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解經學(英語:Exegesis,名字來源於古希臘語,即「引導」)是指對一段文字(尤其是宗教經典)的批判性解讀或理解。一般這個詞用來指與聖經相關的解經工作,但人們現在一般「聖經解經」(英語:biblical exegesis)來將它與其他文字解讀工作區分開來。

受難節是紀念耶穌受難[1]的節日。據《聖經·新約全書》:耶穌於復活節前三天被釘在十字架而死[2]。這天在猶太教的安息日前一天,因此規定復活節前二天星期五為受難節。基督教多數教派都紀念這一節日。

目錄

聖經

基督教的《聖經》又名《新舊約全書》,由《舊約》《新約》組成。《舊約》一共有三十九卷,以古希伯來文(含亞蘭文)寫成,由猶太教教士依據猶太教的教義編纂而成,囊括了猶太及鄰近民族從公元前12世紀至公元前2世紀的人文歷史資料。《新約》一共27卷。《舊約全書》即猶太教的聖經,是[[]]基督教承自猶太教的,但《舊約全書》和《希伯來聖經》有所差異,書目的順序也不同。

視頻

解經學 相關視頻

實用解經學01
實用解經學1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