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西藏凹乳芹,可藥用,根圓錐形,表面棕黃色,頂端有細密環紋;莖直立,中空,有細條紋,除傘輻基部有短糙毛外,全株光滑無毛;葉片近三角形,光滑或兩面沿脈上有短糙毛,末回裂片長圓形至闊卵形;花瓣白色或略帶紅色,倒卵形,基部有短爪,中脈明顯,頂端稍內折;分生果長圓形或卵形,成熟後棕色,長2—3厘米,寬約2厘米。產四川,雲南及西藏。生於海拔2700—4000米的山坡、草地、林下、河灘及灌叢內。

目錄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700—4000米的山坡、草地、林下、河灘及灌叢內。

分布範圍

產四川,雲南及西藏。

主要價值

四川省馬爾康一帶有以本種的根充當藥材當歸使用的。[1]

形態特徵

根圓錐形,表面棕黃色,長5—10(15)厘米,粗0.5—1.5厘米,頂端有細密環紋。

莖直立,高30—60(72)厘米,中空,有細條紋,除傘輻基部有短糙毛外,全株光滑無毛。

基生葉及莖生葉均為二至三回三出式羽狀複葉,葉柄下部擴大成寬管狀的鞘,邊緣膜質,透明;葉片近三角形,長10—15厘米,寬7—15厘米,光滑或兩面沿脈上有短糙毛,末回裂片長圓形至闊卵形,長1—2.5厘米,寬0.5—1.5厘米,頂端圓鈍,有短尖頭,無柄或基部下延成短柄,邊緣羽狀深裂或缺刻狀,頂部的莖生葉簡化成鞘狀,葉片細羽裂或3裂。

復傘形花序,直徑5—9厘米;傘輻8—16,長2—5厘米;總苞片1或早落;小傘形花序有花8—13;小總苞片4—7,鑽形,短於花柄;花無萼齒;花瓣白色或略帶紅色,倒卵形,基部有短爪,中脈明顯,頂端稍內折,花柱基圓盤狀,花柱短,叉開。

分生果長圓形或卵形,成熟後棕色,長2—3厘米,寬約2厘米,主棱5,細線形,棱槽有油管3—5,合生面6,胚乳腹面內凹成深溝狀或近「T」字形。花期6—8月,果期8—9月。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