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言語環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言語環境
圖片來自美篇

言語環境(言語環境)一般指語言環境。語言環境,是指說話時,人所處的環境和狀態。

語言環境有多種分類。

簡介

在公關語言學上,語言環境主要指語言活動賴以進行的時間、場合、地點等因素,也包括表達、領會的前言後語和上下文。[1]

語言運用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方面。[2] 從交際過程來說,聽、讀是理解語言的過程,屬於接收信息;說、寫是語言表達的過程,屬於發送信息。理解和表達雖屬於交際過程的不同階段,但都受制於語言環境。

分類

狹義廣義

狹義的語境對語言的理解和表達影響最大。同樣一句話,在這個場合由這個人說出,與在另外一個場合由同一個人說出,表達的意思可能不同;同樣一個意思,在這個場合對這個對象說,與同樣在這個場合對另外一個對象說,使用的語言也可能不同。

一般來說,在口語交際中,有了狹義的語境,再加上談話時的一些輔助性的非語言手段,如表情、手勢、態度、語調等,要達到相互理解並不難。但是把語言寫到書面上就不同了,孤立的一句話,如「你怎麼回來得這麼晚呀」就很難理解,是誰對誰說的?到哪去了?是責備、愛護,還是撒嬌?這時就要依靠狹義的現實語境來理解。

廣義的語境對語言的理解和表達也有較大的影響。比如一個人說話粗聲粗氣,可能有幾種情況:(1)對對方有意見;(2)剛剛生過氣,心情還沒有平定下來;(3)性格、語言習慣就是這樣;等等。到底是哪一種意思,需要根據廣義的語言環境去理解。

內部外部

內部語境指一定的言語片斷和一定的上下文之間的關係。例如,代詞他在這個語段指張三,在另一個語段可能指李四,同一個他字的指稱對象不同。

外部語境指存在於言語片斷之外的語言的社會環境。例如,北京朝陽大街的人說「他去菜市場買菜了」,「菜市場」暗指朝陽大街的菜市場,不是上海市的某個菜市場。例如,網絡語言的環境裡,一些言語有特殊意思,偶們指我們,果醬指過獎,斑竹(或板豬)指版主,等等。

自然人工

有自然語言環境、局部語言環境和自我營造的人工語言環境。

自然語言環境,是指以該語言為母語的生活環境;局部的語言環境,是指學習者部分時間生活或學習於該門語言環境中;而人工語言環境,主要指學習者在頭腦中用該門語言複述、描述、記憶或營造某些的場景。

作用

大致說來,語境對語言的運用有兩種作用:一是限制作用,一是補充作用。

限制作用

語境對語言運用的限制作用,首先表現在對詞語的理解和選用上。同樣一個詞語,在不同的語境中,表達的意思可能不同,這時就要依據具體的語境作出準確的理解。

例如:

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語文讀本第一冊。

①我們以我們的祖國有這樣的英雄而驕傲,我們以生在這個英雄的國度而自豪。(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

②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例①用了兩個「英雄」,前一個作「有」的賓語,受「這樣」修飾,指英雄的人;後一個是定語,修飾「國度」,是指所具有的英雄品質。另外,例①的「驕傲」是相對英雄說的,又與下文的「自豪」對稱使用,表達的也是自豪的意思;例②的「驕傲」與「落後」搭配,又與「謙虛」對比使用,表達的則是自以為了不起,看不起人的意思。這是語境對詞語理解的限制作用。語境對詞語表達的限制作用突出表現在同義詞語的選擇上。例如:

③我到了自家的門外,我的母親早已迎着出來了,接着便飛出了八歲的侄兒宏兒。(魯迅《故鄉》)

④3月14日下午兩點三刻,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

例③同是寫出來這個動作,母親是「迎着出來」,八歲的孩子則是「飛出」,恰到好處地表現了不同人物的年齡特徵和動作特點。如果說成「我的母親早已出來了,接着八歲的侄兒宏兒也出來了」,語言不僅單調、呆板,而且不足以表現出宏兒年齡小、動作快、活潑、天真等人物特徵。在現代漢語裡,「死」有很多種表達方法,如「去世」「作古」「謝世」「逝世」「離開了人間」「見閻王」「見馬克思」,例④選用「停止思想」,不僅與主語相銜接,語勢順暢,而且突出強調了馬克思作為思想家具有的「思想」特徵。

其次,語境對語言運用的限制作用,表現在對句子的理解和組織上。一般的句子都不難理解,但有些句子,離開一定的語境,理解就會遇到困難。例如:

⑤在報攤前,說:「同志,兩份電視報,一份『北京』,一份『中國』。」

這句話很好懂,因為有「在報攤前」這個特定的場合,有「兩份電視報」這個特定的上下文。假如只是孤立地說「一份『北京』,一份『中國』」,就很費解了。

同樣,語境對句子的組織也有限制作用。比如同樣一個意思,既可以組織成主動句,也可以組織成被動句,組織的標準是什麼呢?就是語境──由語境決定組織成哪種句子效果最好。例如:

⑥黨八股也就是一種洋八股。這洋八股,魯迅早就反對過的。(毛澤東《反對黨八股》)

受前一句句尾的制約,後一句把賓語提前,組織成了變式句,前後銜接緊密。如果換成常式句,說成「魯迅早就反對過這洋八股」,讀起來就沒有那麼順暢、有力了。

再次,語境對語言運用的限制作用,還表現在對段乃至整篇的理解和安排上。老師講一篇課文,常常要先給同學們介紹一下時代背景、作者簡況等,就是因為這些語境有助於我們理解文章或文章中的某些語句。至於段的組織,篇的安排,同表達的目的、場合、對象等,都有直接的關係。

補充作用

語境對語言理解的補充作用,主要表現在對語言的深層含義和言外之意的理解上。一個句子,表達的可能只是很簡單的字面上的意義,也可能是語境所賦予的一種深層的含義,還有可能是一種言外之意。字面義的理解比較容易,只要弄懂每個詞的意義以及詞與詞組合起來的意義就可以了。語言的深層含義和言外之意則不同,必須結合具體的語境,透過字面所表達的意義去深入理解。

比如一個不太熟悉的人到家裡來做客。那天天氣比較冷,客人有點輕微的感冒,你家裡開着窗子。客人說:「今天可真冷啊!」你如果只把它看成是一句普通的話,認為客人只是想告訴你天冷這個事實,那就錯了。他實際上是在暗示你把窗子關上,這種暗示就是語境給這句話補充的信息。大多數情況下,由於語境所起的補充作用,人們都能理解語言的深層含義和言外之意。例如:

⑦沿着荷塘,是一條曲折的小煤屑路。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朱自清《荷塘月色》)

⑧「要是書店願意的話,」他說,「我看倒可以連同批語一起印出去。……」「還要讓它『留芳』百世嗎?」(唐弢《瑣憶》)

例⑦的路怎麼會「寂寞」呢?這就需要了解當時的社會環境,了解作者當時的心境。作者對現實不滿,幻想能夠逃避,在苦悶中彷徨。「寂寞」一詞正是作者當時這種心境的寫照。例⑧是真的說那個批語「留芳」嗎?結合上文「我」的態度(「我一時氣極,帶着發還的原稿去見魯迅先生」)和魯迅先生的議論(「騙子的行當,」魯迅先生說,「總要幹得像個騙子呀。」),這裡用的顯然是反語,表達了作者對國民黨政權的厭惡和嘲諷。

語境對語言表達的補充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充分利用特定語境,當省則省;一是表達語境臨時賦予的意義或言外之意。例如:

⑨這些蝴蝶大多數屬於一種,它們的翅膀的背面是嫩綠色的,當它們停在地面時,就像是一片綠草,它們的翅膀的正面卻是金黃色的,上面帶着一些花紋,當它們飛動時就像是朵朵金花。(馮牧《瀾滄江邊蝴蝶會》)

⑩夏天,天氣很熱,兩個人騎着自行車過來,看見一個冷飲店,其中一個說:「嘿,咱們倆去冰鎮一下怎麼樣?」

例⑨里的「它們」都是指「這些蝴蝶」,完全可以承上文省略,沒必要反反覆覆地說。例句中畫線的部分都可以去掉。例⑩要表達的是兩個人一起去喝冰鎮飲料,但說話者藉助當時的特定語境,只簡單地說「去冰鎮一下」,意思就全表達出來了。

語言

語言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一種社會活動,因此,運用語言總是離不開一定的語境,就像植物生長離不開空氣和水一樣。因此,我們學習語言,不僅要儘可能多地了解語音、語彙、語法等有關的語言知識,儘可能多地掌握字詞的讀音和意義,更重要的,還要善於依據一定的語境準確理解語言和在特定的語境中恰當使用語言,提高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