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解暑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解暑湯,解暑的清涼之湯。解暑湯有很多選擇,最簡單的是用各種水果熬成湯,然後放涼,在其中擠上幾滴檸檬葉子的汁。檸檬有一種涼爽的口感,水果自然也是微甜,很多女孩子熱衷於做這種湯。除此之外,我們最常見的解暑湯還有很多,簡單的如素湯,複雜的如老火湯。[1]

三豆湯

食材準備

綠豆、紅豆、薏米

製作步驟

1、 先將冰糖放在鍋內用文火炒稀。

2、 將綠豆、紅豆、薏米放入鍋內,放入適量的水

3、 待豆子熬開花關火

作用

清熱利水、散血消腫、可輔治腹部脹滿,腳氣浮腫,健脾止瀉,消炎排毒。[2]

冰糖銀耳雪梨羹

食材準備

銀耳、梨、冰糖

製作步驟

1、 準備好兩個梨。

2、 先把銀耳放在溫水裡浸泡20-30分鐘,去掉黃色的蒂部,用手撕成小朵備用。

3、 將撕好的銀耳、冰糖、切好的梨和枸杞放在鍋里,加適量的涼水,燉煮至開鍋,改成文火燉煮。

4、 待湯熬至黏黏的,這道銀耳雪梨羹就OK了。

功效

冰糖有生津潤肺、清熱解毒、止咳化痰、利咽降濁之功效;銀耳性平味甘淡,不僅是潤燥滋陰的要品,還是一種含膳食纖維減肥食品;梨味甘性寒,具有止咳化痰,清熱降火,潤肺去燥的功效。

綠豆南瓜湯

食材準備

綠豆50克,老南瓜500克,食鹽少許

製作步驟

1、 綠豆清水洗淨,趁水汽未乾時加入食鹽少許(3克左右)攪拌均勻,醃製幾分鐘後,用清水沖洗乾淨。南瓜去皮、瓤用清水洗淨,切成2厘米見方的塊待用。

2、 鍋內加水500毫升,燒開後,先下綠豆煮沸2分鐘,淋入少許涼水,再煮沸,將南瓜入鍋,蓋上鍋蓋。

3、 用文火煮沸約30分鐘,至綠豆開花,加入少許食鹽調味即可。

功效

南瓜補中益氣,消炎止痛,解毒殺蟲;綠豆清熱解毒,消暑,利水。此羹具有清解暑熱,益胃生津之功效,夏日食之,可起到預防中暑、排毒的作用。

川貝雪梨燉豬肺

食材準備

川貝、雪梨、豬肺、雪耳

製作步驟

這道川貝雪梨燉豬肺是粵菜湯品中常見的,它的做法與其他的老火湯類似:各種原料按照次序放入容器中,文火慢燉。粵菜湯除了有老火湯,還有各種燉盅,各種涼茶,從湯上面就能看出一個地域飲食的特色。

這道湯的原料包括川貝、雪梨、豬肺、鮮雞腳、雪耳等等,每個人都會根據不同的時令開出不同的湯品,從這個角度上講,老火湯如同中藥中的方子,可以對症下藥。這道湯就很適合夏天秋天食用,川貝豬肺都是清熱潤肺止咳之物,雪梨的微微甜香又給這道湯帶來一些俏皮的滋味。

一道靚湯總是需要燉很長的時間,這道看似簡單的湯就需要在文火上煎熬7個小時。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湯是一種與時間有關的藝術。

功效

川貝止咳,雪梨敗火,豬肺潤肺

排骨清補涼煲鳳爪

食材準備

排骨、烏雞、淮山、沙參、枸杞子、薏米、紅棗

製作步驟

夏天適合溫補,提神醒腦,不宜過分滋補,一道排骨清補涼煲鳳爪恰到好處。

這道湯中自然少不了排骨和鳳爪,這裡的鳳爪用的是烏雞的爪子,營養更高些,同時味道也更加寬厚。粵式的煲湯總是會放進一些其他東西,這道湯中就有淮山、沙參、枸杞子、薏米、紅棗,各種原料的混合香,成就了一道煲湯。

其實這道湯並非是在一家粵菜館子中出品的,而是一家紹興菜館。紹興廚師做湯自然有另外一種風韻,那就是精到和細緻。

用勺子把湯送入嘴中,先是一陣清香,並無一點油膩,湯水進入喉嚨,清淡中就有一股微甜,心思也自然平靜。費了半天的光景得來的一碗好湯,需要細細品。在這個快速的時代,我們缺少一碗湯的緩慢,需要湯中那種閒適的感覺,那就從一碗湯中把它尋找出來。

功效

清涼,枸杞、鳳爪都敗火[3]

三絲消暑湯

近年來興起了許多新科技的農科園和新潮的莊園,在那裡有許多新潮的農產品,現介紹一款以其新潮農產品為原料的消暑湯,其氣味清潤、鮮美,同樣具有很好的消暑功效。它是以冬瓜干、竹芋干配伍粉葛干,粉葛是廣東民間有名的「墜火」之物,具清熱解表,止渴、止瀉、透疹的功效。民間常以它煲鯪魚、豬骨「墜火」。現與冬瓜干、竹芋干合用,既消暑利水,又清熱下火。

食材準備

冬瓜干、竹芋干、葛干各120克,豬瘦肉400克,雞爪6—8隻,生薑2—3片。

製作步驟

冬瓜干、竹芋干、葛乾洗淨,浸泡至軟,切為條塊狀;豬瘦肉洗淨,整塊,雞爪洗淨,去皮、甲。然後與生薑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水量),先用武火煲沸後改用文火煲約3個小時,調入適量食鹽和生油便可。此量可供2—4人用,豬瘦肉、雞爪可撈起拌醬油佐餐用。

老冬瓜荷葉解暑湯

老冬瓜煲荷葉是廣東民間傳統的解暑湯,氣味清潤、淡香,具消暑、除煩、利水之功,對盛夏時的盛暑及口淡、口渴、煩躁、尿黃、失眠、納差等十分有效。荷葉消暑力特別強,正如《本草再新》說它「消涼解暑、止渴生津、治瀉痢,解火熱。」配以老冬瓜以及健脾化濕、解毒清熱的扁豆、苡仁、燈芯花等,使之清熱而不傷脾、利水而不傷陰。

食材準備

材料:新鮮荷葉2塊,老冬瓜500克,炒扁豆、苡仁、赤小豆、豬苓、澤瀉、土茯苓、木棉花各12克,燈芯花5扎。

製作步驟

烹製:各材料洗淨稍浸泡,老冬瓜洗淨,連皮、仁切成大塊。連同荷葉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750毫升(約5碗水量),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3個小時,亦可加入適量食鹽,淡服;亦可加入黃糖,甜服。此量可供3—4人用,宜盛暑之時每日或隔日多服用。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