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記金華的兩個岩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記金華的兩個岩洞》是葉聖陶寫的一篇散文,內容是什麼,來了解一下吧。

原文

今年四月十四日,我在浙江金華,游北山的兩個岩洞,雙龍洞和冰壺洞。洞有三個,最高的一個叫朝真洞,洞中泉流跟冰壺、雙龍上下相貫通,我因為足力不濟,沒有到。

出金華城大約五公里到羅甸。那裡的農業社兼種花,種的是茉莉、白蘭、珠蘭之類,跟我們蘇州虎丘一帶相類,但是種花的規模不及虎丘大。又種佛手,那是虎丘所沒有的。據說佛手要那裡的土培植,要雙龍泉水灌溉,才長得好,如果移到別處,結成的佛手就像拳頭那麼一個,沒有長長的指頭,不成其為「手」了。

過了羅甸就漸漸入山。公路盤曲而上,工人正在填石陪土,為鞏固路面加工。山上幾乎開滿映山紅,比較盆栽的杜鵑,無論花朵和葉子,都顯得特別有精神。油桐也正開花,這兒一叢,那兒一簇,很不少。我起初以為是梨花,後來認葉子,才知道不是。叢山之中有幾脈,山上砂土作粉紅色,在他處似乎沒有見過。粉紅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紅,再加上或深或淡的新綠,眼前一片明艷。

一路迎着溪流。隨着山勢,溪流時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溪聲也時時變換調子。入山大約五公里就到雙龍洞口,那溪流就是從洞裡出來的。

在洞口抬頭望,山相當高,突兀森郁,很有氣勢。洞口象橋洞似地作穹形,很寬。走進去,仿佛到了個大會堂,周圍是石壁,頭上是高高的石頂,如果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在那裡開個會,一定不覺得擁擠。泉水靠着洞口的右邊往外流。這是外洞,因為那邊還有個洞口,洞中光線明亮。

在外洞找泉水的來路,原來從靠左邊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雖說是孔隙,也可容得下一隻小船進出。怎樣小的小船呢? 兩個人並排仰臥,剛合適,再沒法容第三個人,是這樣小的小船。船兩頭都繫着繩子,管理處的工友先進內洞,在裡邊拉繩子,船就進去,在外洞的工友拉另一頭的繩子,船就出來。我懷着好奇的心情獨個兒仰臥在小船里,遵照人家的囑咐,自以為從後腦到肩背,到臀部,到腳跟,沒一處不貼着船底了,才說一聲「行了」,船就慢慢移動。眼前昏暗了,可是還能感覺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擠壓過來。我又感覺要是把頭稍微抬起一點兒,準會被撞破了額角,擦傷了鼻子。大約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實在也說不準確),就登陸了,這就到了內洞。要不是工友提着汽油燈,內洞真是一團漆黑,什麼都看不見。即使有了汽油燈,還只能照見小小的一搭地方,餘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麼寬廣。工友以導遊者的身份,提高了汽油燈,逐一指點內洞的景物。首先當然是蜿蜒在洞頂的雙龍,一條黃龍,一條青龍。我順着他的指點看,有點兒像。其次是些石鐘乳和石筍,這是什麼,那是什麼,大都據形狀想像成仙家、動物以及宮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這是各處岩洞的通例,凡是岩洞都有相類的名目。我不感興趣,雖然聽了,一個也沒有記住。

有岩洞的山大多是石灰岩。石灰岩經地下水長時期的浸蝕,形成岩洞,地下水含有碳酸,石灰岩是碳酸鈣,碳酸鈣遇着水裡的碳酸,就成酸性碳酸鈣。酸性碳酸鈣是溶解於水的,這是岩洞形成和逐漸擴大的緣故。水漸漸乾的時候,其中碳酸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氣跑走,剩下的又是固體的碳酸鈣。從洞頂下垂,凝成固體的,就是石鐘乳,點滴積累,凝結在洞底的,就是石筍,道理是一樣的。惟其如此,凝成的形狀變化多端,再加上顏色各異,即使不比做什麼什麼,也就值得觀賞。

在洞裡走了一轉,覺得內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來間房子那麼大。泉水靠着右邊緩緩地流,聲音輕輕的。上源在深黑的石洞裡。

查《徐霞客遊記》,霞客在崇正九年(1636)十月初十日游三洞。郁達夫也到過,查他的遊記,是1933年11月12日。達夫遊記說內洞石壁上「唐宋人的題名石刻很多,我所見到的,以慶曆四年的刻石為最古。……清人題壁,則自乾隆以後絕對沒有了,蓋因這裡洞,自那時候起,為泥沙淤塞了的緣故」。達夫去的時候,北山才經整理,舊洞新辟。到現在又是二十多年了,最近北山再經整理,公路修起來了,休憩茶飯的所在布置起來了,外洞內洞收拾得乾乾淨淨。我去的那一天是星期日,遊人很不少,工人、農民、幹部、學生都有,外洞內洞鬧哄哄的,要上小船得排隊等候好一會兒。這種情景,莫說徐霞客,假如達夫還在人世,也一定會說二十年前決想不到。

我排隊等候,又仰臥在小船里,出了洞。在外洞前休息了一會兒,就往冰壺洞。根據剛才的經驗,知道洞裡潮濕,穿布鞋非但容易濕透,而且把不穩腳。我就買一雙草鞋,套在布鞋上。

從雙龍洞到冰壺洞有石級。平時沒有鍛煉,爬了三五十級就氣呼呼的,兩條腿一步重一步了,兩旁的樹木山石也無心看了。爬爬歇歇直到冰壺洞口,也沒有數一共多少級,大概有三四百級吧。洞口不過小縣城的城門那麼大,進了洞就得往下走。沿着石壁鑿成石級,一邊架設木欄杆以防跌下去,跌下去可真不是玩兒的。工友提着汽油燈在前邊引導,我留心腳下,踩穩一腳再挪動一腳,覺得往下走也不比向上爬輕鬆。

忽然聽見水聲了,再往下沒有多少步,聲音就非常之大,好像整個洞裡充滿了這轟轟的聲音,真有逼人的氣勢。就看見一掛瀑布從石隙吐出來,吐出來的地方石勢突出,所以瀑布全部懸空,上狹下寬,高大約十丈。身在一個不知道多麼大的岩洞裡,憑汽油燈的光平視這飛珠濺玉的形象,耳朵里只聽見它的轟轟,臉上手上一陣陣地沾着飛來的細水滴,這是平生從未經歷的境界,當時的感受實在難以描述。

再往下走幾十級,瀑布就在我們上頭,要抬頭看了。這時候看見一幅奇景,好像天蒙蒙亮的辰光正下急雨,千萬枝銀箭直射而下,天邊還留着幾點殘星。這個比擬是工友說給我聽的,聽了他說的,抬頭看瀑布,越看越有意味。這個比擬比較把石鐘乳比做獅子和象之類,意境高得多了。

在那個位置上仰望,瀑布正承着洞口射進來的光,所以不須照燈,通體雪亮。所謂殘星,其實是白色石鐘乳的反光。

這個瀑布不像一般瀑布,底下沒有潭,落到洞底就成伏流,是雙龍洞泉水的上源。

現在把徐霞客記冰壺洞的文句抄在這裡,以供參證。「洞門仰如張吻,先投杖垂炬而下,滾滾不見其底。乃攀隙倚空入。忽聞水聲轟轟,秉炬從之,則洞之中央,一瀑從空下墜,冰花玉屑,從黑暗處耀成潔彩。水穴石中,莫稔①所去。乃依炬四窮,其深陷逾朝真②,而屈曲少遜」。

賞析

現代著名老作家葉聖陶的《記金華的兩個岩洞》,是一篇優美的遊記散文。它記敘了作者1957年春天遊覽金華北山的經過。作者準確地抓住景物的特徵,通過繪聲繪色的描寫,把金華兩個岩洞生動、形象地展現在讀者面前,給人以一種美的享受。

這篇文章和其他遊記散文一樣,是以作者自己的遊蹤作為貫串全文的線索的。文章開頭簡潔地交代遊覽的時間、地點以及只游兩個岩洞的原因。接着依次描寫了沿途所見的秀麗景色。然後緊扣題目,寫遊覽雙龍洞的情景,又寫遊覽冰壺洞的情景,最後以瀑布的去向,結束全文。但是,僅僅看到這一點,還不能算真正理解了作者構思的巧妙,以及本文結構的特點。這篇遊記結構的與眾不同,在於它還以泉水作為線索,貫串始終。文章一開始便點明,北山洞有三個,朝真「洞中泉流跟冰壺、雙龍上下相貫通」的這一特點,然後依照遊覽的順序,從泉流的下游寫起。先寫進山之前,在羅甸就看到了由於「雙龍泉水」的灌溉而長得特別好的佛手; 再寫「過了羅甸就漸漸入山」,「一路迎着溪流」來到雙龍洞口,看見「那溪流就是從洞裡出來的」; 走進雙龍洞的外洞,看見「泉水靠着洞口的右邊往外流」,尋它的來路,原來是「從靠左邊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 再從孔隙乘小船進入內洞;在內洞,又見「泉水靠着右邊緩緩地流,聲音輕輕的。上源在深黑的石洞裡」;到了冰壺洞,沿着石級向下走,「忽然聽見水聲了」,再往下走「就看見一掛瀑布從石隙吐出來」,最後指出「這個瀑布不像一般瀑布,底下沒有潭,落到洞底就成伏流,是雙龍洞泉水的上源」,與首段一句相照應,結束文章。正是這一條泉水貫穿全文各部分,才使文章脈胳清晰、結構嚴謹,渾然成一體。

另外,作者準確地抓住景物最鮮明的特徵,用動人的詞彙,繪聲繪色地加以細緻的描述,使讀者產生一種身歷其境,如見其景之感。如描寫沿途景色的三段文字,是各有特色的。它寫羅甸,寫山景,寫溪流,都緊緊抓住金華地區的風物特點,突出一個「美」字。寫雙龍洞則是通過作者的親身感受來寫,充分顯示出同中有異的特點。強調所用之船的小,通過之險,這就突出了雙龍洞的「奇」。同時圍繞着雙龍洞的景物描寫,作者又把筆觸伸向歷史的長河中去,引用、介紹了郁達夫、徐霞客的遊記,寫出洞的歷史悠久。接着又寫現狀:「公路修起來了,休憩茶飯的所在布置起來了,外洞內洞收拾得乾乾淨淨」,「工人、農民、幹部、學生都有,外洞內洞鬧哄哄的」。從歷史和現實的對比中,寫出作者熱愛祖國的真摯之情。描寫冰壺洞,主要是抓住洞中瀑布的特點。先渲染瀑布巨大的聲勢,先聲奪人,驚心動魄。再寫瀑布的動態

從對面看「一掛瀑布從石隙吐出來,吐出來的地方石勢突出,所以瀑布全部懸空,上狹下寬,高大約十丈」,十分形象,傳神。從低處仰視:「好像天蒙蒙亮的辰光正下急雨,千萬枝銀箭直射而下」,比喻新鮮、貼切。通過兩幅壯美奇觀的瀑布圖,可見作者不僅抓住了洞中的瀑布特點進行描寫,而且融情於景,把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也洋溢在文章的各處。這就從一個側面突出了文章的主題。

文章在景物描寫的過程中,還不時插入一些議論。如寫雙龍洞時,順便介紹了岩洞的成因; 引用徐霞客、郁達夫遊覽三洞的材料等。這就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知識性,使讀者得到一種滿足。

這篇遊記的行文非常嚴密,用詞也十分準確。如作者描寫一路的過程:「出金華城大約五公里到羅甸」,「過了羅甸就漸漸入山」,「入山大約五公里就到雙龍洞口」,交代得十分明確。又如寫小船進雙龍洞時是這樣寫的:「感覺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擠壓過來。我又感覺要是把頭稍微抬起一點兒,準會被撞破了額角,擦傷了鼻子。」十分準確地寫出了那條水路的低矮、狹小和險要。從這裡足以看出作者運用詞彙的準確和生動。[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