境,全長88公里;南支從仙桃市楊林尾鎮經洪湖市黃家口鎮,沿洪湖隔堤過仙桃市楊林尾鎮壕口、官壋、吳家剅、新陽溝、茅草湖,出仙桃市境長38.5公里,是仙桃市與洪湖市的分界線。從茅草湖(原為洪湖市新灘鎮蘆葦站)到洪湖市新灘鎮白斧池村(現併入胡家灣大隊)漢洪大橋底下匯入長江,北面是今武漢市漢南區水洪鄉新溝村,也就是水利系統所稱的「武漢市漢南區三合垸」。漢南區三合垸是指一九五一年沒有設洪湖縣之前的稱呼,設置洪湖市後,三合垸中的同心垸屬於洪湖縣新灘鎮胡家灣大隊管轄。」

東荊河與古稱夏水的內荊河都在新灘鎮北部注入長江(見衛星地圖)。東荊河入長江口與仙桃市沙湖鎮五湖漁場都在漢洪大橋底下匯入長江。漢洪大橋全長為6300米,是武漢市漢南區水洪鄉新溝村與洪湖市新灘鎮白斧池村的連接點。漢洪大橋底下的濕地,撤除三垸後,生長蘆葦。解放前這裡流傳一句順口溜:「過了新灘口,性命到了手。」說的就是漢洪大橋主橋4446米的泄洪口長滿蘆葦,蘆葦灘延伸到仙桃市五湖漁場、新灘鎮東湖大隊、漢南區湘口農場等地,總面積約三十萬畝。《洪湖赤衛隊》拍攝,曾在這一帶取蘆葦盪景。

在東湖社區湖北文壇,有一位網名叫「荊楚沔陽」的作者,在《沔陽地名的來歷》中說:「沔陽,顧名思義,'沔水之陽』也。湖北沔陽建制於南朝梁天監二年(503),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自古山南水北為陽,今天的沔陽在漢水之南,為什麼不叫沔陰呢?這就要提到夏水。在水系不明朗的古代,沔水在沔境並非漢水,而是借用了夏水。借用的多了,連長江的一部分也曾經被稱為沔水。《辭海》記載:'夏水,古水名。據《水經注》,故道從湖北沙市東南分江水東出,流經今監利縣北,折東北至沔陽縣治(今沔城)附近入漢水,自此以下的漢水也兼稱夏水』。當時的沔陽縣治在夏水之北,故名沔陽。」筆者認為荊楚沔陽先生的說法牛頭不對馬嘴。

我們把目光再投向古代稱「夏水」的新灘鎮內荊河。

翻開新灘鎮的歷史,在王莽代漢的公元9年,將南郡改稱南順郡,州陵縣(治所在今湖北省荊州洪湖市東北四十里烏林鎮黃蓬山)改為江夏縣,江夏縣治在今荊州洪湖市新灘鎮。1951年5月,沔陽專區併入荊州地區專員公署;同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決定,將沔陽縣東荊河以南區域,以及監利縣東部、嘉魚縣長江北部、漢陽縣西南部的毗鄰區域劃出,成立洪湖縣。新灘口從漢陽縣劃出來的有內荊河以西的新灘鎮政府所在地街道、胡家灣、夏家墩、廟灣村、下灣村、東湖大隊、南到坪北村的漢陽溝;新灘鎮內荊河東岸劉家墩、大興嶺、宦子口村、北洲村等地屬於嘉魚縣。新灘鎮北部東湖大隊一帶與仙桃市五湖漁場相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期,這裡流行這樣一首民謠:「沙湖沔陽洲,十年九不收,若有一年收,狗子不吃鍋巴粥。」既說明這裡水害嚴重,又表明土地肥沃。

綜上所述,沔陽縣的沔水坐標還不明確,千百年來,不知道有多少學者在探討。就象盲人摸象莫衷一是。

不過,通過以上的考證,筆者從中理解了《說文解字注》中漢江上游諸多水系通沔水,是因為沔水從今陝西省安康市到湖北省江漢平原段,與漢江渾然一體,所以不懂歷史的人認定:沔水就是指漢江,漢江就是沔水。於是,以誤傳誤,導致形成了廣泛「共識」;在這一共識下,三人成虎。

如果有人與筆者的觀點一樣,不認同東荊河、內荊河就是沔陽設縣的沔水坐標,就和筆者去考證一下楷化後的沔字。「沔」字楷化者特別用心,他將漢江在今襄陽市襄州區張灣鎮淯水入沔水大轉彎段,以「沔」右邊上部類似「正」字的一橫來表示,「正」字中間結構,表示今湖北省荊門京山市和湖北省潛江、仙桃等地,也表示沔水是網狀形態;類似「正」底部的堅橫,表示內荊河與東荊河;左邊三點水,表示沮水(此沮水不是發源於發源於秦嶺山脈南麓陝西省留壩縣與鳳縣交界處、古稱東狼谷的沮水,而是發源於今湖北省十堰市房縣西南荊山,東南流至今湖北省宜昌當陽市與漳水匯合的沮水;沮水和漳水在今當陽市匯合後,合稱沮漳河,流經今湖北省荊州市區西南匯入長江)、漳水、江漢運河(也稱揚水、子胥瀆)等水系;沔字右邊豎彎鈎,就是從襄陽到武漢市漢陽區漢江從龜山腳下入長江口。最後連沔水匯入長江的一鈎也表現出來了。草書簡體沔字更乾脆利落,除了左邊三點水保留,右邊簡化到類似「弋」字,表示漢江從襄陽到武漢市入長江的線條形狀。從楷化後的沔字來看,說明沔水既複雜又浩瀚。

有人會說:如果你許雨濃將江漢平原的複雜水系都視為沔水,怎樣解釋沔陽縣的來歷呢?

筆者認為,要想破解沔城鎮與沔水的迷底,我們得先說沔城鎮的玉帶河。沔城鎮的玉帶河古稱漕河,俗名王保河。位於仙桃市東荊河與通州河之間,發源於今東荊河以南之柳口。清朝同治四年(1865),監利縣東荊河楊林關潰口,沖斷王河口,故東荊河以北的漕河從王河口起,北流至沔城鎮蓮花池折向西流,繞舊城南門、西門、北門,至七里城折向東流,宛若玉帶,故名玉帶河。流經鐵泥壩與東荊河平行東流蘇楊馬口,折向北流經白魚嘴至張溝入通州河,全長35公里。

筆者介紹沔城鎮玉帶河的前世今生,就是為了說明一個問題:漢江上游發源於今陝西省西寧強縣的玉帶河,乃是漢江三源之一。我們從沔城鎮的玉帶河取名來看,是人為、還是巧合?從這一巧合看來,沔陽縣設縣,後人有借用玉帶河為縣名之嫌。這是筆者對沔陽縣來歷的第一個通俗狹隘的解釋。另外,梁武帝設置沔陽郡時(治所與沔陽縣同城),由於晉朝的沔水名稱已經變得複雜,導致他不能準確界定沔水區域。從西晉到東晉,沔水既有沔陽、沔南、沔北、沔中之稱,又有沔西、沔陰、荊沔等名稱:

《資治通鑑》咸康五年四月記載:「然此但論征西既至之後耳,尚未論道路之慮也。自沔以西,水急岸高,魚貫溯流,首尾百里。」

《資治通鑑》咸康五年九月記載:「九月,石閔敗晉兵於沔陰。」

《資治通鑑》永嘉二年十二月記載:「成平寇將軍李鳳屯晉壽,屢寇漢中,漢中民東走荊沔。」

《資治通鑑》永嘉六年十二月記載:「顗始至州,建平流民傅密等叛迎杜苾,苾別將王真襲沔陽,顗狼狽失據。」

以上原文就是從丹江口市到江漢平原以及江漢平原周邊相鄰地帶的沔水多種名稱,說明沔水因浩大而地域遼闊。因此,《資治通鑑》昇平五年(361)四月,桓溫任命弟弟桓豁都督沔中七郡(即襄陽、竟陵、江夏、南郡、新野、義城、順陽七郡。供參考)的軍事。

除此之外,漢江和沔水在枯水季節高度重疊的段面,《資治通鑑》將這一重疊段面稱為「沔江」。如,晉愍帝司馬鄴的建興元年(313)八月記載如下:

陶侃使參軍王貢告捷於敦,敦曰:「若無陶侯,便失荊州矣!」乃表侃為荊州刺史,屯沔江。

以上荊州刺史陶侃屯兵的沔江,就是指今武漢市蔡甸區到漢陽區龜山腳下漢江入長江段面,是漢江、沔水在枯水季節重疊段面。有人會問,你許雨濃怎麼證明今武漢市蔡甸區到漢陽區龜山腳下漢江入長江段面,就是史料中所指的沔江?筆者的證據如下:

杜苾將王真襲陶侃於休障,侃奔灄中。周訪救侃,擊苾兵,破之(《資治通鑑》建興二年三月)。

以上原文是《資治通鑑》晉愍帝司馬鄴的建興二年(314)三月記載。意思是指叛軍首領杜苾帶領王真到林障城(位於今湖北省武漢市蔡甸區東北漢江南岸)襲擊荊州刺史陶侃,陶侃逃往灄中(指今湖北省孝感市與今武漢市黃陂區以南灄河中段地區,灄河入長江口位於今武漢市輕軌漢口北站附近)。周訪增援陶侃,打敗了杜苾。

這就是梁武帝在設沔陽郡和沔陽縣前的沔水複雜名稱,梁武帝在501年從襄陽走江漢平原到今武漢市漢陽區龜山腳下漢江入長江這段征程時,深感沔水名稱複雜,所以他奪取天下後,迅速為漢江、沔水定出準確的地名,這樣既便於軍事指揮,又便於行政。

沔陽郡只管轄沔陽、雲杜二縣,說明梁武帝在告訴後人,沔陽、雲杜二縣坐落在江漢平原的沔水中心區域,有別沔中七郡,就以諸葛亮時代的荊州北部沔水來命名沔陽縣,就像今湖北省與湖南省以洞庭湖、河北省與河南省以黃河取名一樣:這就是沔陽縣的來歷!

考證了楷化的沔字和沔陽縣的來歷,我們對沔水和沔陽設縣有了清楚的認識。那麼,沔水稱夏水,夏水稱滄浪水又是怎麼回事呢?

丹江口水庫,位於漢江中上游,分布於湖北省丹江口市和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水域橫跨鄂、豫兩省,是亞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在東晉沔水延伸到這一帶。

三、夏水與滄浪水考

《水經注.卷三十二》對夏水有如下的記載:

夏水出江津,於江陵縣東南的江津豫章口,東有中夏口,是夏水之首,江之汜也。

以上原文中的「江津」,是指今湖北省荊州市沙市區西部長江北岸的一個長江渡口。「江津豫章口」是指春秋晚期楚靈王羋圍六年(前535)修築的離宮章華台(又稱章華宮。此台位置有爭議,另一說位於湖北省潛江市龍灣鎮附近),也稱豫章台而得名。坐落在今湖北省荊州市沙市區江津東路和紅門路交匯處太師淵公園。公園位於長江西北,從太師淵公園到長江北岸邊,航空距離約二公里。太師淵公園西北離當年楚國首都紀南城遺址約十五里。太師淵原名叫章台淵、台寺淵、荷葉淵等名。後來改名太師淵,是為了紀念明朝太師張居正而取名。「夏水出江津,」說明夏水是從今湖北省荊州市沙市區太師淵公園處進入長江的。「夏水之首」是指夏水到江陵縣東南入長江的最先一個出口。「江之汜」,是指夏水流入長江形成的支流。

《荊州志》記載:

屈原所謂過夏首而西浮,顧龍門而不見也。龍門即郢城之東門也。又東過華容縣南。又東至江夏郡雲杜縣,入於沔。

以上原文中的華容縣,不是今湖南省岳陽市的華容縣,而是治所在今湖北省荊州市監利縣北華容故城的華容縣。曹操赤壁大戰失敗後,走的華容道就是指今監利縣汴河鎮至毛市鎮一段。其中「又東至江夏郡雲杜縣,入於沔。」雲杜縣治所在今湖北省荊門京山市新市鎮,雲杜縣當年管轄地域到今天湖北省仙桃市北部,「入於沔。」說明夏水延伸到了今湖北省荊門京山市。

據北宋太宗趙光義(939-997)時期的地理志史《太平寰宇記》記載:

江陵西南二十里有虎光渡口。南江從此東南流注入澧水,而北江則沱水也。其後北江漸盛,南江漸微,世反而以南為沱,北為江水矣。夏水在城東南,東流入監利縣界,又東流入漢陽府沔陽州界。

原文中的「虎光渡口」,位於今湖北省荊州市江陵縣西南龍洲南岸。《讀史方輿.七十八卷.湖廣四》記載:「虎渡口府西南二十里。《志》雲(是指《荊州府志》記載):龍洲南有虎渡里。後漢時,南郡太守法雄(?一117年)有優異政績,猛虎渡江而去,因此得名。」

以上史料中的「夏水在城東南,東流入監利縣界,又東流入漢陽府沔陽州界。」是東漢到北宋時期對夏水東西向長度的界定,指內荊河。

今天洪湖市新灘鎮內荊河從長江口一直上溯到今湖北省荊州市江陵縣,從江陵縣向西北承接江漢平原西南部的沔水,與東荊河水系相通,都延伸到荊門京山市,東荊河流到新灘鎮白斧池村匯入長江後,繼續向北匯入今湖北省仙桃市東南部的太白湖(今已消失)。

太白湖大概形成於南北朝時期,最早的文字記載不詳,但《水經注·沔水》中記載:「沔水又東逕沌水口,水南通沔陽縣太白湖,湖水東南通江,又謂之沌口。」

原文提到的「沌口」是古鎮名,位於今武漢市漢陽區東南。是沌水、太白湖入長江口,同時也是東荊河入長江口。沌水上接沔陽諸水,夏、秋二季水漲可以通航,古時常為武昌至江陵縣之間江運別道。西晉愍帝司馬鄴的建興年間(313年四月—317年三月)初期,王敦以陶侃為荊州刺史,鎮守沌口鎮。

《水經注·江水》記載:「江水左得湖口,水通太白湖。」

明朝人朱衣撰《嘉靖漢陽府志》記載:「太白湖在縣治西一百里,九真山(位於今武漢市蔡甸區,目前是九真山國家森林公園的核心區域,占地面積3平方公里)南。其水西接沔陽,廣袤二百餘里。春夏與新灘、馬影、蒲潭、沌口等湖合而為一。」

《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夏水》中記載:「夏水,今名長夏河。上流為太暉港,自湖北省江陵縣西北,南流折東,至沙市稱沙市河(現代稱龍門河、便河),折北匯為藕塘、海子二湖,又東為馬子、太白諸湖,東南出為角廟河,匯為三湖,又東南出,匯為白鷺湖,又東南出,經監利縣,折東為習家河,又東北經沔陽縣,南注大江,今之長夏河,首不出江而尾不入沔,道與古異矣。」說明夏水到清朝晚期水道有變化。《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是1931年5月由商務印書館香港分館出版,作者是臧勵和(1875-?),今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人。他的時代與酈道元時代隔了一千多年,其說法我們這一代人還能讀懂,他所提到的「馬子、太白諸湖,東南出為角廟河,匯為三湖,又東南出,匯為白鷺湖。」這些湖泊有的已經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因人為造田消失,若干年後,人們考證夏水就沒這些參照坐標了。

以上《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夏水》中提到「太暉港」,位於今荊州市城西,現名太湖港。其中的「太暉觀」位於湖北省荊州城西門外約一公里處。今有太湖水庫,引長江水到江漢運河,延伸到江漢平原第三大湖長湖(就是《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提到的海子湖)。是全國唯一著名的「四庫連江」大型活水庫。總承雨面積190平方公里,灌溉農田40.53萬畝;「又東為馬子」,馬子湖位於荊州市沙市區觀音壋鎮習口村,原來是長湖邊一個窪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左右圍成了內垸;「角廟河」位於今湖北省荊州市沙市區觀音壋鎮,與湖北省潛江市相鄰,靠近長湖;「匯為三湖」指江漢原平四湖之一的三湖,三湖位於荊州市江陵縣,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左右,因人工造田圍垸消失;原文「匯為白鷺湖」,指江漢平原四湖之一的白露湖,白露湖位於荊州市江陵縣,也在二十世紀七十年左右填湖造田消失。

也就是說,夏水(其實就是沔水)到臧勵和時代稱長夏河。夏長河在明朝末期的地理學家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湖廣三》卷77,就有記載:

沔陽州南四十里。《志》雲,襄水為漢之潛,而長夏河即夏水,江之沱也。自監利縣流入境,東為大馬長川,過沙口,又東北過柴林河,至直埠,與漢水合(《方輿紀要》的作者是清朝初年顧祖禹,中華書局2005年版本)。

以上史料意思是說,夏長河在沔陽州城南面四十里,這正好是沔城鎮到新灘鎮內荊河的距離。由此看來,夏水從東漢晚期到清初就有不同的變化。筆者以「夏長河」取名的來歷說起。「長夏」的意思有二:(1).指陰曆六月。《素問·六節藏象論》記載:「春勝長夏。」王冰註:「所謂長夏者,六月也。」(2).指夏日。因其白晝較長,故稱。《讀史方輿紀要》原文中的「江之沱」,是指荊州城沱水在今湖北省宜昌枝江市東;古江水至此分為南北二流,南流為長江正流,北流成為後世南流,稱之為微,沱水轉成正流,就是今湖北省荊州松滋市新江口鎮附近的一段長江。

也就是說,那時的長夏河是指夏天漲水匯集而形成的洪水。是南方梅雨季節降雨形成,波及江漢平原、丹江口水庫以及陝西省安康市,所以稱夏長河。夏長河儘管因地理、水系在不斷變化,但筆者相信最起碼在許慎、諸葛亮時代它就是江漢平原乃至丹江口水庫形成形如網狀的沔水。

有人會提出質疑說:「不對!既然你許雨濃認為長夏河是沔水,由雲夢澤演變而來。那麼,為什麼江漢平原又有沮水、漳水、東荊河、內荊河、江漢運河、通州河、柴林河、州河、沌水、角廟河、玉帶河等等大大小小的河流與湖泊呢?」

筆者的回答是:由於沔水面積大、流域廣,分段、分流、分區域,由湖泊、河流形成的網狀遼闊水系,所以不同區域起不同名稱不足為奇。比方說,漢江分段起名沔水、滄浪江、襄江等名,長江分段起名沱沱河、通天河、金沙江、川江、荊江、潯陽江、皖江、揚子江等名,東荊河在今武漢市漢南區國營農場湘口到漢南區烏金街又稱順通河。原因是這些水系龐大,人們為了有系統、準確地定位地名,所以對一水取了不同的名稱。故而,漢江在今武漢市漢陽區龜山腳下入長江的出口,既稱漢口,又稱沔口,同時還稱夏口和魯口(古代龜山稱魯山而得名),就說明沔水多名是正常的,因其水系複雜,漢、夏、沔等水系夏季渾然一體。

由於時代的變遷,到了明、清兩朝,人們一直對漢、沔、夏三水水系的混淆,就逐漸誤認為沔水就是指漢江。這樣,人們將考證沔陽縣的沔水目光,就緊緊地盯在了內荊河和東荊河,甚至「荊楚沔陽」先生說「沔水是今仙桃市張溝鎮古州河」,也成了沔陽縣來歷的沔水坐標;小小小泡在《漢沔之辯》中無奈地說:「'沔水』是實指還是虛指,卻是一個大大的問號」等謬論。

根據《明史·地理志五》關於夏水記載:「沔陽州合沔水,故沔水亦兼夏水之名」。這裡指的是東荊河、內荊河就是沔陽州的沔水,所以內荊河古稱夏水。東荊河在新灘鎮白斧池村入長江,並不是它下游終點,它在新灘鎮東湖大隊還有一條北上的河床,到武漢市漢南區國營農場湘口街道分流,進入通順河,蜿蜒曲折,一路狂奔,連通武漢市蔡甸區黃陵鎮黃陵大橋的長河,多處分流,進入沌口經濟開發區沌口街萬家湖社區東荊河大道南面四百米左右,在武監高速江灘特大橋橋下匯入長江。

東漢經學大師鄭玄在《古尚書注》中說:「滄浪之水,今謂之夏水。」說明夏水就是滄浪水。有人會問:你許雨濃如何解釋酈道元在《水經·夏水注》中所說:「夏水出江津於江陵縣東南,又東過華容縣南,又東徑監利縣南,又東至江夏雲杜縣入於沔。」和《漢書·地理志》所載:「夏水首受江,東入沔,行五百里。」的呢?。

筆者認為,要想解釋清楚這一現象,我們不得不從滄浪水說起。百度百科對滄浪水解釋說「滄浪水是在《孟子·離婁》中記載,孔子周遊列國時聽到小孩子唱了一支歌:'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筆者認為,這一說法顯然是把滄浪水的記載延後了。據筆者所知,事實在春秋早期,齊國大夫寧戚就有關於滄浪水的詩曰:「滄浪之水白石粲,中有鯉魚長尺半。敝布單衣裁至骭,清朝飯牛至夜半。黃犢上坂且休息,吾將舍汝相齊國。」(見寧戚《飯牛歌》)

寧戚早於孔子一百多年,如果按照百度百科另一種解釋,說滄浪是指在今湖北省丹江口市西北地名滄浪洲的話,就有些牽強附會。寧戚是春秋衛國人,至於他是否到過楚國,我們不知道,但有一點可以肯定,詩中「滄浪之水白石粲,中有鯉魚長尺半。」說明滄浪水與漁夫捕魚有關。故而才有《漁父》之詩的誕生,《漁父》詩中滄浪之水清兮,是指沒有下暴雨、夏至節前後形成的倉促潮水(這種潮水不等同於長江中的潮汐。儘管目前筆者不知道這種倉促潮水發生與終止的準確時間,但知道其時間不長),滄浪水可能因這一潮水倉促而得名;《漁父》詩中的滄浪之水濁兮,是指夏天下暴雨形成的洪水。可以濯我足,說明滄浪水與夏天有關,不然,怎麼到河裡洗腳呢?

有人會問,你許雨濃怎麼認定滄浪水就是指夏水中的潮水?這就是筆者在本文中自始至終強調,沔水就是網狀水系的原因。大家想想,從丹江口水庫,到江漢平原,都是由不同河流與湖泊組成的網狀水系,這一水系中,有大量灘涂與窪地,只要到夏至節前後出現倉促潮水,就是捕魚的最佳漁場。為了證實這樣的潮水存在,筆者考證滄浪水時,打電話給宜昌文聯秘書長杜鴻先生,他家住宜昌市長江邊,當我提到長江、漢水中的潮水現象,他馬上記起小時他上學遇到潮漲,大約一個小時左右漲落一次,每次漲起約一尺左右,退潮時,灘涂、窪地涉水捉魚的趣事;我又問我的同輩人許道魁,他說他防汛時,往往看退潮水位才知道江水漲了多少;我還問同學熊忠梁,他說他曾經在漢洪大橋底下濕地砍柴,正遇潮水,魚兒涌到灘涂,他用竹扁擔劈鯉魚。所以筆者認為寧戚所說的「滄浪之水白石粲,中有鯉魚長尺半。」就是指夏至節前後出現的倉促潮水。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前,江河在沒有被工業污染,才有大量魚兒隨潮水而涌,潮水退下時,人們都會到灘涂撿魚,到窪地捕魚。由於捕魚的漁罩(用竹製的捕魚工具,見下圖)與水形成嗆亮聲,所以筆者認為:滄浪水又與因魚罩與水形成嗆亮響聲得名有關。今天丹江口水庫一帶的漢江稱滄浪江,今湖北省仙桃市一帶又稱滄浪河,就是因為這二地有大量的灘涂、窪地,是天然漁場,才有滄浪江與滄浪河的名稱;再聯繫《水經·夏水注》中所說:「夏水出江津於江陵縣東南,又東過華容縣南,又東徑監利縣南,又東至江夏雲杜縣入於沔。」和《漢書·地理志》所載:「夏水首受江,東入沔,行五百里。」說明江漢平原上的滄浪水在漢朝夏天所形成的面積,西從今湖北省荊州市,北到今湖北省荊門京山市,東到今武漢市漢陽區龜山腳下漢江入長江處的面積,這是東漢到南北朝時代雲夢澤演變成江漢平原過程時的面積。由此,我們對鄭玄所說的:「滄浪之水,今謂之夏水」就不難理解了。又如,北魏·酈道元《水經注·丹水》記載:「水出丹魚(首字「水」,是指今湖北省十堰丹江口市丹江水庫一帶的丹水)。先夏至十日,夜伺之,魚浮水側,赤光上照如火。」

以上是筆者對夏水、沔水就是滄浪水的考證,至於是否正確,還有待水利專家與歷史學者進一步考證。

現代人在窪地用竹罩捕魚

四、漢陽鎮的來歷

有人會說,古人既然以「水北為陽」,你許雨濃怎麼解釋今天的漢陽區,歷史上為何取名為漢陽鎮的呢?因為漢陽區在龜山腳下的漢江南岸呀!

筆者認為,要想把漢陽鎮的來歷說清楚,首先得從明朝憲宗朱見深說起。朱見深的成化年間(1465—1487)將漢江改道,把漢江與江漢平原的一些複雜的河流、湖泊合為一體,再把漢江位於今武漢市漢陽區江堤鄉的主要泄洪口廢除,只留下今漢陽區龜山腳下的漢江入長江口。武漢三鎮(即漢口鎮、武昌鎮、漢陽鎮)建漢陽鎮時,以漢陽區江堤鄉的漢江泄洪口為坐標,漢陽區位於當年漢江泄洪口北岸,因此,今武漢市紗帽鎮稱漢南區。

事實上漢陽區在龜山腳下的漢江入長江口,遠比漢陽區江堤鄉的漢江泄洪口出名,為何小小的漢江口比大大的漢江泄洪口出名呢?是因為龜山腳下的漢江入長江口,一年四季都在迎接八方來客,而漢江泄洪口只有在夏季才顯露出它狂野本性。所以夏口、沔口、漢口、魯口四塊金牌,都戴在了龜山腳下漢江入長江口這位古老而年輕的名星脖子上。江陵縣的江夏口(指今湖北省荊州市夏水入長江口。如《資治通鑑》晉安帝司馬德宗的義熙十一年【451】二月記載:「裕使其婿振威將軍東海徐逵之統參軍蒯恩、王允之、沈淵子為前鋒,出江夏口。」是指劉裕征討荊州刺史司馬休之出的江夏口,就是指當年江陵縣夏水入長江口),漢陽區江堤鄉的夏口,新灘鎮的夏口,好像已經被世人遺忘。

有人會說,你的證據呢?

讓我們進入歷史。東漢獻帝劉協的建安十三年(208)正月,孫權決定西征江夏郡太守黃祖。黃祖用兩艘艨艟艦封鎖沔口(也就是位於今武漢市漢陽區龜山腳下漢江入長江口),然後又用粗棕纜繩捆綁巨石作為船碇,船上有一千人作為弓弩射手,這些人輪流發射飛箭,其密集程度如雨,導致吳軍無法越過封鎖線。

此時,東吳方面以偏將軍董襲和別部司馬凌統作為先鋒,各率敢死隊一百人,為了嚴防箭射,每人身披兩副鎧甲,乘大船沖入黃祖的艨艟艦之間。在萬箭齊發的險境中,董襲迅速抽刀砍斷固定艨艟艦的兩股棕纜,艨艟艦隨着漢江水橫衝到長江的江面上,東吳的大軍才衝出了封鎖前進。接着黃祖命令都督陳就率領水軍迎戰。東吳的平北都尉呂蒙阻止其前鋒,親手砍下陳就的頭顱懸掛示眾。隨着戰局的轉變,吳軍乘勝實行了水、陸追擊,逼近夏口城(指劉表部將黃祖在龜山北麓築的卻月城,卻月城被東吳在208年正月攻破後。劉表之子劉琦又在龜山南麓建了魯山城,也稱夏口城。東吳黃武二年【223】,孫權築夏口城於黃鵠山【即今黃鶴樓的蛇山】)。吳軍出動了全部的精銳部隊,對夏口城進行猛攻,等到攻陷城池後,又大肆屠殺無辜的民眾。

再如南宋文學家、音樂家姜夔《清波引》詞序:「余久客古沔,滄浪之煙雨,鸚鵡之草樹……」都說明今天武漢市漢陽區龜山腳下漢江入長江口既稱漢口,又稱沔口,同時還稱夏口和魯口。當我們了解到漢、沔、沮、夏、滄浪五水的關係與方位,就能讀懂有關歷史戰爭中涉及到的沮水、沔水、夏水、滄浪水不等同於漢水的關係了。

新灘鎮到武漢市大橋收費站,收費站下就是東荊河入長江口。水利部門所稱的三垸也在橋下。


新灘鎮內荊河上的排水閘,1957年修建,從排水閘到內荊河入長江口約三公里。排水閘左邊是大興嶺村,我六歲遷新家在排水閘左邊下坡處。右邊是內荊河新灘鎮張家地、上灣、中灣等村。

五、小 結

通過以上考證,筆者發現了一些問題。第一,我們把沔陽設縣時代的記載搬出來,就知道沔陽縣在設縣之前的沔水現狀。

沔陽屬古「雲夢澤」。據沙湖、越舟湖出土文物證明,新石器時期,就有先民們在這塊土地上開拓生息。傳說大禹治水,分天下為九州,沔陽在九州之一的荊州域內;夏、商時為荊州域。

西周建立後,周成王封鬻熊之後於荊山子男之田稱荊楚,春秋時為鄖國、州國地,東周桓王十一年(前701年),鄖、州、隋、絞、廖等國伐楚,為楚國所滅,遂屬楚地,地近楚郢都;周昭王伐楚,卒於江上而不返;楚平王游雲夢,駐蹕排湖,屈原遇漁父,歌滄浪之水。

秦滅六國後行郡縣制,分天下為三十六郡,本地屬南郡;漢承秦制,漢高祖六年(前201年),分南郡東境為竟陵、雲杜兩縣。沔陽西北為江夏郡雲杜縣地、東南為南郡州陵縣地;漢高祖詐游雲夢擒韓信;漢武帝時在郡之上復設州,分天下為十三州,仍隸屬荊州南郡。

三國時雲杜、州陵屬吳地,魏蜀吳共爭荊州,赤壁之戰即發生於沔陽南部(今洪湖)附近,後荊州大部為吳所有,南郡亦屬之。

晉滅吳後不久進入「五胡十六國」時代,北方戰事頻繁,荊州成為南朝北方軍事重鎮;南朝地少民多,遂將地劃分為較小的郡縣便於管理。

南朝梁武帝天監二年(503年),始於本地置郡設縣,因地處沔水以北而稱沔陽郡——是為建制之始。分竟陵郡設沔陽郡,領雲杜、沔陽二縣,沔陽縣由雲杜(縣治今剅河附近)析置。置州城郡,領州陵縣,縣治今新灘口;置營陽郡,領惠懷縣,縣治今張溝附近(見網上百度百科「仙桃市」詞條歷史沿革)。

以上是網絡上《仙桃市志》記錄,是仙桃市從遠古到南朝梁時代的歷史,至於其中有多少真實性,我們只有多方考證才能確認。比方說,原文「領州陵縣,縣治今新灘口」是錯誤的,因為州陵縣漢朝的治所在今湖北省荊州洪湖市東北四十里烏林鎮黃蓬山,而不是新灘口。新灘口是王莽代漢的公元9年,將南郡改稱南順郡,州陵縣改為江夏縣,江夏縣治所從烏林鎮黃蓬山遷到今洪湖市新灘鎮。如果說新灘口是州陵縣治所,也有一種可能,那就是王莽在公元23年九月覆滅,江夏縣恢復為州陵縣,新灘口仍然是縣治。假若如此,《仙桃市志》就應該有憑證,把過程介紹清楚。

隨着歷史的變遷,好多地方志有誤或記載不詳,往往以誤傳誤,最後導致我們的歷史面目全非。筆者在此強烈呼籲,《江陵縣誌》與《荊州市志》應該把荊州設市之後,江陵縣與荊州市地域與縣城分出荊州城的關係介紹清楚,因今天的江陵縣不是古代江陵縣,漢朝的江陵縣包括了今天的荊州市城區和周邊部分地區,今天的江陵縣城從荊州市內遷出,導致人們介紹古代江陵縣治所時,仍然認為江陵縣治所在今湖北省荊州市城區,而事實上1998年10月,江陵縣政府從今天荊州市區遷到了今江陵縣郝穴鎮。如果我們再說江陵縣治所在荊州城區就是錯誤的了。與之相同,荊州治所也在今湖北省荊州市城區,而不再是江陵縣了。讀者可參考筆者撰寫的《何處是荊州》一文。又比喻說,歷史上赤壁大戰古戰場只有一個,只因蘇東坡有一首《赤壁懷古》的絕唱,就有了黃岡的文赤壁;因赤壁大戰遺址有旅遊之利可圖,又有了武漢市江夏區金口鎮的赤壁(指位於金口鎮南約八里長江邊的金磯山,又名赤磯山);而真正的赤壁古戰場在無奈之下,於1998年6月11日,乾脆將蒲圻市改名為赤壁市。這既是讀者的無奈,又是歷史的可悲,導致讀史、寫史的人出現尷尬,甚至於有些尷尬成為了美談。比方說,歷史上壓根兒就沒的貂蟬,呂布只不過與董卓的侍女通姦,在《三國演義》中,這位侍女就變成了王允的歌姬,最後派生成為我國四大美女,讓歷史學家啼笑皆非。

現在的仙桃市張溝鎮,從《仙桃市志》來看,曾經是營陽郡惠懷縣的治所。筆者在《東晉南北朝輿地表》查到惠懷縣,惠懷縣應該是東晉安帝司馬德宗(382―419)的義熙十三年(417)在州陵縣西北設置,隸屬荊州江夏郡,而營陽郡是三國時期東吳末帝孫皓的寶鼎元年(266),分零陵郡南部設置,郡治在營浦縣(治所在今湖南省永州市道縣濂溪街道辦事處一帶)。管轄營浦縣、營道、舂陽、泠道四縣。屬荊州管轄。《仙桃志》所說的惠懷縣是僑置,而不是《仙桃市志》所說的開始就設在張溝鎮。據《州國.荊州州國》記載:「時至公元551年,北朝西魏文帝蕭寶炬撤銷州陵、惠懷二縣,設置建興縣,縣治設在今仙桃市沔城,隸屬荊州沔陽郡(見《西魏書.三》《辭海》)。」《仙桃志》就沒有介紹清楚惠懷縣僑置的過程;

第二,關於荊州。西漢時的荊州大致管轄今湖南省、湖北省大部、河南省西南南陽和信陽地區,另外加廣東、廣西、貴州邊界與當年的荊州接壤地區。治所無法考證。東漢荊州管轄南陽郡、南郡、江夏、零陵、桂陽、武陵、長沙、章陵八郡,赤壁大戰後,東漢荊州八郡劉備占領了長沙、零陵、桂陽、武陵四郡;孫權奪取了南郡江夏二郡各一部;曹操占領了荊州南陽、章陵二郡和南郡、江夏二郡的各一部。其中孫權的南郡一半,是在一年多的「南郡之戰」後,建安十四年(209)十二月才真正占領。筆者介紹一下劉備借荊州的情況。俗話說「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而事實上劉備借的只是當年的荊州南郡孫權奪取的一部分,所以筆者曾以「劉備借荊南——有借無還」取代。原因是:赤壁大戰後,劉備以今湖北省荊州市公安縣(當時稱孱陵縣)作為荊州臨時治所,就改「孱陵縣」為「公安縣」。劉備借到孫權的南郡城(位於今荊州市區紀南鎮一帶,當年屬於江陵縣管轄)以後,將荊州治所遷到現代的荊州城。漢獻帝的建安二十年(215)五月,孫權要劉備歸還荊州城時,雙方進行了戰爭,最後有人說曹操將要攻打漢中,劉備擔心失去益州,派使者向孫權求和,就將荊州長沙、江夏、桂陽以東三郡歸還孫權,南郡、零陵、武陵三郡以西劃歸劉備。三國之後,荊州治所僑置的地方很多,特別是南北朝時期;

第三,《千古悠悠——何處說荊州》的作者羅亞蒙(代表作《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大辭典》上下卷300萬字,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在文中說:

秦滅楚後為江陵縣治,始有城池,稱「江陵城」。西漢武帝時荊州刺史治江陵,始稱「荊州城」(見《人民日報》2000年12月09日第五版)。

而事實上周赧王三十七年(前278),秦國派大良造白起進攻楚國,占領了紀郢城(位於今湖北省荊州市紀南鎮。當年江陵地域),於是在江陵縣設置南郡。直到三國劉備借南郡前,江陵只是南郡治所,不知羅亞蒙先生說漢武帝分天下為十三州,荊州治所在江陵縣的證據何在?羅亞蒙先生更有待商榷的地方是說「始有城池」,意思是說江陵才有了城池。而春秋楚文王熊貲元年(前689),楚國遷都於郢,指的就是今荊州市紀南鎮,紀南鎮位於秦時江陵縣城區。

在「國學大師網絡數據庫」,對荊州古城有這樣的記載:「即湖北省江陵縣城。地處長江流域中游,鎮巴蜀之險,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春秋戰國時即為楚之船官地。秦滅楚後,成為歷代封王置府的重鎮。古城傳為三國時蜀將關羽所築,原為土城。南宋始建磚城,元初拆除,明初又建,明末被毀。現有城牆,為清順治三年(1646年)依舊基重建。城牆高近9米、厚約10米、周長9.3千米,東西長,南北短,呈多邊形,城牆、城門、敵台、堞垛等均保存較好,起伏曲折,狀若游龍,氣勢雄偉。六座城門之上曾建有城樓,東為賓陽、望江,南為曲江,西為九陽,北為朝宗、景龍,惜大部廢圮或改觀,惟道光十八年(1838年)重修之朝宗樓尚存古樸之制,屹立於拱極門城頭。重檐歇山式頂,高敞軒朗,巍峨壯觀,登臨眺望,城內樓房鱗次櫛比,城外護城河,宛如玉帶環繞。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由此可見,荊州在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四月,設置十三州刺史部,荊州治所並不在當代荊州城。《漢書》《後漢書》《資治通鑑》等權威史料中,都沒有明確記載漢武帝設置十三州、荊州治所在江陵縣。在漢武帝乃至赤壁大戰之前,江陵縣是「封王置府的重鎮」。說明荊州城是在劉備借荊州後,由關羽開始個建,而不是漢武帝時代修建;

第三,關於章華台。現代考古章華台遺址於1987年發掘,位於潛江市龍灣鎮。西距紀南城遺址50千米。目前網上介紹說是楚靈王所建的章華台,亦稱「細腰宮」。

1999年出版的《辭海》,根據1986年潛江龍灣發掘章華台,把古華容縣城(指治所在今湖北省荊州市監利縣的華容縣)的地理位置也定到了今湖北省潛江市西南。章華台究竟建在哪裡,目前有湖北說和湖南說。還有晉史提到「江津豫章口」的章華台,這也是一個撲朔迷離的話題,歷史楚國多次遷都,有紀郢、湫郢、鄢郢、陳郢、壽郢等等。荊楚文會研究會會長王生鐵先生認為楚國都城有十九處,還有說二十四處的,這些郢都都有可能建章華台,我們對潛江市龍灣鎮的章華台就要慎重認定就是楚靈王所建的章華台。

筆者補充以上三點,就是為了讓讀者進一步認清我們的歷史複雜與考證的艱難,我們要有辯證的觀察力,才有可能發現歷史的真跡。

   附件一:

西漢十三州不何沒有治所

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四月,根據《尚書·禹貢》《周禮·職方》,將京畿以外的地區劃分為青、兗、徐、豫、冀、荊、揚、幽、並、涼、益、交阯、朔方十三州時,設刺史一人,由皇帝直接任免。刺史每年八月「周行郡國,省察治狀,黜陟能否,斷治冤獄」。這時的刺史類似今天中央巡視組,對各省官員進行調查檢舉,糾正貪腐。如,曹丕在黃初元年(220)任命賈逵為豫州刺史,《資治通鑑》記載如下:

逵曰:「州本以六條詔書察二千石以下,故其狀皆言嚴能鷹揚,有督察之才,不言安靜寬仁,有愷悌之德也。今長吏慢法,盜賊公行,州知而不糾,天下復何取正乎!」其二千石以下,阿縱不如法者,皆舉奏免之。外修軍旅,內治民事,興陂田,通運渠,吏民稱之。王曰:「逵真刺史矣。」布告天下,當以豫州為法;賜逵爵關內侯(《資治通鑑》黃初元年七月)。

賈逵的意思是說:「一個州的刺史,本來是以六條詔書(又稱「六條問事」。指漢武帝給十三州刺史頒發的詔書,規定了刺史的權力和職權範圍。其六條規定是:一,強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強凌弱,以眾暴寡;二,二千石不奉詔書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詔守利,侵漁百姓,聚斂為奸;三,二千石不恤疑獄,風厲殺人,怒則任刑,喜則淫賞,煩擾刻暴,剝截黎元,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訞祥訛言;四,二千石選署不平,苟阿所愛,蔽賢寵頑;五,二千石子弟恃怙榮勢,請託所監;六,二千石違公下比,阿附豪強,通行貨賂,割損正令也)監察二千石高官及其以下的官員,所以在考察報告中都使用威嚴雄武、有督察官員之才等虛假之辭;而不是說他們安詳、平和、寬厚、仁愛在治理一方,有謙謙君子之德。如今郡太守不重視法令,致使盜賊公開搶劫,刺史即使知道也不追究。這樣下去,國家還能走上正路嗎?」賈逵在豫州擔任刺史期間,對放縱壞人,不按法令辦事的官員,二千石以及以下的官員,都一律上奏朝廷罷免。他還對外整頓武備,對內認真處理民事糾紛,開墾糧田,疏通轉運糧食的水道,受到官員和百姓的稱讚。曹丕稱讚說:「賈逵才是真正的刺史。」[1]

作者簡介

許雨濃,一九五七年三月八號出生,武漢作協會員,代表作《歷代帝王趣談》曾在各種刊物上發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