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靖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許靖華(Kenneth J.Hsu)1929年生於中國,1953年於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取得博士學位。畢業後曾在美國的石油公司(1953—1963)和大學(1963—1967)工作,其後前往蘇黎世瑞士聯邦技術學院(ETH)擔任實驗地質學系主任。退休後從事商業開發。曾獲得歐洲及北美地區地球科學界的優選榮譽沃拉斯頓獎章(1984)和彭羅斯獎章(2001)。
個人簡介
1929年7月1日生於江蘇南京,常駐瑞士,1944年南京師範附中畢業後考入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南京大學)地質系,1948年7月畢業並獲學士學位。同年赴美留學,1950年在俄亥俄州立大學獲碩士學位,1953年在洛杉磯加州大學獲博士學位。1954年入美國殼牌石油公司從事研究工作,1963年到1967年在紐約州立大學和加州大學任教。1967年起移居瑞士,任教於瑞士聯邦理工大學,先後擔任該校地球科學院院長、地質研究所所長。[1]
曾任國際沉積學會主席、國際海洋地質學委員會主席、歐洲地球物理協會首任會長。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地中海科學院院士,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1984年獲世界地學界最高榮譽Twenhofel烏拉斯坦勳章。並曾獲國際地質學界的另外兩個榮譽:英國地質學會授予的最高榮譽Wollaston沃拉斯頓獎章(1984)和美國地質學會授予的Penrose彭羅斯獎章(2001)。2002年獲南京大學世紀校友學術成就金質獎章。[2]
他過去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中國、美國和歐洲度過。在科學生涯到到頂峰的時期,許靖華先生希望回到祖國做一些工作。2004年10月11日,受聘為南京大學高級講座教授,開設《現代科學發展史》公共課。[3]
2007年9月11日,河南大學環境與健康工程研究中心成立,由許靖華任中心主任,秦明周任中心執行主任.許院士表示將積極促成英國牛津大學、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參與共同組建中心工作。[4]
2008年,許靖華成為河南大學環境地理學專業博士生導師;2009年開始招收"地表化學元素遷移與人體健康"方向博士生。[5]
學術成就
對沉積學、大地構造學有深入研究和創新成果。[6]
1970年他提出了"地中海原來是一片荒漠"的驚人發現,八十年代他又拋出彗星撞擊地球引起恐龍大滅絕的理論,一時轟動國際學術界。[7]
1986年,許靖華在《大滅絕》一書中提出地球演進史的「災變說」,反駁達爾文的進化論主張。他認為恐龍及其同時期的動植物大規模滅絕的原因是彗星撞擊地球,天降酸雨等多種災變導致環境變化造成的。他不僅認為進化論在科學上沒有根據,而且說它結合了馬爾薩斯的人口論,為19世紀資本主義血腥擴張提供了所謂依據,並進一步演化成強大者壓迫弱小者天經地義的理論。為此,他曾多次在劍橋、芝加哥、蘇黎世等地和生物學家辯論,因此贏得了打遍天下的「許旋風」、「許大俠」之稱。而《大滅絕》一書曾被一位英國諾貝爾獎得主列為最能影響人類文明的書籍之一。[8]
主要科普作品:
《大滅絕——尋找一個消失的年代》(任克譯)、 《古海荒漠——科學史上大發現》 (朱文煥譯)[9]
自傳《孤獨與追尋——我的青年時代》(唐清蓉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年9月出版)[10]
應用成果
在金屬資源、石油資源和水資源等領域有多項重要的應用成果。[11]
其他研究成果
他研究中國傳統醫學,曾經在英國劍橋大學做《尋求一種共通的語言,現代物理學與傳統中醫的共同性》(In Search of a Common Language)的演講。[12]
研究人生哲學,曾經在中國南京大學「世界著名科學家論壇」做《人生為何:從老子、朱熹到薛定諤、費曼、曼德爾布洛特》(What is Life)的演說。[13]
研究音樂,著有《莫扎特之死》。和他的二兒子安德魯共同完成了一些研究音樂的分形幾何的文章。
此外,他還曾有其他許多的涉足,比如參與奧運會綠化工程的設計,發表中國航空歷史的文章。[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