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西藏自治區檔案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西藏自治区档案馆)
前往: 導覽搜尋

西藏自治區檔案局是中國西藏自治區的自治區級檔案局。西藏自治區檔案館是中國西藏自治區的自治區級檔案館,位於拉薩市北京西路。二者為一套人馬,兩塊牌子。

歷史

1959年6月,中共西藏工委成立西藏文物古蹟、文件檔案管理委員會,下設文件檔案組。1963年,西藏自治區檔案館籌備處成立。1965年,西藏自治區檔案局(西藏自治區檔案館)成立。1972年,西藏自治區檔案組建立。1975年,西藏自治區檔案局和西藏自治區檔案館掛一塊牌子即「西藏自治區檔案局」,兩個單位一套人馬。1981年,局、館分家,西藏自治區歷史檔案館成立。1987年,西藏自治區歷史檔案館更名為西藏自治區檔案館。1994年7月7日,局、館合併,西藏自治區檔案局和西藏自治區檔案館成為一套人馬,兩塊牌子,西藏自治區檔案館升格為副地級單位,為西藏自治區黨委和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直屬事業單位,隸屬西藏自治區黨委辦公廳領導。

該館漢、藏文館名分別由鄧小平阿沛·阿旺晉美題寫。1990年7月2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親臨該館視察,寫下了「藏民族優秀的歷史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的題詞。

概況

1988年建成新館,館址在拉薩市魯定南路,占地面積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9000餘平方米,其漢、藏文館名分別由鄧小平和阿沛•阿旺晉美題寫。檔案館有職工70人,其中藏族占90%以上。檔案館存有歷史檔案136個全宗,300萬卷(冊、件),收藏有自元代至20世紀50年代,約700多年的檔案資料,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歷史、宗教、天文、地理、科技、工藝及其文化藝術、風土習俗、天災人禍、徭役賦稅等。檔案資料文字以藏文為主,還有漢、蒙古、滿、回、梵、尼、英、俄等10餘種文字,載體有木質、骨質、紙質、葉質、金石以及帛等,部分珍本典籍用金、銀、翡翠、珍珠、珊瑚、硃砂等研磨調製後書寫。1990年7月,江澤民視察檔案館,題寫了「藏民族優秀的歷史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檔案館編纂出版了《西藏歷史檔案薈萃》 ,與有關部門合作出版了一系列照片圖書資料。21世紀初,檔案館投入使用縮微系統設備和計算機網絡設備[1]

館藏

該館藏有自元朝起,經明朝清朝中華民國直至1950年代的檔案。

《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2]原件藏於西藏自治區檔案館。

視頻

西藏自治區檔案局 相關視頻

自治區檔案局新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