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繼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許繼慎 | |
---|---|
出生 | 1901年 |
國籍 | 中國 |
別名 | 原名紹周,別名旦如,又字謹生 |
職業 | 無產階級軍事家 |
知名於 | 孝感雙橋鎮 |
許繼慎(1901-1931),漢族,安徽省六安市人,中國工農紅軍早期傑出將領,軍事家。先後參加黃埔軍校兩次東征,並歷任工農紅軍葉挺獨立團隊長、營長和團參謀長,在任中國工農紅軍第1軍軍長、鄂豫皖特委委員、紅11師長時在鄂豫皖根據地時期取得雙橋鎮大捷等一系列勝利。1931年11月在"白雀園大肅反"中被誣陷以"改組派"、"第三黨"、"反革命"等罪名,殺害於河南光山白雀園,時年30歲。2009年許繼慎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目錄
人物生平
童年時代
許繼慎1901年出生在安徽省六安縣石堰鄉土門店一個普通農民家庭。許繼慎在家譜上的名字叫做許紹周,乳名雙喜,兄妹三人中排行老大,下有一個弟弟和一個妹妹。許繼慎自幼聰明好學,4歲就能背誦詩詞,8歲破蒙入塾時,他已能熟練背誦《千家詩》、《唐詩三百首》中的大部分古詩。9歲時,許繼慎從鮑宏濤的塾館轉入鮑昂千的塾館,從塾師王鳳梧讀書。直讀到13歲,許繼慎又轉人塾師張福齋的學館,他在學校好打抱不平,就連鄉里的少年也都樂意與他交朋友。16歲起,許繼慎開始跟隨名儒張侍臣讀書。1919年,許繼慎參加了五四運動。1920年到安慶,考入省立第一甲種工業學校。不久,轉入安徽省立第一師範[1]。
青年時代
1921年4月,許繼慎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同年6月,被選為安徽省學生聯合會常委兼聯絡部部長,參與領導愛國學生運動。
1922年秋,許繼慎當選為安徽省學生聯合會常務委員兼聯絡部長。他先後參加和領導了以安徽學聯為主體的安慶"六二"學潮、澄清安徽省議會三屆議員選舉、驅逐倪系省長李兆珍、驅逐六安知縣駱通以及反對曹錕賄選等一系列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
1923年秋,許繼慎在安徽安慶領導數千名學生痛打賄選的省議員,遭通緝,被迫逃亡上海,進入上海大學學習。
革命歲月
1924年春許繼慎由薛子祥、岳相如(均為國民黨上海大學黨部負責人)推薦投考黃埔軍校。
1924年5月許繼慎考入黃埔軍校第1期第二隊,他認真學習《步兵操典》、《戰術學》、《兵器學》、《地形學》等軍事理論,門門功課都取得了優異成績,這為他日後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名傑出的軍事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
1925年起許繼慎任安徽省學生聯合會常委兼聯絡部長,黃埔軍校支部候補幹事,是該校青年軍人聯合會骨幹,是當時在軍校頗有影響的進步組織"中國青年軍人聯合會"的主要領導人之一。畢業後任排長、第三期入伍生隊六連副連長、連長、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第三師第七團黨代表辦公室少校幹事,學生隊隊長、廣州國民政府高級訓練班第二中隊中隊長,團代理黨代表,參加了第一、第二次東征。
1925年2月和10月,許繼慎在統一廣東革命根據地的兩次東征中,許繼慎等一批黃埔學生軍黨員基層指揮員,率部奮力作戰,為擊潰陳炯明等軍閥的主力部隊,扭轉戰局,立下了戰功。在淡水戰役中,他因功升任連黨代表。在棉湖戰役中,因作戰勇敢任連長。同年10月,調任國民革命軍第1軍第3師第7團少校幹事、團代理黨代表。
1926年3月"中山艦事件"後,共產黨員被迫退出第1軍。許繼慎被調往政治訓練班第2中隊任隊長。同年7月,在中國共產黨推動下,廣東國民政府正式舉行北伐。由中共直接領導的、以共產黨員為骨幹的國民革命軍第4軍葉挺獨立團,作為北伐先遣隊,5月初從廣東肇慶出師北伐。黨為了加強這支部隊,派許繼慎等30多名黨團員營、連、排幹部到獨立團工作。許繼慎任第2營營長,參加了北伐戰爭攻打平江、汀泗橋、賀勝橋等著名戰役。8月底,在賀勝橋戰役中身負重傷仍堅持指揮戰鬥。同年冬,傷愈歸隊,任第25師第73團參謀長。
1927年春,許繼慎調往副軍長兼武漢衛戍司令的葉挺任師長的第24師72團任團長。5月,率部參加擊退叛軍夏斗寅部的戰鬥,再次負傷。大革命失敗後,他在安徽、上海等地從事中共的秘密工作。
1927年5月負重傷往上海醫治,並從事秘密工作。汪精衛武漢國民政府叛變後,曾以獨立師師長的職位作誘餌,妄圖策動許繼慎叛黨,被他斷然拒絕。
1927年5月,在武漢反擊夏斗寅叛亂的戰鬥中,時任國民革命軍第4軍第25師72團團長的許繼慎在團部被圍,戰鬥十分危急的關鍵時刻,他身先士卒,手執團旗,率領3個連隊向叛軍猛烈攻擊。激戰中,他被子彈擊中胸肋,身負重傷,但仍堅守崗位指揮戰鬥,直到平息了叛亂。
1930年3月,黨中央派許繼慎前往鄂豫皖蘇區,任鄂豫皖特委委員、中國工農紅軍第1軍軍長、鄂豫皖特委委員,他與鄂豫皖特委書記郭述申、軍政治委員曹大駿、副軍長徐向前等領導,整編了鄂東北、豫東南、皖西三個蘇區的紅軍,成立了中共鄂豫皖特委,實現了鄂豫皖紅軍的統一指揮。
在許繼慎等指揮下,紅1軍從6月到8月,先後攻克皖西和京漢鐵路南段許多城鎮,斃傷俘國民黨軍7000多人。紅1軍由組建時的2300多人很快發展到5000多人,相繼取得英山、四姑墩、光山、金家寨、香火嶺等戰鬥的勝利,鞏固和擴大了鄂豫皖蘇區。
被捕犧牲
1931年張國燾把持了鄂豫皖蘇區的軍政大權。許繼慎明確反對張國燾提出的遠離蘇區,冒險進攻的錯誤軍事方針,引起了張國燾的不滿,加之國民黨特務實施離間陰謀,致使許繼慎遭到了逮捕。1931年11月被張國燾殺害於河南省光山縣白雀園,年僅30歲。
成就貢獻
許繼慎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後被選為安徽省學生聯合會常委兼聯絡部部長,領導並參與了學生運動,是當時在軍校頗有影響的進步組織。
許繼慎在統一廣東革命根據地的兩次東征中,許繼慎等一批黃埔學生軍黨員基層指揮員,率部奮力作戰,為擊潰陳炯明等軍閥的主力部隊,扭轉戰局,立下戰功。
鄂豫皖蘇區第二次反圍剿期間,率第11師一個團與第10師一個團全殲獨山守國民黨一個團,殲國民黨2千餘人,恢復皖西根據地,對鞏固、發展鄂豫皖根據地和壯大紅軍隊伍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軼事典故
軍校點滴
23歲的許繼慎在填表時特別說明他曾經做過社會革命運動。安徽省六安市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蔣二明介紹,在軍校的日子裡,許繼慎認真學習《步兵操典》、《戰術學》、《兵器學》、《地形學》等軍事理論,門門功課都取得了優異成績。作為一個非常活躍的人,許繼慎在黃埔軍校起了很好的作用,是黃埔軍校很有影響的一個人。在黃埔學生軍中,許繼慎嶄露頭角。在統一廣東革命根據地的兩次東征中,許繼慎等一批黃埔學生軍黨員基層指揮員,率部奮力作戰,為擊潰軍閥的主力部隊,扭轉戰局,立下了戰功。在淡水戰役中,許繼慎因功升任連黨代表。在棉湖戰役中,因作戰勇敢任連長。同年10月,調任國民革命軍第1軍第3師第7團少校幹事、團代理黨代表。
兩次反圍剿
鄂豫皖蘇區第一次反圍攻剿期間,1930年11月24日,許繼慎率部攻克謝店,全殲國民黨13師補充1團一個營。1930年12月14日,在皖西的紅1軍攻克金家寨,殲滅國民黨46師一個營和民團1千餘人。16日,占麻埠、獨山、葉家集。18日,在蘇家埠、韓擺渡殲國民黨46師兩個營。30日於東西香西香火嶺戰役中殲滅3個團,擊潰3個團,殲滅國民黨3千餘人,1931年1月14日,紅1軍商城二道河西南四顧墩的葉家墩子戰鬥,殲滅國民黨30師一個團。
鄂豫皖蘇區第一次反圍剿之後,1931年2月下旬,紅11師長、紅四軍前委委員許繼慎率部進逼京漢路信陽南段。3月1日,33團夜襲李家寨車站,擊斃國民黨新12師1旅旅長侯鎮華,繳獲大批軍用物資;5日,襲占柳林車站並再度攻占李家寨車站,全殲國民黨新82師一個營,擊潰國民黨新12師兩個團。1931年3月9日,與第10師蔡申熙共同取雙橋鎮大捷,本戰活捉師長岳維峻,共斃國民黨1000餘人,俘國民黨5000多人。鄂豫皖蘇區第二次反圍剿期間,率第11師一個團與第10師一個團全殲獨山守國民黨一個團,殲國民黨2千餘人,恢復皖西根據地。鞏固和擴大了鄂豫皖蘇區。
人物評價
1930年許繼慎任中國工農紅軍第1軍軍長時周恩來評價他說:"許繼慎政治上很強,很能打仗,把葉挺獨立團的戰鬥作風帶到了紅四方面軍"。
2007年出版的《徐向前回憶錄》中徐向前評價許繼慎說:"把三個師捏在一塊,許繼慎是很有功勞。"
1988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確定為33位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家(後增至36位),並譽為中國工農紅軍高級指揮員、軍事家。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等11個部門聯合組織的評選活動中,許繼慎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後世紀念
烈士陵園
許繼慎將軍陵園位於裕安區青山鄉土門店許繼慎故居處,紀館由許繼慎雕像、紀念館及許繼慎故居三部分組成,占地6000多平方米。許繼慎將軍紀念館占地400平方米,前方樹有許繼慎的銅像,高2.8米,底座為黑色大理石,徐向前元帥提有"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軍長許繼慎同志之墓" 的碑文。陵園內還有事跡陳列館等建築及設施。
郵票紀念
為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75周年,國家郵政局發行《人民軍隊早期將領(一)》紀念郵票,安徽籍軍事家許繼慎位列其中。許繼慎將軍郵票設計者為著名國家級郵票設計專家王宏劍。8月1日該套郵票首發式。
誕辰紀念
2001年11月28日上午,省委、省政府及省軍區在六安市隆重舉行許繼慎將軍百年誕辰紀念活動。省委副書記沈躍躍、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春生、省政協副主席岳書倉、省軍區政治部主任張金榮等出席了紀念活動,許繼慎將軍親屬代表及六安市、裕安區負責同志和各界群眾代表參加了紀念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