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讓·努維爾
出生 1945年8月12日
國籍 法國
母校 巴黎高等美術學院
職業 建築師
  • 讓·努維爾(法語:Jean Nouvel,1945年8月12日-),1945年出生在法國的西南部阿基坦大區洛特-加龍省的菲梅勒,是一名法國建築師。他在巴黎法國國立巴黎高等美術學院學習。在他建築師生涯中他獲得了一系列有權威性的獎賞,包括阿卡汗獎、2005年沃爾夫藝術獎和2008年普利茲克獎(相當於建築界的「諾貝爾」獎)。

目錄

人物簡介

  • 他的父親是一間學校的巡視員,他的母親是學校的語言教師。他父親成為縣主監教後他們經常搬家,他的父親從小對他要求很嚴。他的父母鼓勵努維爾學數學和語言。但是他16歲時一名教師教他畫畫,從此他被藝術吸引。他後來說他的父母勸說他從事教育或者工程師。在最後與父母協商後,他決定學建築,一個在父母看來不像藝術那麼危險的職業。1966年,努維爾因未能考入波爾多高等美術學院轉到巴黎,以入學考試第一名的成績進入法國國立巴黎高等美術學院學習並於1972年畢業。

職業生涯

  • 初入美術學院,他曾設想一年後轉而學習繪畫,然而這一年的經歷改變了他的想法。在1967-1970年期間,他曾擔任建築師保羅·維希留(Paul Virilio)和克勞德·巴翰(Claude Parent)的助手,並深受他們的影響。開始工作僅一年後保羅·維希留就任命他為一大型公寓建築群的項目經理,這是他建築生涯的開端。1970年,他與弗朗索瓦·賽涅爾(François Seigneur)合作,成立了第一家自己的建築事務所。在評論家喬治·布達耶(Georges Boudaille)的支持下, 自1971年起,他成為了巴黎雙年展的參展建築師之一,並籌備了1978年的建築雙年展。
  • 作為1976年「三月運動」( le movement «Mars 1976» )的發起人之一,法國建築革新的鬥士,他反對囿於雅典憲章(la Charte d』athènes)的設計,並參與了建築工會的創立,與建築師規章(L』Ordre des architectes)徹底決裂。在1975年,他是反對巴黎市場(les Halles de Paris)整改工程國際招標的主要組織者之一。2001年,他領導塞甘島(L』île de Seguin)整改協會反對破壞雷諾(Renault)工廠。
  • 在蓓莉果(> <)(le Périgord,一個法國西南部縣城,le comté),他的處女作得以實現——坐落於特潶里莎克(trélissac)的幼兒園和位於香普舍維那勒(Champcevinel)的別墅,他第一部引起注意的作品則是1976年建於聖安德潶雷維赫然赫(Saint-André-les-Vergers,法國偏西北部小鎮)的迪克之屋(la maison Dick)。此後,他分別於1976年和1978年簽下了位於伯宗(Bezons,巴黎東北)聖母山谷(Val-Notre-Dame)的內外科中心和位於安東尼(Antony,巴黎以南)的安妮-富汗克學院(le collège Anne-Frank)的合約。
  • 進入八十年代,法國政府修建了一系列重大的政府工程。在巴黎有羅浮宮擴建、巴士底歌劇院、國家圖書館以及德方斯巨大的拱門等。所有這些建築方案都是通過競賽取得的。在法國幾乎任何規模的公共建築都要通過競賽 取得設計方案。這種做法給建築師——特別是年輕的建築師一個創作的機會。
  • 1981年,他與AS建築工作室(Architecture-Studio)一同設計了阿拉伯世界研究中心(IMA, l』insitut du monde arabe)——密特朗(François Mitterrand弗朗索瓦密特朗)時期第一座大型公共建築。Jean Nouvel在它的外牆飾以阿拉伯式遮窗格柵,盡展阿拉伯特色。1987年項目竣工,Jean Nouvel聲名鵲起,同年,他的作品那繆蘇(Nemausus)廉租房(H.L.M)也在尼姆(Nîmes )落成。他里昂歌劇院(1993)一副玻璃穹頂,給坐落於巴黎的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La Fontation Cartier pour l』art contemporain,1994)一座透明的辦公樓。
  • 1999年落成的盧塞恩文化與會議中心(Palais de la culture et des congrès de Lucerne)提高了他的國際聲譽,一系列國際項目接踵而至:東京電通塔(Dentsu Tower)、馬德里索菲亞皇后藝術中心(Museo Nacional Centro de Arte Reina Sofía)、巴塞羅那阿格巴塔(Torre Agbar)以及明尼阿波利斯的格斯里劇院(Guthrie Theater)。
  • 今天,他已經成為一位世界知名的建築大師。努維爾擅長用鋼、玻璃以及光創造新穎的、符合建築基地環境、文脈要求的建築形象。他對建築設計有着自己獨到的理解並且在實踐中實施。通過學習他的設計概念及手法可以給我們很多有益的啟示。

建築風格及理念

  • 對於努維爾來說,建築設計從開始構思到施工完成更象一部電影的形成,他經常把一個建築師同電影的導演相類比,他總是召集一隊專家來共同完成一個項目。努維爾通過利用材料表現建築物的無形的透明性來表達建築同它的基地以及時代的聯繫。電影同建築都依賴光的表現。他以含糊表示含糊,以複雜性來表達複雜性。相對過去所重視的建築的靜止的畫面,努維爾更喜歡發展的,運動的景觀,這個景觀因為距離、層數、角度的不同而不同。他用光同空間來設計時代。[1]
  • 「建築的將來不是建築的」,對於努維爾來說,建築 的歷史觀點同現代的觀點都沒有提供一個切實可行的開始點。「我們不能夠創造一個為了將來的建築,」針對不同的城市文脈實體環境,努維爾設計的建築立面經常採用不同的處理手法,對於項目的先期條件以及變量進行絕對清晰的分析,建築師必須對建築實踐負責,對它的創造性,對它體現出來的外觀、記憶以及必要性負責。「建築必須是完全真實的。」[2]

代表作品

獎項及榮譽

  • 1983年 藝術與文學協會(Ordre des Arts et des Lettres)騎士勳章
  • 1983年 法蘭西建築院獎銀獎
  • 1983年 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榮譽博士
  • 1987年 其士得國家功勳勳章歐萊雅
  • 1987年 國家獎建築阿迦汗獎和獲得銀牌支架研究所杜阿拉伯世界報
  • 1990年 H記錄建築設計獎,聖雅各福群
  • 1993年 名譽研究員,芝加哥友邦保險(美國建築師協會)
  • 1995年 榮譽院士,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
  • 1999年 金獎輕鬆,法蘭西學院院士(建築金獅)
  • 2000年 威尼斯雙年展
  • 2001年 國際米蘭迪弗朗切斯科博羅米尼
  • 2003年 第一屆國際獎的建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有他的工作,並特別提到法國巴黎項目USVACUM年(工作室讓努維爾)(2005年:沃爾夫基金會獎架構)
  • 2008年 普利茲克獎

人物評價

  • 以我個人的觀點看來使得努維爾的作品如此引人注目的原因之一就是他的「真實性」:文化社會同基地的直接對話以及在設計創造之前的分析過程。努維爾的建築是理念的建築是對構 成當代城市以及它的繼承性的條件思考的結果。有許多其它的方法來表現建築的想象力,也有許多作為建築師可能的想法,但是很少有人象他這樣強調外部因素對於建築實踐、建築理念的重要性。努維爾認為在創作過程當中「一旦資料收集齊全,限制性以及創造的優先級被分析以及討論,就會有一個創造性的飛躍。」他承認他的許多好的構思都是在睡覺時完成的,因為努維爾「睜開眼睛做夢」,他可以使他的夢想成為現實。

功」。

視頻

訪談 讓努維爾Le Nouvel

泛海品牌片

參考資料

外部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