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西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西貒 [1],形似野豬的草原西貒為罕有哺乳類動物,現存只有約3,000隻,是一種棲息在巴拉圭玻利維亞阿根廷乾旱叢林的西猯科,被視為是已滅絕的平頭豬的近親,最初發現時草原西貒只有一些化石,且一度被認為已經滅絕,至1975年才於阿根廷北部大廈谷發現牠們存活的蹤跡。但由於過度獵殺、濫伐樹木及疾病問題,牠們的數量一直下降,促使歐洲動物園啟動一項生存計劃。據指目前共有37隻草原西貒分佈在7個歐洲動物園,但只有德國柏林一個動物園能成功繁殖。

西猯科動物體型通常比豬科動物小,耳小而豎立,幾乎無尾,體長達75∼90公分(30∼35吋),體重15∼30公斤(33∼66磅)。後肢只有3趾,雖為雜食性,但比豬科動物更適應植物性食物,胃比豬科動物複雜,獠牙向下而非向上彎曲,是強有力的攻擊性武器。西貒除去獠牙外,還有臭腺可用於驅敵。為人類狩獵對象,主要為獵取其皮和肉。受驚擾時頗兇猛,但有時也被南美印第安人所馴養。

簡介

新大陸熱帶森林中,有一種奇怪的像豬一樣的動物叫西貒。真正的野豬從未到達南美,但西貒科動物正好彌補了這個缺陷。西貒科有3個種,新大陸是它們唯一能存活到現代的地方,歐洲和亞洲只發現過它們的化石 。

西貒是新大陸的一種豬類動物。長得像豬一樣,耳小而聳立,幾乎沒有尾。它的英語俗名還有(原意為「鏢槍」),源自它具有矛狀的上犬牙 。

身體特徵

西貒與豬[2]的差別是某些骨骼和牙齒的特徵。背部皮下有一臭腺,開口於脊樑上,發出一種強烈的麝香似的氣味;因此傳說西貒有兩個臍,一個在上,一個在下。西貒分布於從德克薩斯州向南到巴塔哥尼亞一帶。以多種植物昆蟲類和屍肉為食。報警聲如犬吠,受驚擾就使牙齒打顫發出嘎嘎聲。遇敵則用臭腺排出液體驅趕,或者集結數十至數百頭還擊。一窩2仔,妊娠期5個月。

種群類

有3個屬:

  • 領西貒(Pecari tajacu或Collared Peccary)深灰色,有一白色帶橫過胸部,5∼25隻一群,棲於荒漠和森林,它們在覓食時會分成較小的群體覓食後再聚集成群。
  • 白唇西貒(Tayassu pecari)體稍大,色較深,嘴四周色白;一群50∼100隻以上,棲息在潮濕的熱帶森林中。
  • 草原西貒(Catagonus wagneri, 即瓦格納氏西貒),分布於南美洲查科草原,原本認為是已經滅絕的動物,但是在20世紀70年代在查科草原重新發現,是美洲最後發現的大型動物,也是西貒科最珍貴的種類。草原西貒體型大於領西貒,日間也更為活躍,4∼10隻組成一群。草原西貒僅分布於南美中部的大查科(Gran Chaco)地區,因被人類獵殺及生境被開墾以作牧場,草原西貒的數量受到影響。在20世紀晚期,這些因素促使人們關注該物種的長期生存機會。

生存狀況

西貒的生存受到了嚴重的威脅,威脅主要來自三個方面:獵人捕殺、引入品種帶來的疾病和生存地的破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