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西城區天寧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西城區天寧寺位於中國北京市西城區廣安門外護城河西岸北濱河路西側的天寧寺前街上。寺中有北京最高的密檐式磚塔,為遼代時所建。 天寧寺始建於北魏孝文帝年間,當時叫「光林寺」,是北京最古老的寺院之一。到唐代該寺名叫「天王寺」,天王寺在明初,明成祖下旨重修該寺,天王寺在明正統年間又重修時改名「天寧寺」。明正德、嘉靖年間和清乾隆年間都曾重修。

中文名稱 天寧寺

地理位置北京市西城區

著名景點 舍利塔

建造時間北魏孝文帝年間

建築布局

天寧寺規模宏大,分中路和東西三路,現僅存中路。中路有山門殿(韋馱殿),山門前有高大古槐兩株。山門上書「敕建天寧寺」[1] 。山門殿內前供彌勒佛,後站持杵韋馱。山門殿後為前院。前院正北為寺的主殿接引大殿,殿門上書「接引殿」。門前對聯東書「金界莊嚴鈴語鐘聲流靜梵」,西題「運台馣靄香雲寶相現慈因」。大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內供接引佛,寓意接引眾信徒進入佛門廣接佛緣。大殿前有碑刻數方,其中有乾隆年間重修天寧寺碑。接引殿前過去有大殿釋迦殿,接引殿後為舍利塔院,高大的舍利塔矗立在院中。舍利塔院寬闊,東、西亦有配殿,東為藥師殿,西為彌陀殿。塔院後為清幽的四合院「蘭若院」。

歷史沿革

初為木塔:天寧寺塔是中國現存的密檐式磚塔中比較典型的一座,也是北京創建年代最早的寺院之一。天寧寺創建於北魏孝文帝延興年間(公元471—476年),初名光林寺。隋代仁壽年間(公元602年)光林寺改名弘業寺。相傳隋文帝未稱帝時,一印度高僧送他一袋舍利,他登上帝位後,在仁壽年間將舍利分送中原三十州各建一塔秘藏。法門寺、天寧寺均為其一。仁壽二年(公元602年)佛舍利入塔。初建時的塔為木塔,有台階可上,後塔毀。唐開元年間(公元712年),弘業寺改稱天王寺。到了遼代天祚帝天慶九年至十年(公元1119—1120年),於寺內建八角十三層舍利磚塔,建塔歷時十個月,其造型取《華嚴經》經義。主持建塔者是天祚帝的叔叔耶律淳,此人於保大年間(公元1122年)稱帝,帝號:天賜皇帝。但僅三個月而死,此塔也就成了這個短命王朝的唯一紀念。此塔的建築師是寇世英、寇世興。金代(公元1115—1234年),在遼的燕京正式建都,天王寺在金中都皇城的宣華門裡,是皇城中的唯一大寺,所以在金世宗、金章宗時此寺修建得更為輝煌,並改名為大萬安寺。

舍利塔

天寧寺舍利塔通高57.8米,矗立在一個方形磚砌平台之上。平台以上是上下兩層八角須彌形基座,下層須彌座束腰中各面以短柱隔成六座壺門形龕,龕內雕有一尊自內向外伸出的頭,這些獅頭雕刻的十分精細,形神兼備。龕與龕之間雕刻纏枝蓮、蒲草茨菇、水生植物的圖案,其中蓮花和蓮葉的圖案造型各異、姿態豐富。在須彌座轉角處雕刻着金剛力士像,力士像赤裸着上身,全身肌肉緊繃,雙手承托着須彌座的上枋。 [2] 上層須彌座之上為磚雕仿木斗拱承托塔台和雕有一周護欄的平座,平座上雕刻的纏枝蓮、寶相花等紋飾姿態各異、細膩精美、典雅娟秀。平座之上是三層巨大的仰蓮瓣,以承托巨大的塔身。仰蓮瓣原為鐵質,每月初八寺僧在其中注油,點燃三百六十盞燈以供佛祖。每當此時,燈光將塔身照得通明,與天上星月相映生輝。遠近百姓聚眾觀燈,飛火流螢,共同祈求一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2] 塔身為八角形,第一層塔身較高,正面朝南,為全部塔身雕飾的重點。八角為八個突出的半圓形立柱,與塔身連為一體。在立柱上面浮雕有一上一下、龍首相對、張牙舞爪、吞雲吐霧盤旋的蛟龍。古龍的威武氣勢,顯示出古代工匠們高超的技藝水平。塔身的雕像是按《圓覺經》布置的圓覺道場,塔的建築和裝飾處理是按《華嚴經》經義設計的象徵大日如來的「華藏世界」,兩者結合,顯示出遼代尊崇華嚴宗,融合顯教密教的佛教特點。整座塔身上的浮雕工藝精湛,造型優美,手法細膩,人物栩栩如生。只可惜,歷經時代風雨的侵蝕,這些浮雕大都殘損嚴重,但它仍不失為中國佛塔雕塑藝術中的經典之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