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言事

來自 西瓜視頻網 的圖片

言事 釋義:1、古代專指向君王進諫或議論政事。2、今亦指向政府進言或議論國家大事。3、訴說陳述事情。4、謂記言記事。 5、指公文[1]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言事

拼音 yán shì

注音 ㄧㄢˊ ㄕㄧˋ

釋義 向政府進言或議論國家大事

詞語讀音

拼音:yán shì

注音:ㄧㄢˊ ㄕㄧˋ

引證解釋

1、古代專指向君王進諫或議論政事。

《荀子·大略》:" 孟子 三見 宣王 ,不言事。"

唐 韓愈 《送王秀才序》:" 建中 初,天子嗣位,有意 貞觀 、 開元 之丕績,在廷之臣爭言事。"

明 歸有光 《題後》:" 懷東 顧先生 ……以言事忤旨,安置 保安 。"

明·錢謙益《尚寶司少卿袁可立授奉直大夫制》:"口不言事,恥漢人部黨之名,退不忘君,有楚尹毀家之志。"

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四:"我 清 朝堂陛森嚴,京官除各部院堂官及道科外,外官除督撫藩臬外,均不准專摺言事。"

2、今亦指向政府進言或議論國家大事。

毛澤東 《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一:"他上書言事,有信一封。"

3、訴說或陳述事情。

《史記·平準書》:"使問曰:'家豈有寃,欲言事乎?'"

唐 柳宗元 《與史官韓愈致書》:"今所趨走州刺史 崔公 ,時賜言事,又具得太尉實跡,參校備具。"

4、謂記言與記事。

南朝 齊 王融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一:"雖言事必史,而象闕未箴。"

唐 柳宗元 《柳宗直序》:"左右史混久矣,言事駁亂,《尚書》、《春秋》之旨不立。"集注引 孫汝聽 曰:"

《禮記·玉藻》:'動則左史書之,言則右史書之。'事,即動也。"又引 童宗說 曰:"《書》以紀言,《春秋》以紀事。"

5、指公文。

《隋書·百官志上》:"諸王公侯國官,皆稱臣……其公文曰言事。"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