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儒經注中的經義重構
![]() |
《西儒經注中的經義重構》,副標題:理雅各《關雎》註疏話語研究,胡美馨|總主編:許鈞 著,出版社: 浙江大學出版社。
書籍是用文字、圖畫和其他符號,在一定材料上記錄各種知識,清楚地表達思想[1],並且制裝成卷冊的著作物,為傳播各種知識和思想,積累人類文化[2]的重要工具。
編輯推薦
胡美馨著的《西儒經注中的經義重構(理雅各關雎註疏話語研究)》綜合話語研究、經學研究方法,將理雅各《中國經典詩經關雎》跨文化注釋與中國註疏加以比較辨讀,發現理氏注釋與中國註疏深度互文,具有經義之「神」與體裁之「形」兼備、「述而不作」與「述而又作」並舉、「經學註疏」與「西方語碼」切換等話語征;理氏重視傳遞經義內容及其話語範式,但其西方話語征帶來中西文化對話中的話語緊張。基於此,本研究提出中國經典「走出去」應立足中國經學成果,跨學科協同開展闡釋型學術釋譯。
目錄
章 導論
第二章 文獻綜述
2.1 文化詮釋視角下的中國經典翻譯研究
2.2 對理雅各中國經典翻譯的研究
2.3 話語與文化多樣性研究
第三章 作為西儒經注的《中國經典》
3.1 理雅各對中國經典的定位
3.2 西儒經注《中國經典》
3.3 《中國經典·詩經·關雎》作為研究對象
第四章 「地方性知識」「深度翻譯」與經典跨文化詮釋
4.1 從「地方性知識」到「深度描寫」與「深度翻譯
4.2 註疏作為中國經典「地方性知識
4.3 「深度翻譯」與中國經典跨文化詮釋
4.4 文本分析方法
第五章 西儒註疏之經義呈現:剪裁連綴
5.1 理雅各註疏體例
5.2 題解中的中國註疏引述
5.3 字詞訓詁中的中國註疏引述
5.4 名物釋義中的中國註疏引述
5.5 理雅各「以史證《詩》」與中國註疏的互文
5.6 多聲部賦格的註疏觀點並呈
第六章 西儒註疏之經典論釋:案語旁白
6.1 註疏者案語作為釋義路標
6.2 中西互照下的文化差異論說
第七章 西儒註疏之西方話語征
7.1 名物釋義中的科學話語征
7.2 「以史證《詩》」的現代史學話語征
第八章 理雅各西儒經注的當下觀照
8.1 經義「辨識」與「再生」的當下意義
8.2 經學話語對突破現代性話語困境的啟發
8.3 西儒經注對中國經典跨文化傳播的啟示
第九章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一 理雅各《中國經典·詩經·關雎》註疏
附錄二 理雅各《中國經典·詩經》之《周南》題解
附錄三 理雅各《中國經典·詩經》主要註疏參考文獻
索 引
後記
參考文獻
- 移至 ↑ 人類的思想家有哪些——世界十大思想家排名,傳統文化雜談,2019-11-15
- 移至 ↑ 人類文化的三種範疇,道客巴巴,2014-02-14